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諍諫一生為什麼死後受辱?

時間 2021-07-10 03:53:02

1樓:司馬懿

其實什麼推薦的人造反之類的都不是什麼事,畢竟責任完全在李世民本人,李世民示範謀反李建成李淵,他兒子自然培養黨羽模仿。

關鍵原因是魏徵自己寫了一本關於李世民改歷史的史書,裡面有李世民本人的真實樣子,李世民看到後大怒「我改了這麼多年的歷史,好不容易把李建成李淵大部分功勞都吞了,你今天是要毀了我在後人眼中的形象啊「

然後去推倒了魏徵墓。

2樓:雪滿關山

伴君如伴虎,你活著對我有用,作為我的形象代言人,讓我有明君的人設,為了身前身後名我忍你。本來你死了就死了,還要把那些抨擊我過失的奏摺,那些我的汙點還想流傳下去,我想做完人,名聲毫無瑕疵的千古一帝,而你則想把全部記錄下去成就你自己的名聲,你從來就不是想做乙個忠臣,你根本就沒忠誠過我,死了還想搞事,不批鬥你批鬥誰!

有時候我看資治通鑑感覺就一句話,假大空!裡面的君臣對答就如同沒有情感,不會犯錯的機械人一樣,戴著明君賢臣的面具來對話,對話都經過過度修飾,看起來很有道理,實際上呢,都是演戲給後人看而已。

3樓:草公汜

因為他不懂人心。

有一位唐朝大臣李落英,為了躲避哥哥李世民的追殺,早早就變成了秋菊,躲在長樂宮的廁所底下。

魏徵為什麼不變成秋菊呢?

4樓:明月照今人

想象乙個場景,你是一位空前絕後的一代明君,手下有乙個才能盡皆不如你的大臣天天以良藥苦口忠言逆耳的道理罵你讓你下不了台。

但是你心胸寬廣,對於這位大臣說的言語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後來這位大臣死了,你正在為他傷心痛苦的時候。

發現這傢伙死後居然準備把當年罵你的話,全部整理起來出書,讓千秋萬代的人看看這位大臣是怎麼把皇帝罵的狗血淋頭,在這一刻你才發現小丑竟是我自己!

面對這種事情,如果你還能心平氣和的獎賞那位大臣,那我應該尊稱你一聲菩薩。

5樓:夜光飛影

只不過畢竟是人都有個極限,有時候實在忍不了爆發一下很正常,但是冷靜之後就知道自己衝動了,所以就出現李世民對魏徵態度的反覆轉變,說到底,他還是不喜歡魏徵的。

6樓:

其實吧萬事兒看對比

馬周臨終前,索要所陳奏事宜的草稿以帙,親手燒掉,感慨地說:"管仲、晏嬰揭露君主的過錯,為求死後名聲,我不做這種事。"

魏徵臨終前,把自己的奏摺都給了褚遂良,這是打算出書的架勢這是??

你是李世民你怎麼想??

7樓:雪華妹子

死後也算不上受辱,官方待遇沒變,諡號沒改,該有的都有。他推薦侯君集當宰相,沒被侯君集謀反案牽扯進去,他已經算結局很好的了!

至於推碑悔婚,那不是官方待遇,那是李世民私人加恩,碑是李世民自己寫的,女兒是李世民自己生的,他愛收回就收回,只代表他個人態度,不影響官方最終定論。

8樓:谷壤城

理由很簡單,因為魏徵在唐太宗末年的儲位之爭中站錯了隊,站到廢太子承乾那邊去了,魏徵諍諫一生的人設,遇到儲位站隊失誤,只要以唐太宗的角度考慮這件事,都是必須嚴肅處理的。

9樓:He000

因為李世民發現魏徵演戲有點喧賓奪主,配角想搶主角的戲當然會遭到打擊。

李世民是一位偉大的君主,文治武功很高,但縱觀其一生就會發現他有很強的表演型人格。李世民一生先後表演了攻無不克的將軍、恭順孝敬的兒子、善於納諫的明主。

出身貴族的李世民其實與楊廣一樣都野心勃勃和善於偽裝,只不過楊廣只表演到奪取皇位,而李世民表演到晚年。名利雙收後李世民才暴露出自己的獨斷、自負和浪費,「他晚年經常炫耀自己早年的武功,認為自己已超過以前的其他偉大君主,而他的群臣也以阿諛奉承來滿足他的驕傲」(《劍橋隋唐史》)。

乙個小例子就淋漓盡致地看出李世民喜歡做作表演的習慣。628年,京畿地區發生蝗災。李世民到御花園親查災情。

他抓起一把蝗蟲叫罵到:「民以谷為命而汝食之,寧食吾之肺腸。」然後把蝗蟲吃了。

而這言語舉動,自然有起居注史官記錄下來最終進入史書。

李世民的很多言行,都是在類似的狀態下讓史官記錄在案的,是不是覺得有點熟悉的感覺?沒錯,就是電視真人騷節目錄製的擺拍效果。

魏徵很聰明,從他提醒李建成注意李世民就可以看出。魏徵看透了李世民沽名釣譽的本質,因此從一開始就直言「皇子若從徵言,必無今日之禍」,來配合李世民寬巨集大度義釋仇敵的表演。

之後,魏徵一直兢兢業業地扮演乙個「不屈不撓的道德家和無所畏懼的諍諫者」。

魏徵與李世民的一次對話很好地體現了兩位演員各自的定位。魏徵說:「我很榮幸能為陛下做事,願陛下讓臣做良臣,不要讓臣做忠臣。

」太宗問:「忠、良有什麼區別嗎?」魏徵回答道:

「后稷、契、皋陶,君臣齊心合力,共享榮耀,這就是所說的良臣。龍逄、比干犯顏直諫,身死國亡,這就是所說的忠臣。」太宗聽後十分高興,賜給絹五百匹。

李世民的目標是演個明主,魏徵的目標是演個良臣,大家一起青史留名。他們的目標達到了。只不過在魏徵死後出了一點差錯。

魏徵這個配角太想在青史上留乙個好名聲了,所以他特意把自己的諫言都記錄下來,並揹著李世民交給史官。魏徵死後,這個事情洩露了,這下惹怒了李世民。乙個配角想突出自己諫言的光輝形象,那豈不是讓主角顯得總犯錯誤?

李世民的主角光環豈不是被汙化?是可忍孰不可忍。

李世民很生氣,魏徵的碑自然倒霉。

事後李世民想明白了,反正魏徵留下的小本本已經在自己手裡了,史書已經無法按照魏徵的意願去寫了。不能毀了自己納諫的好名聲,演戲要演全套,所以又重新給魏徵立碑。

不過話又說回來,乙個人如果能夠克制本性,一輩子演個明主,對國民來說是一件大好事。李世民演了大半輩子明主,其晚年恢復本來面目「昏庸」十幾年其實已經很不錯了。

10樓:

怎麼又是你們聯合投稿?

李世民合理懷疑魏徵和侯君集是同黨。再加上李世民做事不地道,衝動了。

不過,諍諫和謀逆也不衝突啊?李世民又不是因為他諍諫才推的。

還好人家知錯後改,又給你重新立上了,畢竟人活著就能改過不是嗎?

哎,那個別去世的,只能在夢裡稱王稱帝,稱無敵了。

11樓:「已登出」

魏徵墓碑被砸是因為當時他與侯君集謀反案扯上了關係,並且有人拿出了證據。但後來案子重審,發現跟他無關,碑又給他立回去了。明白了嗎?

12樓:鳳凰于飛

推薦的人謀反了,還為了博名聲記了別人的小黑本,人家覺得真心錯付砸了自己親手立的碑(注意不是原碑,原碑沒動)這就受辱了?非要說辱,我覺得,是魏徵辱了李二。魏徵為人臣子,沽名釣譽,拿皇帝缺點給自己博名聲,換個主公,他能活到善終?

我也是奇了怪了,貞觀那群諫臣拿紂桀隋煬拍李二時,怎麼沒人給李二賣慘。

13樓:天行者

笑得想死……但還沒死……蟹邀

就說個事,現在去唐太宗昭陵,所有陪葬墓中離李世民主峰最近的大臣是誰?誰?誰?

不是房玄齡,不是李靖,不是長孫無忌,

是魏徵。

這格局一千三百年前就定了,李世民自己定的,他的後代更沒人敢動。

老魏:下輩子還要給陛下寫1000噸奏疏。

李二:你別過來啊。

嘿嘿,李世民和魏徵,從死敵到君臣模範、明君諫臣古今第一組合,他們先天關係不親近不礙事,價值觀出入大也不礙事,魏徵微寒出身也不礙事,重要的是他們需要彼此,也能夠成全彼此。世界上再也不會有像唐太宗那樣可以容忍臣子對自己沒完沒了指手畫腳的帝王,也絕不可能有對皇帝肆無忌憚想說啥說啥卻無法決定皇帝決策方向的大臣。李二依然是那個李二,節奏大師,特別自信,只不過相較於意氣風發的秦王,登基之後他能一夜之間變得無比老練收斂鋒芒,但也只是對老魏這樣,換乙個場景,他在殿上親自教人射箭。

還有,新城公主本來也是要嫁給魏徵長子的,不是老魏作死和侯君集謀反關聯,這樁婚事不可能取消。

李世民對魏徵是好得無以復加了都,李靖李勣長孫無忌哪個沒吃過檸檬啊,笑。

14樓:袁曹學紅樓夢

二鳳的權宜之計。一方面是有人舉報魏徵曾經把自己上疏的奏摺都留了備份,有為自己圖名聲的疑點,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是當時很多文官為了博取出名,使用各種偏激的語言,說了不少廢話,官場風氣不正,可以參考後來明末東林黨黨爭中使用的各種偽君子伎倆。

至於二鳳使用的藉口,指責魏徵推薦和保舉侯君集不當,僅僅是演戲而已。而且,二鳳當時一把鼻涕一把淚,也很巧妙,隨時可以改悔:你看看侯君集這事兒鬧得,把我二鳳的心傷的太狠,我這不是哭的太傷心,做出了小孩子一樣的舉動了嗎!

再仔細斟酌,也就是把魏徵的墓碑推倒了,啥大不了的事兒?有降低魏徵子女的待遇沒有?

林黛玉的一生為什麼都在哭?

籠拙 建議在知乎上先搜尋一下 寄人籬下 再搜尋一下 父母雙亡 就算沒看過原著,也能理解個十之八七了。但我依然覺得黛玉是強者。 想到此間,不禁滾下淚來。待進去相見,自覺無味,便一面拭淚,一面抽身回去了。所以要說為寶玉注定不能娶自己而哭,有點太過了,但也不能說完全沒有這方面擔心。我覺得紅樓夢既然是徹頭徹...

人這一生為什麼而活的?

高谷 為什麼而活?當我去打暑假工的時候,有一天下很大的雨,當時我需要把十幾件貨物用推車推上乙個斜坡,雨水浸濕了我全身,視線被沾水的眼鏡擋住,車輪在打滑,那十幾件貨馬上就要倒了,我自己的腦海也一片模糊,但是我知道,不能讓他倒下去,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就是不能,拼盡所以力氣,我以前一直以為咬牙是沒用的,但...

人的一生為什麼要那麼拼?

卡希爾 小時候,別人看你父母的工資多少,去決定怎麼對待你。長大後別人看你的工資去對待你的父母。我,20歲,在工地工作,受點小傷也只是家常便飯,早起晚歸一身塵灰,快餐更是伴隨每一天,我也想問自己為什麼這麼拼?只要一想到年邁的父母對我會失望,一旦那種眼神落在我身上,宛如萬斤巨石壓我身上,這是我生命所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