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秩序善良風俗的內涵是啥?

時間 2021-06-03 04:10:54

1樓:出水芙蓉

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在民法上叫做「公序良俗」,是中國民法的一項基本原則。「公序」,是指公共秩序,即社會一般利益,包括國家利益、社會經濟秩序和社會公共利益。「良俗」,指一般道德觀念或良好道德風尚,包括社會公德、商業道德和社會良好風尚等。

公序良俗的內涵為:

1、民事主體在參與民事活動時,在不違背法律強制性規定的條件下,可以公共秩序的一般要求和善良的風俗習慣進行民事行為;

2、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在處理具體的民事案件時,在法律規定不足或不違背強制性法律規範的前提下,可以運用公共秩序的一般要求與善良風俗習慣處理糾紛。根據公序良俗原則,可以對民事主體權利行使作出必要的法律限制性規定。

中國民法總則和即將實施的民法典第143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不得違反公序良俗的原則,第153條規定,違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法律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五十三條:

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但是,該強制性規定不導致該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的除外。

違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2、即將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條

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但是,該強制性規定不導致該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的除外。

違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2樓:喵喵安meow

「公序」一般應當限定為經由法律、法規的強行性規定建構的秩序。這裡的「法律、法規」不限於民事法律和民事規範,一切法律和法規中的強行性規範都可以通過公序原則在民法中發揮作用。

「良俗」即善良風俗,學界一般認為係指為社會、國家的存在和發展所必要的一般道德,是特定社會所尊重的起碼的倫理要求。善良風俗原則並不強制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積極地實現特定的道德要求,而只是消極地設定了民事主體進行民事活動不得逾越的道德底線。它通常派生禁止當事人採用特定行為模式的禁止性規範。

這一原則屬於一般條款,需要借助特定國家和地區的民事立法尤其是民事司法,整理司法審判實踐中已有的案例,將其型別化,具體化。

一旦人民法院在司法審判實踐中,遇到立法當時未能預見到的一些擾亂社會秩序、有違社會公德的行為,而又缺乏相應的禁止性規定時,可通過公序良俗原則,認定該行為無效。

侵犯公共秩序的說法算不算口袋罪?

已登出 聚眾x亂罪 屬於惡法的範疇了 記得這種罪最開始都統稱為 流氓罪 原因這種罪很容易成為口袋罪 據說很多人被罰的原因都是 尋釁滋事罪 同時也侵犯了特定人群在特定場合的自由和隱私 追風少年 公序良俗是民法上的說法,不存在犯罪一說。刑法上的責任是刑罰。民法上的責任最多就是排除妨害,消除危險,賠償損失...

全面戰爭三國中公共秩序人口因素怎麼解決

不覺不忘 有幾種處理方法 董卓不需要秩序,都是稅拉滿,這樣特性才能滾起來前期種田的話就可以讓黃巾刷出來,送裝備的好人,速推的話就要稍微控制一下,通過孔廟和免稅,一般城到五級以上就不怕黃巾軍圍,能反推。後期一般會留幾個閒武將收叛亂,畢竟城太多,前線一般大戰,稅一般也是拉滿,不過主力都是堆幾個資源城,香...

給高速上出車禍的人都按擾亂公共秩序罪判刑,會不會減少高速上車禍的發生,和減少不文明的開車行為?

Hello K先生 這種論調這種想法真是又可笑又可怕,依這個思路拓展開來,只要車撞人就按故意殺人 故意傷人罪判,車撞兩人以上就可以按危害公共安全罪,車把電線桿刮了就是破壞光纜,是不是可以減少很多車禍的發生。合著道交法完全可以裱起來或者束之高閣了,一股濃濃的網路民粹主義的味道。 隔夜的餿稀飯 很多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