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前明月光 中, 床 字作何解?

時間 2021-05-05 20:20:24

1樓:螳螂

個人覺得是井台。且不論李白有名的「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但從合理性講一下。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如果要疑似地上霜,必然是地面對月光的反光,且這種反光必然與周遭環境形成強烈反差,有較明顯的觀感對比,這一點很重要。然後,就有兩種相對比較合理的解釋,一是月光透過窗戶灑在地面,與黑暗的室內環境形成對比;另一種就是月光普照大地,然後井台上殘留的水漬對月亮的反光,與周遭形成反差。至於院落裡的胡床,乙個很bug的地方就是院落裡的月光是一種均勻的狀態,並看不出霜的感覺。

然後是下一句,舉頭望明月。如果是前一種,在室內的話,舉頭是望不到明月的。雖然很多人說可以走到窗邊去看,但個人覺得在場景的連貫性上其實是很唐突的。

而如果是詩仙站在室外的某處看到遠處井台有些發亮,抬頭一看原來是月亮,這樣就相對合理很多。而且明月照井台,也似乎更能觸發詩仙的思鄉之情,說不定還會想起那騎馬弄青梅的兒時記憶呢。

2樓:秋分

乙個「床」,讓多少「文化明星」現形

「床前明月光……」

「文化明星」馬未都說這個「床」是「馬扎」,他有兩大論據,其實是兩個大謬論:其一,唐朝的床,不是睡的床;其二,唐朝的臥室,進不了月光。

我們看幾句唐朝的詩,就知道了。

「身欲奮飛病在床」(杜甫),「下床畏蛇食畏藥」(韓愈),「冰簟銀床夢不成」(溫庭筠),句意很明白,這些唐朝的床,是可以睡的。

「夜深靜臥百蟲絕,清月出嶺光入扉」(韓愈),這兩句的意思也很明白,唐朝的臥室,進得來月光。

這幾句詩,都不難找,《唐詩三百首》裡就有。

《經典詠流傳》中有一期也做了《靜夜思》,「文化明星」康震在評點時說,這是明代蘅塘退士《唐詩三百首》中的版本,可蘅塘退士出生在康熙五十年。

他和另外兩位「文化明星」蒙曼和酈波,都信了馬未都的那兩個大謬論,不過沒全信馬未都,他們認為這個「床」是「井欄」(井台上的圍欄)。

論證的時候,他們不但借用了馬未都的那兩個大謬論,還用到了馬未都用過的另乙個例子,李白詩作中的「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馬未都說睡的床不是放在屋子中間,所以不能「繞」,「馬扎」才好繞——而他們的「井欄」,也是能「繞」的。

可是「繞」,不必非得繞滿一圈才叫「繞」啊。

宋代的辛棄疾有一首詞,題目是「獨宿博山王氏庵」,首句就是「繞床飢鼠」,宋代的床,自然也不是放在屋子中間的,但一樣可以說老鼠在「繞床」,彎曲迂迴,就可以叫「繞」了。

這麼看,那兩個小孩也不用非繞一圈,才叫「繞床弄青梅」。

再者,我們把李白的那段詩讀完,「……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我們看,緊接著的叫「兩小無猜」,什麼是「兩小無猜」的情景呢?在臥室嬉戲可能更貼切一些吧,所以這裡的「床」,也更像是「睡的床」。

《唐詩三百首》中,一共也才七八個「床」字,從句意上看,大多是明顯不過的「睡的床」,不知道這些「文化明星」們,為什麼都閉口不談呢?

「床」暗示「睡覺」,無論是「床前看月光」還是「床前明月光」,都是在說「睡下了,卻睡不著」,想睡而睡不著,正說明這「思」的「深切」,這是多麼自然而動人的情境!為什麼乙個「歪解」這麼容易就把這「正解」給推翻了呢?

3樓:鹹魚癸

本文略長,且不提供答案,有興趣的繼續往下。

下面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聊「床」的各種意思;

第二部分聊《靜夜思》的版本;

第三部分分析詩裡「床」的意思。

1.床有四個意思:

一、睡覺的床

二、坐具,比如胡床、繩床

三、井床

四、簷廊

一二比較簡單,三四要多說兩句。

很多人覺得「井床」是「井欄」,我不這麼看,我覺得是井台。

稱井台為井床很好理解,井台是高出地面的平整的一塊,井欄是直立的,被稱作「床」很怪。

文獻上之所以說「床」有「井欄」的意思,歸根結蒂是唐人顏師古的乙個注:

井幹,井上木欄也,字亦作韓,其形四角或八角,又謂之銀床,皆井欄也。

我懷疑這裡是顏師古說錯了,後來有些學者跟著錯了下去。

異體字週同科在《「床前明月光」本義與「床」—「床」通假字說》裡也分析過顏師古這個注,他倒不認為是顏師古說錯了,他懷疑是文獻在流傳過程中出了問題。

他認為顏師古最早寫的不是「銀床」,而是「限檣(「檣」用上面那個異體字)」,因為字形很像,後來就錯了。

這個猜想倒也說得通,就是缺乏硬的文獻證據。

「床」或許是下面的台基?

此外,週同科在《「床前明月光」本義與「床」—「床」通假字說》裡還有乙個猜想。

他覺得「床」與「床」一開始是兩個字,「床」一開始是「廣」下的「床」,本義是建築物下起承托作用的設施即台基。

從這個思路出發,「簷廊」也可以被稱作「床」。

這套說法可以解釋,「床」為什麼會演變成「床」字。

也可以解釋為什麼韓語裡「床」有「簷廊」的意思,日語裡「床」有「乘涼臺,長板臺」的意思(這些漢字的訓讀都應該來自古代漢語)。

和「限檣」說類似,這個猜想說得通,但缺乏硬的文獻證據。

2.我們熟知的《靜夜思》版本如下: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但多翻些古書,就知道還有另乙個版本,比如《四庫全書》裡收錄的就是: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

這兩個版本到底誰更正宗呢?

研究這種問題,思路很簡單,把現存的帶《靜夜思》的書找出來,按時間排個序,看誰的支持者更有力。

我們這裡挑五本:

一、宋蜀刻本《李太白文集》

二、宋郭茂倩《樂府詩集》(今有宋刻本)

三、宋洪邁《唐人萬首絕句》(今有明刻本)

四、明末清初《千家詩》(今有清刻本)

五、清蘅塘退士《唐詩三百首》(今有清刻本)

宋蜀刻本《李太白文集》是我們今天能看到的最早的李白詩文集,它支援「看月光」和「望山月」。

《樂府詩集》和《唐人萬首絕句》,都是宋代人的書,它們也支援「看月光」和「望山月」。

只有《千家詩》和《唐詩三百首》,這兩本明清的啟蒙讀物,它們倒是支援「明月光」和「望明月」。

從可信度而言,「《李太白文集》+《樂府詩集》+《唐人萬首絕句》」肯定大於「《千家詩》+《唐詩三百首》」。

畢竟比起清人,宋人離李白更近,能看到的資料更多。

但說到傳播,「《千家詩》+《唐詩三百首》」肯定大於「《李太白文集》+《樂府詩集》+《唐人萬首絕句》」。

就像今天,一般人對唐詩的印象源於教科書,古時一般人對唐詩的印象源於「三百千千」(《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詩》)這一類啟蒙讀物。

所以,雖然「明月光」和「望明月」的流傳比較廣,但《靜夜思》的原貌應該是「看月光」和「望山月」。

3.李白詩裡的「床」到底是什麼意思?

我覺得這問題可能無解,《靜夜思》的文字過於簡單,李白自己又沒有作注,做出自圓其說的解釋容易,做出排他的解釋很難。

我曾試著把李白詩裡帶「床」的全都找出來,然後看裡面有沒有相似的情景,能不能有什麼啟示,其中有三首我覺得挺有趣的。

第一首是《陪宋中丞武昌夜飲懷古》:

清景南樓夜,風流在武昌。

庾公愛秋月,乘興坐胡床。

龍笛吟寒水,天河落曉霜。

我心還不淺,懷古醉餘觴。

李白把宋中丞比作古時的「庾公」,也就是「庾亮」,說他像庾亮一樣喜歡秋月,坐在胡床上看月亮(這首詩裡也有「霜」)。

坐在胡床上看月亮,也許《靜夜思》裡也是如此?

(馬未都就持這個胡床論,但胡床論最大的問題是詩裡寫胡床,基本沒有單寫乙個「床」字的。)

第二首是《贈別舍人弟臺卿之江南》(節選):

去國客行遠,還山秋夢長。

梧桐落金井,一葉飛銀床。

詩裡有「金井」了,那所謂「銀床」應該是井床。

這是一首送別詩,和《靜夜思》相比,這裡有山,有思鄉的情感,但沒有月亮。

要月亮,不妨看第三首《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節選):

昨夜吳中雪,子猷佳興發。

萬里浮雲卷碧山,青天中道流孤月。

孤月滄浪河漢清,北斗錯落長庚明。

懷餘對酒夜霜白,玉床金井冰崢嶸。

人生飄忽百年內,且須酣暢萬古情。

「玉床金井」一起出現,這裡的「床」也是井床。

王十二想著李白喝著酒,此時月色如霜,照在井床上,這個景象和《靜夜思》很像啊。

除了這三首,我還想引一首非李白的樂府詩。

《靜夜思》是一首樂府詩,《李太白文集》把它分在樂府底下,郭茂倩的《樂府詩集》也有收這首詩。

既然是樂府詩,那李白有沒有可能摹擬前人的作品?

南朝有一首《子夜四時歌·秋歌》:

秋風入窗裡,羅帳起飄揚。

仰頭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有「羅帳」,這人應該是在床上看月亮。

這人可能是女性,看著月亮,想起了千里之外的丈夫。

這個畫面和《靜夜思》有點像,只不過《靜夜思》裡的主角看著月光想起了遠方的故鄉。

4.給乙個不是答案的答案吧。

所謂「詩無達詁,取意佳者」,《靜夜思》這首詩的主賣點在於直白曉暢,越簡單質樸,越貼近生活越好。

就今天的讀者而言,不妨把「床」理解為「睡覺的床」,因為那和我們的生活更近,更能獲得共鳴。

4樓:淘淵明

對古代起居稍微有點常識的就知道這是什麼物件了:

這都是正兒八經的「床」。配著這些圖再看: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這不標準的古代生活圖景麼?

你說這個東西如今還有麼?有的,新疆維吾爾族的院子裡普遍都喜歡擺一張類似這樣的木床供人休閒起居。

再說內地吧,十幾年前那鄉下過中秋節還要搬個小桌子放院子裡藉著月光吃月餅賞月呢,而今的一些所謂文人廢柴,剛進城住上鴿子籠就把傳統忘得一乾二淨,馬扎井欄啥的都往上湊了?唐朝不遠,還沒堯舜時代那麼難以考證呢,張開嘴巴就在那兒胡咧咧。

5樓:

唐代的床就是胡床,折疊椅,類似於馬扎,但比馬扎要大,樓上所說坐在馬扎上我是不認同的,想想那個畫面就覺得不對,胡床一定是能睡人的。高中歷史書上有簡筆畫的圖。

就是這貨。

6樓:李鵬

是胡床,也就是,馬扎,馬未都先生講過。青梅竹馬典故裡的床,也是如此,這也解釋了為何月光能照到地上,詩人當時的年代,窗戶是個小圓洞。詩人當時是在院子裡,坐在馬扎上

7樓:Chivn

雖然我沒有對於這個問題有過深入研究,但是我覺得 @restraint 說的應該是可能性比較高的

日語中借用的「床」 ,表示的就是地基的意思,現在泛指地板。

唐朝是中日交流借鑑最密集的時代,所以中日的用法應該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