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坐鎮遼東,手下有大秦30萬鐵甲,蒙恬蒙毅王離俱是大秦名將,為何不直接南下還是真的不知道這是假詔?

時間 2021-05-06 18:26:07

1樓:無心法師

扶蘇是長子不是太子,始皇帝沒有立皇后。詔書由李斯撰寫,蓋玉璽。除了不是始皇帝遺命,完全看不出來是假詔。

扶蘇總不能說我懷疑你們假傳聖旨我要清君側。扶蘇回來那就真是造反,他幹不出來,明知是坑也要跳。況且胡亥也是皇子應該有會有自己的勢力,再加上李斯趙高,河套平原當時可不富庶三十萬大軍的糧草從哪來只能從朝廷運輸,糧草一停三十萬大軍不戰自潰。

扶蘇真不一定幹的過。

2樓:切斯

嬴政他爹和爺爺在位時間都比較短來不及做什麼,真正為他打下一統大業的是他太爺秦昭王贏稷。在他執政時期,齊楚兩國被重創。後起之秀的趙國也因為長平之戰被斬殺近四十萬人。

秦國在贏稷統治的末期實力已經傲然於世。

嬴政要做的就是整頓朝野把持權柄為天下而戰。問題在於,秦國的朝局錯綜複雜。

呂不韋和趙姬嫪毐其實可以算一撥人,都來自趙國。華陽夫人為代表的是在秦國的楚國勢力。他還有個弟弟叫成蛟,他母親是南韓人。

試想,如果嬴政要滅趙,楚,韓三國,上面那三波人是不可能會全力支援。

各國之間打來打去爭個地盤拿個好處,其實沒啥,又不練筋帶肉的。但要是滅國那就另當別論,那是要砸了你的宗廟,掘了你的祖宗,任誰都得急。基於此,嬴政就需要把積聚在秦國的他國勢力連根拔起。

嬴政他爺爺剛死,華陽夫人是太后,趙姬只是王后,加上初來乍到,嬴政年紀小,處處落在下風。不久他爸也死了,趙姬就公升格為太后,局勢就慢慢開始搬回來。趙姬很清楚自己該幹什麼,就是打壓華陽夫人那一派,保護兒子。

這是當母親的本能用不著要什麼謀略。她是婦人又是太后總不能到處亂跑吧所以,嫪毐這個身邊的人就成為趙姬政治上的幫手,出面去幫她做事。後來,漸漸形成自己的勢力。

關於嫪毐有兩個問題值得一說。第一,他被封為長信侯。第二,根據記載他是在咸陽造反,但嬴政那時不在咸陽而在雍城。

在秦國沒功不能封侯,但嫪毐是個太監,他能立什麼功呢?結合上面的敘述,就可以理解,也許就是因為他幫助趙姬剷除了對手。那能是誰呢?

就是成蛟那波勢力準確說可能就是成蛟的母親。另一方面,如果要造嬴政的反,嫪毐是不是也應該趁嬴政在咸陽的時候動手,那樣穩妥一點。起碼還有可能弄個人質,他這個造反很奇葩。

綜合來說,只能認為嫪毐針對的不是嬴政,而是別人。

成蛟那波人已經出局,也就是說南韓勢力已經從秦國消失,現在,就只剩下楚國勢力。嫪毐所謂的造反真正的目標應該就是楚國的勢力。這個造反本質上,就是趙國一系與楚國系勢力的決戰。

但嫪毐功敗垂成。被腰斬。趙姬被禁,呂不韋被賜死。

趙國勢力經此一戰,全軍覆沒。至此,就可以看出始皇帝嬴政的權謀和狠辣。以四兩撥千斤之力就輕易幹滅了秦國兩大勢力。

擺平韓趙兩波人,擋在嬴政面前的就只剩下楚國勢力。搞定它們,嬴政就可以肅清秦國朝野,開始一統天下的巨集願。

秦楚早先都被中原看不起,被認為是化外之邦,被稱為夷,可謂是難兄難弟。境遇相似,是老鄉見老鄉的感情。所以,一直都互相通婚。之前的宣太后,現在的華陽夫人都是這個過程的產物。

到嬴政這一輩也不例外,華陽夫人是楚國人為了延續勢力和娘家的安全,勢必會要求嬴政取楚國女人當王后。其實,嬴政大概率也不會拒絕這件事,他要一統天下,不容有失,先穩住最大的敵國,合情理。而且楚國勢力長期盤踞在秦國,他還沒有辦法立刻剷除。

這裡要再介紹乙個楚國勢力的重要人物,昌平君熊啟。他的事蹟很少,只知道他是嬴政的叔叔,平嫪毐後公升為相邦。但後來,叛逃到楚國。

根據上面的推斷結合嬴政要達到的目的。他的叛逃很可能就是保命逃走了。嬴政的目標就乾掉楚國勢力,他身為相邦逃走,剩下的人自然要吃不了兜著走。

這其實也是嬴政希望看到的局面,想啥來啥,藉著這個由頭就可以清洗楚國勢力。

嬴政的王后,一直以來都是謎,她沒有任何記載,說明嬴政不想後人知道她的來歷,為啥要這麼做,結合後來的歷史經驗八成是犯了皇家的忌諱。聯想到昌平君的的舉動,這個王后大概率就是楚國人,抹掉她,或許就是因為他是昌平君的女兒或者直系親屬。如果是嬴政的王后是昌平君的女兒,那麼相國兼老丈人叛逃,這絕對是天大的醜聞,必須掩蓋。

扶蘇為啥接到趙高的矯詔後,即刻自盡。側面說明他有心理準備,知道自己必死。原因很可能就是他也出自楚國一系。

昌平君跑了,王后死了,扶蘇是個什麼位置呢,也許他就昌平君的外孫。為啥覺得自己必死,因為昌平君和王后還有六國都被乾掉了,只剩下他還沒被處理,就等著刀砍下來這一天。

3樓:啦啦立華

當然是不知道,始皇之死,只有內監數人及胡亥,趙高,李斯等幾人知道,這些人為了謀取富貴,隱瞞始皇死訊,然後晝夜兼程趕往咸陽,到了咸陽之後才宣告始皇死訊,而扶蘇遠在邊郡,訊息閉塞,詔書到達之日始皇的死訊還未公開,而始皇即位以來,滅六國,嚴法令,乾綱獨斷,聖心難測,威嚴極重,天下畏服,使者書信璽印俱全,而扶蘇與始皇名雖父子,實為君臣,前扶蘇被外放邊郡十數年,就是因直諫獲咎,其心中對始皇畏懼很深,所以書到之日,就要領詔自殺,其實就源於其心中對始皇的畏懼,根本不敢懷疑其中有詐,其父子親情已蕩然無存,蒙恬年長智多,雖然有所懷疑,但仍然不敢想是有人矯詔,始皇在當時人心中的陰影太大了,沒人敢對於他的指令稍有質疑,沒人敢想有人敢冒充始皇發號施令,可是就偏偏有個膽大包天的趙高不循套路,無所顧忌,所以趙高就成功了,扶蘇蒙恬只能做冤死鬼,再說了,就是蒙恬想反,其帳下的兵將都有妻兒老小,在始皇帝的死訊未彰的情形下也不敢隨他去冒險,趙高可謂是玩弄人心的高手

4樓:旗木五五開

因為賜死他的是秦始皇不是秦二世,扶蘇當時根本不知道始皇帝死了,所以到死都以為是父皇讓他死,扶蘇沒有對抗秦始皇的名義和資本

而且李斯趙高怎麼會想不到扶蘇造反,肯定宣詔的人帶著一定數量軍隊去的他不體面就幫他體面

5樓:萬歲登封

excuse me,扶蘇坐鎮遼東?把史記讀一遍再來提問題好嗎?

@二十六年蟬 我怎麼覺得你跟我原來的回答這麼像呢?這是我的原回答。

安全驗證 - 知乎

6樓:戰國霸王

主要關鍵點在於,

扶蘇蒙恬不知道秦始皇已經死了。

趙高、胡亥隱瞞了秦始皇的死訊,以秦始皇的名義下的詔書。

趙高、胡亥利用的就是扶蘇的優點,仁。

利用扶蘇的優點去除掉扶蘇。

秦始皇讓扶蘇自殺,扶蘇絕對會立即執行。

扶蘇為人仁,謂蒙恬曰:「父而賜子死,尚安復請!」即自殺。——《史記》

當蒙恬對詔書的真實性提出質疑,請求核實的時候,扶蘇依舊自殺。

蒙恬懷疑詔書的真實性,但是蒙家世代忠良,也不會做出揮兵南下的大逆不道之舉。

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孫,積功信於秦三世矣。今臣將兵三十餘萬,身雖囚繫,其勢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義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史記》

蒙恬把兵權交給王離,被囚禁起來時,以蒙家的勢力還是能夠發動叛亂,但是為了蒙家的忠義,蒙恬最終還是吞藥自殺。

7樓:飄雪之夜

因為遼東養不起30萬大軍,所以軍隊已經譁變了,扶蘇蒙恬其實是被亂軍弄死的,後來秦廷實在覺得這倆人和把他倆派去遼東的秦始皇太丟人,就給改了個自殺。

8樓:瞪誰誰懷孕

因為軍隊不會聽他的,你統率乙隻軍隊不代表這只軍隊就是你的,除非你冒著隨時會被發現的風險去刻意經營,而且起碼得經營好五六年。

9樓:夢羽

乙個重要的原因,當乙個皇子,有意要繼承皇位的皇長子,卻連親爹身邊都沒有乙個自己的人或者親近自己的人,就是待在軍隊裡,也別指望靠自己能翻盤了。因為你連皇帝身邊都沒有親信為你時刻關注最新的帝國動態,那麼你還能翻啥牌,未雨綢繆都沒有,那只能等別人步步為營殺你了

說句實話,蹲在軍營裡,不代表他就有指揮軍隊的能力,當趙高的人把賜死扶蘇的詔書送進扶蘇所在的軍隊,而扶蘇連點他爹死了的風聲都收不到,還咋玩?

人家已經對你步步為營,吃定你了。

10樓:八月丶

因為愚忠。

古人尊禮法,重名節,這事並不是扶蘇第乙個幹,晉公子之前就做過。

再說,萬一是真的,扶蘇就得背上罵名,

萬一是假的,扶蘇就能名揚天下。

從這個角度出發,不論真假,怎麼算都是自盡最划算。

晉獻公的愛妾驪姬陷害他的兒子公子申,公子申並沒有給他父親訴說原委,而是選擇了自殺。

公子申說如果自己說出真相,他父親會失去最寵愛的妃子,餘生不再快樂,如果自己不說出真相,就會背上意圖弒父的罵名,還不如死了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