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句古詩讓你覺得打死也畫不出來?

時間 2021-05-11 23:51:13

1樓:流光泡影

唯有茲疑不可疑。(嘿嘿(^^)畫不出來吧)想答「一片傷心畫不成」,有人答過了。

2樓:何許人

我看都是在講古詩,沒講畫的,答題人就來講講畫。記得老師講中國畫的時候,這一堂課上得我印象很深:

老舍到齊白石家裡坐客(看過的同學再看一遍,知道你懂得多,人家沒看過)

隨手翻到清代詩人查慎行一首詩:《次實君溪邊步月韻》

雨過園林暑氣偏,繁星多上晚來天。

漸沉遠翠峰峰淡,初長繁陰樹樹圓。

螢火一星沿岸草,蛙聲十里出山泉。

新詩未必能諧俗,解事人希莫浪傳。

老舍從詩中選取一句「蛙聲十里出山泉」,請齊白石用畫去表現聽覺器官感受到的東西。

許多人自然以為齊白石老人要畫青蛙,九十一歲的齊白石經過幾天的認真思考,最終畫了這樣一幅畫:

那你肯定要問了「蛙」那?殊不知,這恰恰是中國畫的高妙之處。

這幅畫齊白石把「蛙聲」這一可聞而不可視的特定現象,通過筆墨表現出來。畫面上沒有蛙,而有如聞蛙聲之感,這是絕妙之至的構思。在四尺長的立軸上,用簡略的筆墨在一遠山的映襯下,從山澗的亂石中瀉出一道急流,六隻蝌蚪在急流中搖曳著小尾巴順流而下,蝌蚪們不知道已離開了青蛙媽媽,還活潑地戲水玩耍。

人們見到搖頭擺尾活靈活現的蝌蚪遊蕩在溪水的源頭,自然會想到蛙和蛙的叫聲。可以從稚嫩的蝌蚪聯想到畫外的蛙媽媽,因為失去蝌蚪,蛙媽媽還在大聲鳴叫,似乎那蛙聲隨著水聲由遠而近。雖然畫面上不見乙隻青蛙,都使人隱隱如聞遠處的蛙聲正和著奔騰的泉水聲,演奏出一首悅耳的樂章,連成蛙聲一片的效果。

真是畫中有畫,畫外還有畫,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聲情並茂,惜墨如金,使人產生無盡聯想!

該畫不是直接去描寫那些鼓腮鳴叫的青蛙,在對『遠山』、『山澗』、『急流』、『蝌蚪』的處理上,齊白石對『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駕馭得游刃有餘。

由於畫家對『時』、『空』領域的熟練掌握,才在畫面上表現那樣勝似閑庭信步。」《蛙聲十里出山泉》構思巧妙、立意深遠的作品很難看到了。

畫的背後,其實是筆墨修養,也就是畫家知識和人格的修養,也就是畫家感情和心靈的深度。

中國畫講究格調、氣韻、意境、含蓄、空靈……而較高的文化修養,特別是文學修養,是其前提,更是國畫的有力支撐。前者是水,後者是船,水漲則船高。一幅優秀的畫作能恰如其分地抒情達意,這不僅有賴於作者渾厚的筆墨功夫,還要有廣博的學養和較高的修養。

在古代,無論是宮廷畫院畫家、文人畫家,還是民間畫家,較高的文化修養是必備的。時移世易,文化修養正成為許多當代畫家最欠缺的東西。

西方藝術追求藝術家的叛逆,大膽,突破,創新,但中國畫,要立住的,正是獨特的人格魅力,與深厚的學養;這一切,是藝術作品,藝術高度的支援。

因此齊白石能成為不朽的畫壇巨匠。

因此你問我「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有畫不出來的詩嗎?

就目前的藝術而言,中國的藝術畫比詩可能還矮了一節。

但是,並不代表,畫壇高手,藝術家畫不出你們說的這些詩來。

正如理論物理和人類科技存在著脫節,人們把幻想科技,哪怕是現有物理理論不可能實現的科技當成是信仰,卻又為何對藝術如此狹隘。

3樓:馬里奧

說到畫出詩來,第一想到的便是《牡丹亭》第十四出《寫真》中杜麗娘讓春香拿出蛋清素絹來對鏡描繪自己容顏的情節,太美也太斷腸,還是看原文吧:

春香:小姐,你熱性兒怎不冰著,冷淚兒幾曾乾燥?這兩度春遊忒分曉,是禁不的燕抄鶯鬧。你自窨約,敢夫人見焦。再愁煩,十分容貌怕不上九分瞧。

杜麗娘:咳,聽春香言話,俺麗娘瘦到九分九了。俺且鏡前一照,委是如何?

(照介)(悲介)哎也,俺往日艷冶輕盈,祭何一瘦至此!若不趁此時自行描畫,流在人間,一旦無常,誰知西蜀杜麗娘有如此之美貌乎!春香,取素絹、丹青,看我描畫。

(貼下取絹、筆上)「三分春色描來易,一段傷心畫出難。」絹幅、丹青,俱已齊備。(旦泣介)杜麗娘二八春容,怎生便是杜麗娘自手生描也呵!

4樓:李白的劍

李白的《江夏贈韋南陵冰》

胡驕馬驚沙塵起,胡雛飲馬天津水。

君為張掖近酒泉,我竄三色九千里。

天地再新法令寬,夜郎遷客帶霜寒。

西憶故人不可見,東風吹夢到長安。

寧期此地忽相遇,驚喜茫如墮煙霧。

玉簫金管喧四筵,苦心不得申長句。

昨日繡衣傾綠尊,病如桃李竟何言。

昔騎天子大宛馬,今乘款段諸侯門。

賴遇南平豁方寸,復兼夫子持清論。

有似山開萬里雲,四望青天解人悶。

人悶還心悶,苦辛長苦辛。

愁來飲酒二千石,寒灰重暖生陽春。

山公醉後能騎馬,別是風流賢主人。

頭陀雲月多僧氣,山水何曾稱人意。

不然鳴笳按鼓戲滄流,呼取江南女兒歌棹謳。

我且為君槌碎黃鶴樓,君亦為吾倒卻鸚鵡洲。

赤壁爭雄如夢裡,且須歌舞寬離憂。

槌碎黃鶴樓,倒卻鸚鵡洲,如何畫的來

5樓:宛若新衣

就是你舉例的李商隱的那些詩唄……

還有受他影響的西昆體。

特別西昆體,神經病一樣咿咿呀呀……嗯,花間派也好不到哪去。

換成現代詩就類似於「昨夜的風吹翻了我的尿壺,薰得隔壁老王摘下了綠帽,眼淚在空中化作飛碟,落下一坨大便……」

6樓:青崖間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台。

玉戶簾中卷不去,擣衣砧上拂還來。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7樓:紀茹川

山抹微雲,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暫停徵棹,聊共引離尊。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

消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謾贏得青樓薄倖名存。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

可能有些偏離題目,但確實是這樣。。

8樓:東君

目送歸鴻,手揮五弦。

這不是我說的哈,是顧愷之說的,手揮五弦易,目送歸鴻難。(《世說新語》)

以下轉引自蔣寅老師《詩中有畫》

畫人心到啼猿破,欲作三聲出樹難。(徐凝《觀釣台圖畫》)凡畫奏樂只能畫一聲。(沈括《夢溪筆談》)

王漁洋:

李營丘圖指好寫景,能寫出寒泉畫角耶?(宋琬《破陣子》:六月陰崖殘雪在,千騎宵徵畫角清。丹青似李成。)

燕子二語畫不出。(陳世祥《好事近》:燕子一雙私語落,銜來花瓣。

)如風雲雨雪景象之虛者,畫家無不可繪之於筆。若初寒、內外之景色,即董、巨復生,恐亦束手擱筆矣。(葉燮《原詩》)

有哪些句子讓你覺得一輩子也寫不出來?

遙棲 我們的生活就是我們本身。我們本身不傻,也不斤斤計較大衣櫃一頭沉。幹嗎要求我們有什麼外在的樣子,比方說,規規矩矩,和某些人一樣等等。有時候我真想叉著腰罵 滾你的,什麼樣子!真的,我們的生活是一些給人看的儀式嗎?或者叫人安分守己。不知什麼叫 分 假如人活到世上之前 分 都叫人安排好了,不如再死回去...

畫畫只會臨摹,就算有想象力自己也畫不出來咋辦?

藍鉛筆快樂學 其實對於萌新來說,臨摹確實是非常有用的學習方式。但模仿只是乙個知識的輸入過程,而創作則是輸出過程,關鍵在於你是否能將輸入的知識通過思考和 咀嚼 內化成自己能力的一部分。所以,我們在平時臨摹的時候要多動動腦子,想想為什麼這幅畫要這樣畫,而非簡單的照搬線條 顏色。思考才是臨摹進步的第一要義...

哪些書讓你看了以後走不出來?

奇蹟 白夜行 吧,最後亮司跳下來的時候有種莫名的沉重,而雪梨面無表情轉身離開的時候我感覺到了深深的悲哀。我並不是洗白或者原諒他們的意思,因為他們為了達成自己的目的,確實傷害了許多無辜的人。可我總是忍不住同情他們,這兩個角色身上有種難以言說的魅力,讓我忍不住思考,這到底是什麼樣的人?想要深究他們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