殼學嚼覺角躍削 等 e iao 文白兩讀字,為何僅 殼 以 iao 為文讀?

時間 2021-05-29 22:59:08

1樓:李溯本 Unancha

文讀和白讀的關係是可以反轉的!

明代到清前期,坤語是文讀,燕語等官話方言是白讀;

清後期至今,燕語是文讀,青語等官話方言是白讀!

你找個青島的小孩兒,沒學過音韻學的普通人,你問他「嚼」讀 jiau 和 jue 哪個文明、哪個土,他肯定說是讀 jiau 文明、讀 jue 土:現在的青語人看燕語,正如當年的燕語人看坤語!

注:青語的韻母可以看成登語的簡化版,而登語的韻母還跟坤語很像,刨去坤語的南方色彩……

話說西葫蘆在青島叫「絞瓜」,寫成「茭瓜」或「角瓜」音都不對,然而真正的絞瓜又指的是另外一種金絲絞瓜,沒有規範的自然方言真難辦啊~~

2樓:

非專業人士,隨便談談。

吳語當中殼讀kaoh,似乎沒有第二種讀法了。既然吳語繼承自唐宋的發音,那麼kaoh應該就是白讀了,發生k->q的顎化以後就對應成普通話的qiao,是白讀;另乙個ke讀法就是文讀了。

3樓:李鶱棹

「殼」的文讀què已經不用了。Ké和qiào可能來自不同層次的白讀音

成因: 關於北亰方言在文白異讀上與非官話方言性質旳差異,在「為什麼北京音系中「都」/「露」存在兩讀? - 李鶱棹的回答」已經有所臆測,所以白讀不止一種也並非怪事;

性質: 「殼」旳文白性質與題主的其他例子性質不同,其他例子是三等或二等併入三等後,io是變成üe還是iao旳差異,「殼」則是二等是與一等還是三等一同變化旳差異;

如上圖,左側綠框內展現的是三等韻-io在較晚層次的分化,文讀變成-üe,白讀變成-iao,題主所舉的「嚼躍削」都屬於這個範圍;

右側紅框內展現的是一等韻-o在較晚層次的分化,文讀變成-e/uo,白讀變成-ao,「落luo-lao」「薄bo-bao」「閣ge-gao」「郝he-hao」等都屬此類,其中「閣」的白讀在天津話中保留,「郝」則是普通話不用文讀;

「殼學覺角」中古都是二等字,比單純的一等或三等字多了一層變化——普通話中所取的「學覺角」音,在這層變化中,規則地進入綠框,並沿著綠框繼續向下分化,而「殼」的不規則在於他混雜了紅框與綠框兩條路徑。

但ke音之所以不是文讀,是因為ke音可能是北京音在較晚期直接吸收南京或其他方言中的白讀層次koh,並依照音系直接折合而成的,並非在北京音中逐漸由koh變成ke的。

語音旁證: 「殼」所屬旳「覺韻」是「江韻」旳入聲部,「江韻」中旳「扛、缸、肛」等字依規律應和「江」一同入齊齒呼,但與「殼 (ké) 」平行變化入開口呼;

語用旁證: 一般而言 (真的很一般 =..= 只是想當然而已) ,(名詞旳) 白讀多見於口語,常伴隨兒化小稱,而相應旳文讀一般不走小轍,譬如「脈絡 - 絲瓜絡兒」等,而「殼兒」存在ké r和qiào r兩種兒化小稱,且意義無別。

4樓:王宇

betty的解釋很詳細, 我來說說為什麼ke是白讀層.

對於有文白異讀的方言, 通常本方言的固有讀法是白讀層, 從當時優勢的方言引入的讀音是文讀層.

北京話在有文白異讀的方言中是特別的, 它在清中期成為優勢方言. 它的讀音進入很多方言, 成為這些方言的新文讀層. 而它從其他方言引入的讀音卻成了新白讀層.

總結下, 如果ke是從明代的江淮官話引入的就是文讀, 清代中期之後引入的就只能是新白讀. 因為明代的官話是南京官話(江淮), 清中期之後卻是北京官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