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飛利浦 TDA1541 的音質醇美,以至於當今很多 DIY 甚至品牌音響都還在使用這種解碼。那麼這種老式的 16 位元解碼,真的比現在的解碼要好嗎?

時間 2021-05-31 08:15:11

1樓:堂主

TDA1541(以及其簡化版本1543)古董晶元的指標當然比不過很多現代的晶元。但是每乙個設計都有它的道理,而不是只看技術指標。TDA1541在NOS下有著非常直接和自然的聲音,這才是人們追求的。

模擬來說,就好像Nikon頂級的D3s相機有效畫素並不高,現在連某手機的有效畫素都是它的好幾倍,但攝影師追求的不是畫素多少,而是畫質如何。

關於TDA1541/1543為什麼好聲,可以參考這篇文章:http://

cynicalaudio.blogspot.com

/2007/06/introduction-to-non-oversampling-dac.html

(需要翻牆,並且值得為之翻牆)

我轉貼前幾段吧:

Non-oversampling DAC是CD時代早期就有的技術,其實並沒有什麼神奇之處。 到2023年代末期,開始有了oversampling技術之後,就再也沒有廠家回頭使用non-oversampling設計了。 一直到2023年日本音響DIYer Ryohei Kusunoki(楠亮平)在MJ雜誌上發表non-oversampling的TDA1543 DAC線路之後,才又引起大眾的觀注,後來有47 Labs 、 Audio Note UK 、 Zanden等Hi-end廠牌推出non-oversampling DAC,使NOS漸漸成為新的風潮,在DIY界成為主流的趨勢。

Kusunoki所設計的NOS DAC,與80年代的NOS設計不同在於,早期DAC使用複雜多階的低通濾波線路濾除20KHz以上的數字高頻,而Kusunoki認為擴大機、喇叭、人耳本身就有自然的「濾波」效果,所以NOS DAC其實只須要簡單的濾波,甚至可以完全不濾波,而得到更直接、更自然的聲音。

除此之外,他認為許多DAC chip都可以拿來做成NOS DAC,並不一定要用TDA1543。 而他之所以選擇TDA1543,其實是基於巧合而已。 不過TDA1543本身有乙個相當獨特的條件,就是有相當大的輸出,應該是所有DAC chip中,輸出最大的。

所以只要使用簡單的passive I/V就可以得到足夠的輸出電壓擺幅,同時也不會影響動態,因此可以省下I/V和放大輸出級,讓電路更簡潔,保持聲音的直接與自然。

如何評價 飛利浦 Fidelio X1 這款耳機?

環彩羽 關注這個問題好幾天了,然後閒魚收了乙隻來。只能說和x2hr差距太懸殊。x1最大的問題就是人聲厚,肯定是200hz偏多了。 於大餅 用過不短的時間是個非常好的耳機,個人認為強過hd650和DT系列,缺點是太沉了,淨重430g,帶上乙個小時左右脖子就酸了,X2好像降到了380g左右這個還是偏重,...

飛利浦279p1顯示器怎麼樣?

羊先森 飛利浦279P1,Type C90W,京東方面板 MV270QUM N20 對比度1000 1,不支援HDR PIP PBP,支援RJ45 毅種迴圈 我覺得很OK,國內也有類似的,叫做飛利浦279P1LR,引數上和題主發的279P1是一樣的,只是USB C口並不是美國款279P1的90W,而...

都說蘋果A系領先高通一代,A12 865,A10 845為什麼那麼多人不推薦i7及以前的手機?

李嘉圖沒有問題 那都是為了賣二手蘋果啥話都能說。首先a12等於865總的來說確實差距不大不介意5g的話iPhonexr還是不錯的。但是它同價位的865可是小公尺10這樣的。並沒有碾壓優勢。A10體驗的話別說845了,能跟835打平就不錯了,約等於麒麟970,除了賣二手手機的人能推薦這個嗎?麒麟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