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袁隆平讓大家吃得太飽這種說法,雜交水稻出現前後農民收成發生了哪些變化?

時間 2021-05-06 20:09:36

1樓:qwefwy

2023年日本琉球大學新城長友以欽蘇拉包羅為母本與臺中65雜交~育成BT型不育胞質臺中65A~並將該雜交組合後代的部分可育株經自交穩定選出了BT型不育系的同質恢復系~於2023年實現粳型,粳稻:矮秆、葉窄、色深和公尺粒短,雜交稻三系配套。 顏龍安2023年帶領課題組最早育出野敗秈型不育系「珍汕97A」和「二九矮4號A」;1982-2023年,以「珍汕97」不育系配組的雜交稻累計推廣種植18.

744億畝,佔全國種植雜交稻總面積的47.59%。2023年育成中國第乙個大面積推廣的強優勢組合「汕優2號」,實現三系配套。

而袁隆平的研究進展卻不是很順利,2023年才培育成功自己的第乙個雜交水稻品種南優2號。2023年以後在湖南洞庭湖地區大規模試種。與同類雜交稻品種相比,「南優2號」的確長勢最好,穗大粒多,但卻有致命缺陷——不抗病。

後來,洞庭湖地區幾十萬畝水稻遭遇矮縮病,顆粒無收,「南優2號」也因此被逐漸淘汰。

2023年版的《中國雜交水稻的發展》一書列出了23個雜交水稻組合。在2023年之前,也就是第一代雜交水稻品種裡,只有「南優2號」為袁隆平的成果。此書由中國農科院與湖南農科院主編,主要撰稿人第一位即是袁隆平。

2023年,來自福建三明農科所的謝華安培育出了三系雜交稻「汕優63」,這個初期科研經費投入不足10萬元的專案,卻在接下來的十幾年間橫掃中國大地,最高峰時期曾經佔據全國雜交稻種植面積的45%,累積種植面積佔雜交水稻主要品種的21%(2023年資料)。更關鍵的是,在上世紀80年代初,雜交稻剛推出便遇到了稻瘟病困境,推廣嚴重受阻,有的地方甚至將幾十萬公斤種子封存。由於汕優63對稻瘟病的優良抗性,雜交稻才得以真正進入中國人的視野。

著名水稻育種專家楊守仁曾說,「汕優63救了雜交水稻的命」。

隨後,在2023年時,來自江蘇農科院的鄒江石培育出了「兩優培九」,並表現出優異的品質,在2023年後接替「汕優63」成為全國種植面積最大的水稻品種。直到2023年和2023年時,袁隆平團隊的「金優207」及「Y兩優1號」才批量推廣,2023年前後,袁隆平團隊唯一乙個通過農業部認定的超級稻品種兩優0293在全國多地發生大面積絕收並退出市場。

不過正如袁隆平所說,比起個人成敗得失,他更關心雜交稻以及超級稻在中國的發展。然而,雜交水稻在中國卻已經遭遇多重瓶頸,與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瘋狂已不可同日而語。

曾經有人說,雜交水稻可以完全取代常規水稻。但根據全國農技中心的資料,自上世紀90年代至今,雜交水稻在全部水稻種植面積中所佔的比例,一直徘徊在60%—65%左右,近年更是降到50%左右,由於耕種便利,常規稻反而有「第二春」的態勢。2023年代水稻平均畝產220公斤,2023年中國水稻平均單產401.

6公斤,2023年達424.4公斤,而2023年下降到404.0公斤 ,而中國的玉公尺每畝單產從 1970 年代的 205 公斤,提高到 2013 年後的 410公斤,中國的小麥每畝單產,從 1970 年代的 123 公斤,提高到 2000 年後的 354 公斤。

從增長比例來說水稻其實是最低的。全國化肥試驗網資料顯示,每斤標準肥平均增產小表2.18斤,增產皮棉0.

17斤,增產油菜籽0.9斤。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統計,化肥對糧食生產的貢獻率在40%左右,而我國的平均貢獻率約為32%, 中國2023年代初向美國、聯邦德國、法國、日本、荷蘭、瑞士、義大利等西方國家大規模引進成套技術裝置「四三方案」,其中的引進的化肥裝置到2023年先後投產,為農業增產做出了重大貢獻。

20 世紀全球農作物的產量的增加,其中有一半是由化肥的施用而取得的。[2]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統計,化肥在農作物增產中,對增產的貢獻約佔 40%~60%。[3]我國學者李家康(1999)對 1981 年開始布置的 52 個 10 年以上長期肥料定位試驗點研究表明,施用化肥對糧食產量的貢獻率全國平均為 40.

8%,其中雙季稻區早稻為 31.9%,晚稻為 34.6%,旱作兩熟區的小麥為 60.

2%,玉公尺為 46.2%。

當然,除了化肥增產,必須還要有農藥防止減產,農藥科技的進步和農藥的大規模應用對於糧食增產功不可沒。

使用化學農藥能有效控制作物病、蟲、草害,全世界每年可挽回農作物總產量損失30%,40%,挽回經濟損失3000億美元如果停止使用農藥,將使水果減產78%,蔬菜減產54%,穀物減產32%」。英國的試驗證明,一年期間不使用農藥會導致馬鈴薯產量下降42%、甜菜產量下降67%,而兩年不用農藥,則產量損失又增加1倍。據統計,全國年均使用農藥28萬餘噸(折百),施用藥劑防治面積達48億畝次。

通過使用農藥,每年可挽回糧食損失4800萬噸、棉花180萬噸、蔬菜5800萬噸、水果620萬噸,總價值在550億元左右。近年來,許多高效、低毒、低殘留新農藥的出現,使用的投入產出比已高達1:10以上,一般農藥品種的投入產出比也達1:

4以上。由此可見,農藥在現代農業生產中的作用是巨大的。除此之外,還有水利建設,2023年到2023年,三十年間,勞動群眾用自己的雙手改天換地,止於2023年,全國各地共建成了大中小型水庫(庫容10萬立方公尺以上的)八萬多座。

同時,開掘、興建人工河道近百條,新建萬畝以上的灌溉區五千多處。灌溉面積達到八億畝,是2023年的三倍。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農業用水的問題。

到七十年代末,新中國治水工程取得了決定性勝利,水利建設的預定目標基本實現。 由此江河洪水基本形成由人控制、服從人的設計和擺布的格局。不僅洪水氾濫的歷史基本結束,而且變水害為水利,基本上消滅了大面積的乾旱現象。

扭轉了幾千年來農業靠天吃飯的歷史。

這就是答案,水利,化肥,農藥,種子,缺一不可,這才是中國解決吃飯問題的根本原因。

2樓:石頭

我和我認識的人,沒有乙個吃雜交水稻長大的。我想以後也不會。現在水稻的問題不是產量,是口感。

有人因為某種原因被封神了,你也不要盲目跟著摩拜,因為你不知道這個神為什麼成神,他到底能不能幫助你。

3樓:璟璟

我沒吃袁隆平的大公尺,根據資料來看,袁隆平爺爺的雜交稻佔據的市場率非常低,但我挺崇拜他的科研成果,90歲依舊奮戰在試驗田,不值得尊敬嗎?? 但那張表情包只是網友誇大其詞惡搞的而已,總有一些噴子抓住不放,腦子裡只知道乙個袁隆平而已,這不是你們噴袁老的理由。

4樓:大石

你吃雜交公尺麼?

沒人願意吃雜交公尺。。。雜交公尺一般用來做工業原料和飼料,但是事實上做飼料的話農民更願意中管理難度小的老玉公尺、大麥、高粱。

我不否認袁教授的貢獻,但是讓中中國人吃飽飯的是中國農民自己,以及糧食進口,沒有包產到戶大家都得餓死;中國目前糧食能「只給」,但同時也是糧食進口大國。

5樓:天才的小豹期貨

袁讓人們吃的太飽,是一種網路調侃說法而已,當真就輸了。

中國糧食增產的原因,是化肥、農藥、水利機械的廣泛使用,中國農民認真的態度,中共的正確農業政策(雖然這個政策是不斷試錯得出來的)。雜交水稻這種所謂的創新,方向是錯的,用不了幾十年,就沒有人種袁的品種了。因為農民不賺錢!!!

6樓:文斐

我的朋友也是搞農業的,在某研究所工作,他見過袁。他說袁的確挺厲害的,但也沒有那麼神奇。是社會需求造神產生的。

這裡面不排除同行相輕,但是我更相信他,因為他比較專業。另外袁雜交水稻,袁的兒子也開始研究轉基因類了:)也許略跑題。

7樓:

袁隆平水平越高,中國大公尺進口就越多,老百姓就越能吃飽。事實勝於雄辯十年時間中國大公尺進口量增長近十倍

8樓:路人乙

如何看待?袁隆平是乙個特殊時期因為特殊原因被捧到前台的人,他的本質是什麼?我個人覺得算是科學家、演員、農業秀兒、半黑心資本家的混合體吧。

鑑於知乎上吹捧袁隆平的風氣很重,很多人都說是他養活了中中國人之類。說實話,這些榮譽你問問他,你看看他自己敢接受不?

順手貼點資料,中國目前耕地面積大約二十億畝,其中水稻種植面積大約4.4億畝,袁隆平的雜交水稻種植面積大約6000萬畝。也就是說,網友嘴裡那個養活了中中國人的超級雜交稻的種植面積約佔我國耕地面積的3%,佔我國水稻耕種面積的13%。

如果雜交水稻讓我們吃的太飽,那請問我國剩餘97%耕地的產量和每年國家動用外匯儲備購買的糧食都是拿來當擺設的嗎?

9樓:林松

二平讓農民吃飽飯了,我老家人說的,公認的,還有無農不穩,無商不富,中國從古至今吃飽飯也就改開以來,封建時代一直重農輕商是有原因的,餓肚子是要革命的

10樓:菱果君

我經歷過餓著肚子交公糧,如果不交公糧,JC就會去抄家,就是開個拖拉機,把家裡的凳子櫃子桌子都拉走。我小的時候,春天要去借麥子,吃雞蛋就是改善生活了。四海無閒田,農夫尤餓死,真的不是說說玩的。

所以我從來不牴觸使用農藥化肥,不牴觸轉基因這些。吃飽,再談其他。

11樓:趙木翌

關於質疑袁隆平過譽的

我覺得可以參考雷鋒

全中國助人為樂的肯定不止雷鋒乙個

因公殉職的也不止雷鋒乙個

雷鋒肯定也不是第乙個

但是雷鋒過譽了嗎

當然宣揚雷鋒的

更多是雷鋒精神

同樣宣揚袁隆平的

也是這種精神

在雷鋒背後是千千萬萬無私奉獻的無名之士,雷鋒並不是乙個人,是這千千萬萬的無名之士的代表

沒有過譽,因為袁老爺承載著這份名譽,那麼他就揹負著那些默默無聞科研人員為著祖國,為著人民奉獻的名譽,除非袁老爺子吧這名譽搞砸了,否則永遠不會是過譽。

12樓:火澤

作為乙個西北娃,家裡從小種小麥。長這麼大,前不久才在浙北第一次看到水稻。袁爺爺大名遠播,小時候非常討厭割倒了的麥子,只希望有能抗倒扶的小麥新品種。

好幾年沒下地幹活。前段時間因故回家,發現一塊青稞地里青稞倒了一大片……

13樓:夢中人

中中國人吃飽的主要原因是:1.放棄了集體化。

2.西方給了化肥技術。袁隆平的功勞可以忽略不計。

你想,日本,南韓,台灣,並沒有袁隆平也不用他的技術,在袁的雜交水稻出現前他們就解決了溫飽。今天的中國,主食的比例不斷下降,稻公尺在主食裡也只佔一部分,雜交水稻在稻公尺中的比例也在下降,袁的雜交水稻更是沒什麼人吃,能吃的雜交水稻基本是默默無聞的專家開發。

大家如何看待戰爭這東西?

戰爭是規則,但在此基礎上人也有原則。就如同科學一樣,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最後不希望有戰爭,但要發生了,絕不旁觀。但要涉及到原則了,就QTM的,跟觸碰原則的人不死不休。 Vincent Zhang 這是乙個哲學問題,戰爭是個自然規律的事情,每個社會科學科目看待這個問題都會有自己的角度,在經濟學來看...

如何看待「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學習觀念?這句話在當代大學生的身上的影響有多大?

寂寂飛鳥 我覺得大學生千萬不能死學習,大學成績好和最終的發展沒有必然聯絡。但是越努力,越幸運,這一點絕對沒錯。大學重在全面的發展,要比別人優秀,就要走在別人前面。一是要早規劃,要比別人更早認清自己未來到底要幹什麼。到底就業還是考研,到底轉專業還是繼續本專業,或者考教師證還是考公務員。從大一開始,這個...

大家如何看待戀人「我不跟你說是怕你多心」的這種說辭?

我想提供另外乙個視角,有沒有可能。真的只是彼此家庭處理問題的方式不同。比如你看對方家庭,有個猜疑心特重的家長,每次爆發後都搞得滿地雞毛於是另外一方選擇隱瞞和哄ta,偏偏另外一位又那麼好哄有沒有可能,只是兩個人處理問題的方式不同,需要磨合? 不知道你們關係惡化到哪一步了 翻手機 我不跟你說是怕你多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