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這句話怎麼翻譯?

時間 2021-05-13 07:58:32

1樓:姚廣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孔子說,君子

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不慎重,不自重,言行輕率,就不會在家庭朋友國家中有威信,學習也不會很紮實很牢靠。

主忠信:最重要的是要忠誠老實,誠實守信。

無友不如已者:沒有比自己差的朋友,和比自己更好的人交朋友。

過則勿憚改:犯了錯誤不要害怕改正,犯了錯誤及時修正。

這裡是孔子對一些想要成為君子,但現在不自重,現在是浪子的人給出的批評和建議。

不忠誠守信,學習搞不好,別人也不會服你。

一定要忠誠老實,誠實守信,多和比自己好的人交朋友,及時修正自己的錯誤。

道德經和論語註解

2樓:四月十七日

不請自來。

此章句是《學而》第一中的第八章。讀論語要前後連貫的讀,尤其乙個章句,更不應拆開。

原文是: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無憚改。」

這句是講君子之道的,講君子應該是個什麼樣子。孔子說君子不莊重就沒有威嚴,更沒有威望,而且學問也不會堅固;行事當以忠信為主;沒有哪個朋友不如自己的;犯了錯誤不要怕改正。憚表示害怕。

君子怎麼樣才能莊重厚重起來呢?必須立德,惟有德方能莊重。乙個沒有德行的人,即使顯得很莊嚴也是假的,遲早會現形。

而德行最主要的部分就是忠信。盡己之謂忠,竭盡自己的全力就叫忠。人言為信,說話算數就叫信。

你做任何事情都能竭盡全力,就有了忠的品格。有了這個品德,你做學問自然也會竭盡全力,竭盡全力治學,學問就堅固了;竭盡全力做人,人品就莊重了。絕不失言,別人也就信任敬重你。

自己莊重,別人敬重,威望必然隨之而來。

「無友不如己」,並不是說不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那是功利之談,而非聖賢之學。這句話意思是每個朋友身上都有值得自己學習的長處,多看朋友的優點,則沒有哪個朋友不如自己。我們一般人總愛以己之長度人之短,老是看別人短處,這就難以交到真正的朋友,更談不上以友輔仁了。

知錯就改也是君子重要的品格。要改錯首先是知錯,認識錯誤,還要有承認錯誤的勇氣,最後才是改正錯誤的毅力。要知道是人就沒有不犯錯誤的,但貴在能改。

因為人改正錯誤到最後實際是超越自己,超越自己往往是很難的,需要極大的勇氣與毅力,所以唯有君子能真正地改錯。

故要成為乙個君子必須要有厚重的品德,端莊的外表,忠信的德行,善於向朋友學習的襟懷,超越自己的氣魄,這樣才會有威望,受尊重。今日世風浮躁,人多急功近利,忠信猶缺,做人治學多流於浮華,離君子之道遠甚,讀此章更應引起重視。

3樓:

《為學》這一節講的全部是為學的態度。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關於這一句,歷來有很多各家註解。而我自己比較傾向下面這個解釋:

君子如果不自重,則不能建立自己的威望;做學問則不要自我閉塞;對人對事需要至始至終要以忠信為本;不要有自滿的想法,認為朋友都不如自己;如犯了錯則不要怕改進。

朱子認為君子五事是遞進關係,即必須先做到「不重則不威」,才能「學則不固」,這個觀點我不太認可。我認為這幾句」……則……「的句子是並列關係,並不是遞進關係。

從意思上來看,這段主要是說君子為學的態度,首先應該自重,要有自信,才能在學問上放開心胸,不自我閉塞,自我設限。對別人則不要事事認為自己就是老大,不要認為你周圍的人都不如你。按這個意思來看前後的邏輯就是通的。

至於某些關鍵字的解釋,我認為的觀點如下:

不重的」重「:不能解釋為」莊重「,而是要解釋為」自重「;

不固的」固「:不能解釋為堅固,而要解釋為固陋、閉塞。

無友不如己:應該這樣斷「無」「友不如己」「者」。注意是「無」,不是「毋」,因此不能解釋為「無友」「不如己者」。

論語中的君子不重則不威 學則不固 主忠信 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怎樣來選乙個角度寫一篇三百字作文?

梅棠 首先,在選擇角度之前要理解這句話的意義。這句話出自 論語 學而篇第八則,其翻譯為 孔子說 君子,如果不莊重,就沒有威嚴,即使讀書,所學的也不會鞏固,要以忠和信兩種道德為主。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過錯,就不要怕改正。在這句話當中,最容易引起爭議的恐怕就是 無友不如己者 大多數人習慣以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