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道德? 為何現為中學生的我常糾結於 道德 二字?這是怎麼了

時間 2021-06-01 17:40:19

1樓:御風天行

為什麼認為這些是不道德的呢

你說的這些只是市場規範下的衍生的一些東西

為了生存無有善惡兩面

又講到道德道德道指心德指善

依本心之善行事便不存在什麼道德不道德

社會中的人性是多方圓的,萬種人,萬種心態,萬種內心世界。

我們要從這萬種中經歷,去成長自己,強大自己內心。

從而產生一種信仰,是冥冥中指引我們前進的信仰。

2樓:aqua

你可以想想為什麼人類會產生基本相同的道德準則,這些看似與生俱來的道德準則到底是如何產生,為何我們對有些事一直認為是不道德的,對有些事持有爭議,對有些事有一致認為他是道德的呢

3樓:Fff Jit

曾經,人們以為會有普遍性的道德原則。就是說,存在著若干全世界所有人都可以奉行的、永恆不朽的教條。

後來,這一企圖失敗了。因為大家發現:道德原則既不能普世、也不能永恆、更不可絕對。

不信?你可以試著寫下,任何乙個自認為普世的道德信條,然後會發現總是可以找到反例。

比如:「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原則。」 (但如果是在乙個內部利益分化的社會,特別是當貧富懸殊到了「朱門酒肉臭vs路有凍死骨」的程度呢?

到底「維【wei】穩【wen】和諧」是正義的,還是「劫富濟貧」是正義的?不好說。)

又如:「人人平等原則。」

(然則是什麼樣的平等,是均貧富嗎?甲整天無所事事,乙晝夜操勞,給他們同樣工資,從收入上看是平等了,但與他們的付出卻又不成比例了,於是不過是從一種平等轉為了另一種不平等了。敝國還有一種常見的措辭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加了限制,只是法律上的待遇平等,其他方便一概不管。

即便如此,法律面前,真的能做到平等嗎?有背景的,就更有機會調動資源安排最好的律師;無背景的,只能接受隨便指派的律師。也就是說,這種法律上的平等,也近乎只是一種理想,一種說辭,你可以信,也可以不信。

信的理由是:理論上似乎能成立;但不信的理由也很充分:因為在現實中沒有對應物。

)應該說,普世道德原則,曾經日出東方,舉世矚目;現如今,卻早已經日落西山,薄暮冥冥了。

不過,我們對於青少年,一向要強調:你們啊,要從小就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長大了,你就會聽到乙個流行的詞,叫做「毀【hui】三【san】觀」。

說這個詞的人,心情未必是悲傷,倒常常是覺得是思想上的解放,感到從前被愚弄的說教和權威,都被現實中的社會實踐所徹底打碎了。

年輕人,你需要的不是更多的道德教條,你需要的只是找到你自己。知道自己是誰,而不是誰;明白自己要的是哪些,不要的又是哪些——然後你就可以自由生活了。

4樓:

《道德經》的第一篇怎麼說?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道德是一種長期、大範圍的利己行為,其目的正是為了從心所欲而不踰矩。修養道德的目的正是為了提高自己。

處處留心「不要沒道德」,正是無德的表現的。

我是高中學生職中的不想上學怎麼辦

0674 說白了你就是懶,這很正常,懶惰是人的本性 但是如果能克服懶惰,那麼你就可以輕易的追趕上其他人,並且能夠讓你得到你想要的 說不如做,想上大學就去學習,設立乙個目標,然後向目標前進就行了,別想那麼多有的沒的,沒用 以你為傲 辦休學,去做自己認為可以做而且會做很好的事情,然後你就會發現,書到用時...

我是乙個中學生,我應該形成怎樣的愛情觀?

擼貓先生 乖,咱談學習,不談愛情。有了喜歡的姑娘就去表白,第一次拒絕就別再有第二次,要麼人家不喜歡你,要麼你不夠優秀。為什麼說優秀,校園愛情,只要你優秀,不缺追隨者。品行端正,性格開朗,切記不要學油膩,你這樣只能招來一群不務正業的小孩 成績優異,至少,咱別中下啊,還得考大學不是! 林木 那就是中學生...

我是乙個14歲的中學生,數學學的挺好的,我想自學微積分,問我這個條件允許嗎?

Vicissitude 哈哈。我也類似,不過是剛上高中的時候才特別想學微積分的。可以考慮Tim Apostle的Calculus I。當然,國內的高數教材也都可以參考。 聆心丶綴夢 不知道你學微積分是什麼目的,是出於什麼樣的心理去學的,如果題主只是為了在同學面前展現自己的數學能力很強,成為炫耀的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