拜黃帝陵 大槐樹認祖歸宗是不是有點目光短淺?為什麼不去非洲尋親問祖?

時間 2021-05-31 06:03:24

1樓:

你在提這個問題的時候有沒有先自己找一找答案呢?這事兒又不難。

沒有文化同類感啊,認祖歸宗認得是什麼?當然是文化歸屬,這事兒只能在九州進行。

怎麼樣?簡單吧?你有能力自己思考出來嗎?

2樓:萊布尼茲之夢

認祖歸宗的本質是拉幫結派。

通過某一種概念使一部分人共享資源。

以便更容易的從其他人手中掠奪資源。

祖宗本身是誰是不重要的。

重要的是這個祖宗能團結多少人,能團結到什麼程度。

經過無數次反覆博弈。目前我們認為在中國境內拜炎黃能完成利益最大化。

也許下乙個朝代就改拜穆罕默德了

這都是說不定的事。

3樓:楚長安

一是文化。

二是認同。

生物學上的認祖歸宗毫無意義,10代以前理論上乙個人就有1024個親本。

國家和民族的概念更多基於一種共識,生物學上意義其實不多。

《自私的基因》裡提出來過乙個概念叫mime,蠻有趣的,題主可以看看。

4樓:沁水灣

紀念祖先紀念的是文化上的先人,並不是說血緣或是生物學上的祖先。這個祖先是乙個群體的精神象徵,代表著乙個群體的自我認同。當人類誕生於非洲時,這種認同還沒有形成,自然不會去有人紀念。

p.s. 如果祖先崇拜真要去紀念生物學上的祖先,為什麼不去紀念第乙個可以複製的核酸分子呢?

5樓:一生反骨

只是為了有個根,有個歸屬感,所以有了所謂的女媧造人,華夏文化來將自己定義,中國和外國都有自己的家族文化。真沒必要說什麼目光短淺。

6樓:張張

無意冒犯,但對問題實數無語。。。。。。。

請問題主的家人給祖上掃過墓沒有?那掃墓的時候正好遇到乙個來旅遊的非洲的國際友人,題主會過去叫祖宗麼?

7樓:我凌

黃帝陵大約是中中國人普遍信奉的祖宗了。非洲的呢?在中國信得人不多呀。

再說了,之所以要認祖歸宗,不僅僅是因為他們是祖宗,更重要的是他們值得紀念和崇拜。原始人什麼的,僅僅是可能存在親緣關係的靈長類罷了,不代表就一定要祭祀他們啊。而黃帝陵,寄託了中中國人對於美好品德的嚮往等等。

換句話說,你的直系親屬,很多也只是祭祀到三五代,再多更多是一種道德義務似的祭祀,但如果你祖上有一位做出了值得紀念的事情,則可能堅持到現在。

8樓:

你們真是太壞了!!!

問這問題絕對是沒有見過「祠堂」——看過老電視劇集比如「白鹿原」就知道那個房子專門供奉著許多靈主牌,那是族長開會和執行家法的地方。

但是就有個問題「靈主牌是永遠再增加的,屋子就很少變動,那到底怎麼安排?」

反正我知道的是「只供七代」不要問我為什麼!

稍微動點腦子想一想「拜黃帝,拜聖人」是為了祈福。「拜祖先」是自己家的祖先,是上墳燒紙的那種民俗。

再者說《演化論》是最近一兩百年出現的東西,這些祭祀活動都有幾千年的歷史了……

9樓:

題主沒搞清楚狀況吧,中中國人公認的歷史是華夏大地五千年。也就是中中國人的氏族形成而且有強大氏族凝聚力是在五千年前左右。而黃帝作為中中國人公認的第乙個大一統的人,也是我們一直認為的祖先。

那麼祭拜我們共同的祖先有問題?

另外來說,大槐樹移民是明朝官方強制進行的移民行動。他們中很多人都是兄弟離散,而這麼多年過去了。分開的移民後代也成為了不同地區的大家族。

而最為重要的是,明朝時中國的家族制度已經很成熟了。他們有自己的祠堂,族譜,族規等。也就是他們有自己的家族認同感。

而且是他們清楚的,他們所知道的家族認同感。

說句難聽的話,上墳的時候有給別人家的上的嗎?

10樓:「已登出」

我就愛拿我家族譜說事。

我家最早族譜第一頁是陸贄,現在是齊宣王少子陸通。

你是不是納悶,我們為什麼不認齊宣王為祖呢。

因為齊宣王不姓陸啊,他兒子的後代以封地為氏,我們才是陸氏啊。

齊宣王是田氏,陳國後裔,始祖是陳胡公,陳胡公是陳姓和胡姓的始祖,我們就不好跟著湊熱鬧了。

你也可以這麼想,雖然非洲原始人是所有人類的祖宗,但他不是中中國人啊,不是華夏人啊。

黃帝才是我們華夏人的始祖啊,從他以後才是華夏族啊。黃帝的爸爸爺爺老爺爺姓什麼我們都不管了,還管他麼非洲人。

認祖認到不知道自己姓什麼就比較奇怪了。

還有那個大槐樹的,我們村周邊幾個村的碑上都寫的是大槐樹遷過來的。但是跟我們老陸家沒關係啊,跟我姥爺村上的老朱家也沒關係,我們跟著燕王掃北過來的。不過好像我們老人口中的燕王掃北就是朱棣遷都,不是北伐蒙古。

11樓:何足道哉

我建議去貝加爾湖尋根,尋找我們黃種人共同的根,只有這樣才能體會我們文化中那些難以理解的東西,比如天崇拜,龍崇拜,玉崇拜,水崇拜。

12樓:榮辱總虛名

人類走出非洲,好像非洲是人類的發源地似的,根據就是DNA,但是也可以看到從中國周邊走入非洲的線索,這個推斷不具有唯一性,很可能是方向錯了

13樓:Ggggg

你會認非洲人當成自己的祖宗麼?

即使是歐巴馬,也沒有真正的認肯亞做自己的祖宗吧。

認祖歸宗,更多的是追求文化的根,而不是血緣。文化必須有載體,所以就有了祭祀黃帝,大槐樹這類活動。

14樓:

私以為,題主的問題在於將祭祀文化與生物演化混淆在了一起。 本來這是乙個

歷史文化問題,而題主非要從生物學角度加入「我們為什麼不祭拜人類共同的祖先?」這一問題。

這個問題也很簡單,因為大部分正常中中國人對「人類的共同祖先」沒有文化認同感。

說道祭祀先祖就涉及到宗教人倫的一種文化認同了。與西方的宗教不同,中國的宗教信仰,基本可以劃分為神祇和祖靈兩套主題,而談到祭祀方面,祖靈的成份無疑更為重要。

古人講「敬天法祖」,儒家講「祭祀倫理」,而歸根結底其實是一種宗族文化的認同。

中國傳統社會,以農為本。精耕細作的農業,共濟合作,促使村落小區,成為大社會的最基本單元。這種生活模式就促使宗親關係得到加固,從而以以生理的親子之情作為基礎,建構人間社會眾人共存的基本原則。

《禮記.祭儀》篇在形容祭祀時,就有雖然父母不在了,卻是要遙想父母生前的音容,似乎聽見他們的腳步聲,聽見他們的呼吸咳嗽聲,以這樣的心情,獻上祭品,行禮致敬。這才是祭親如親在,祀神如神在,也是將心比心的基本原則。

從心理學的角度講,其中,可能並沒有任何理性的成份,只是單純的感情的投射。

這種情感投射是維繫我們中華民族這個龐大共同體的一些宗教情緒。而在這裡面加入「人類共同的祖先」,就失去其本意了。

15樓:

這問題的口氣,跟台灣那群動輒叫囂「非洲大陸」來模糊文化血緣的綠灣灣,有99%的相似。

按照他們的邏輯,我能寫出目光更「長遠」的狡辯:

去非洲認祖歸宗是不是有點目光短淺?為什麼不去祭拜草履蟲?\(^o^)/~

16樓:阿諾

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

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徵。於是軒轅乃習用干戈,以徵不享,諸侯鹹來賓從。而蚩尤最為暴,莫能伐。

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鹹歸軒轅。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貙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

蚩尤作亂,不用帝命。於是黃帝乃徵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遂禽殺蚩尤。而諸侯鹹尊軒轅為天子,代神農氏,是為黃帝。

天下有不順者,黃帝從而徵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嘗寧居。

東至於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於空桐,登雞頭。南至於江,登熊、湘。

北逐葷粥,合符釜山,而邑於涿鹿之阿。遷徙往來無常處,以師兵為營衛。官名皆以雲命,為雲師。

置左右大監,監於萬國。萬國和,而鬼神山川封禪與為多焉。獲寶鼎,迎日推筴。

舉風後、力牧、常先、大鴻以治民。順天地之紀,幽明之佔,死生之說,存亡之難。時播百穀草木,淳化鳥獸蟲蛾,旁羅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勞勤心力耳目,節用水火材物。

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

17樓:

題主大概不知道,有一種東西叫文化認同,尤其是在入夷則夷入華則華的中國,我們祭拜的很大程度上並不是傳給我們DNA的祖先,而是傳給我們文字文化和文明的先輩。當然,二鬼子和香蕉人應該就不會祭祀炎黃了。

退一萬步說,即使是不考慮文化,從分子的角度說,題主這是不是也捨近求遠了呢?弱水三千取一瓢,放在顯微鏡下那滿滿的都是草履蟲,直接祭拜豈不美哉?

為什麼最近幾年祭祀黃帝陵的活動陣勢越來越大?

窩瓜 網上查到河北和甘肅也有黃帝陵。很明顯這些 黃帝陵 都是後人建的,秦代建的陝西黃帝陵有 挾天子以令諸侯 的意義。從我對甲骨文的新觀點來看,黃帝時期的都城應該在河南安陽附近。再按照一般的觀點,就是普遍的觀點,人類文明應該起源於大江大河附近,那裡能解決至關重要的水資源,能灌溉糧田,也就是 說有吃有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