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倡導橫膈膜,吹響聲帶在共鳴腔中產生泛音。聲帶閉合必定肌肉用力,喉部肌肉是如何發揮作用如何避免錯誤?

時間 2021-05-05 19:27:46

1樓:陳瀛納

講再多不如唱一下聽聽,就知道你的演唱是否出現問題。文字寫得詞藻多華麗,用詞多專業都沒用的,很多人只敢寫,不敢唱。寫再多也不一定意味著唱對。

就像舞蹈,描述得再具體,也不一定跳出來就是規範的。請參考《關於聲樂的十大謠言》。

2樓:流行唱法導師俊亦

切記不要把唱歌想得太複雜,要親近它,擁有它,才能好好學習唱歌的各項技術。

而希望擁有一些技術,你得首先做到感受它們。就比如說肌肉的感覺,簡單來說,一定要避免緊張和發力過多。

至於喉位的問題,可以說努力做到喉位穩定。這是關鍵,然後還得放鬆去演唱。

3樓:Da老師

1,唱歌不是倡導橫膈膜,而是吸氣正常肺部膨脹,橫膈膜下降。

2,人聲是復合音,不是只有泛音,還有基音

3,聲帶的閉合是乙個動態問題:喉返神經收到訊號後先於氣息來臨前閉住,氣流將之吹開,當氣流通過聲門產生的貝努力效應使其吸起來,周而復始,週期振動。

其中可控的更多是氣息與聲帶的對抗關係,而不是單獨乙個肌肉運動。你如果想要轉變外部肌肉過度參與,應該入手的角度是用一些唇顫音來帶動運動或者針對自己的聲帶運動做調整(調整的主要想法就是如果你日常阻塞多的話,可以嘗試調整一些氣帶聲,如果只是對抗中不穩定,可以做一些直音穩定聲帶與氣息的對抗之類的)

4,喉外的肌肉正常不是都不參與的,他們要維持喉嚨的基礎穩定。所以很多時候,問題出在你氣息與發聲的對抗不妥當。這個時候你才需要更多的借力。

另外頸下部的肌肉也有參與喉位的調整,這也是根據唱法劃分的。

4樓:

能控制聲帶的只有兩組肌肉:

環甲肌,能控制聲帶開啟。

甲披裂肌和側披裂肌,能控制聲帶閉合。由於我們平時說話都是大本嗓,所以環甲肌用力很多,也就形成了優勢肌肉群,這也是普通人高音上不去的原因,因為一旦我們喉部用力,環甲肌就不由自主地緊張,於是聲帶就開啟,造成了全聲帶震動,這時候高音也破了。

兩組披裂肌需要特殊鍛鍊,才能很好地控制。

5樓:Chester

避免強制用力,正確認識閉合即可。

其實很多大師都在倡導弱聲、半聲、唱柔和一些,哪怕是高音。

其實都是在講唱歌中的「力道」

經常被普通人忽略的一點

其實腰腹的支撐和輸出氣息的力道要準確的與聲帶的閉合去匹配如果一不小心在這裡用多了力度

從一開始就會造成聲帶過分的閉合

越唱就越容易讓聲帶陷入過分收縮的狀態

從而影響聲音的流暢與穩定

其實喉嚨裡的技術不能想象過多

不要硬逼著聲音去響亮和高

用喉嚨去做聲音會出現很多問題

很多時候「松」「通」一些聲音會更自然更好聽弱聲的u長期堅持也可以練出很好的聲音

關於閉合可以看看這篇

6樓:目目老師

肌肉都是以群為習慣地運作的,所以非要說的話聲帶閉合了,必定肌肉用力也沒錯的。

但是我們說的是哪塊肌肉?聲帶也是肌肉,聲帶以外的肌肉也是肌肉,肉眼可見的外部肌肉,也就是喉部周邊,喉結、下巴、舌根的肌肉也一樣是肌肉。

所以我幫題主整理一下思路,唱歌是倡導用力量充足的氣息去吹響聲帶,從而讓集中的氣柱能遊走在各個共鳴腔體中產生濃度不統一的各種泛音。在這個過程裡,喉部肌肉不應該過度的用力,或者說我們應該主要依靠氣息的力量讓聲帶閉合起來,這個過程需要我們較為精確地使用肌肉,確實是難點。

也就是說題主的問題,咱們把前提梳理完了就剩下問號前面那些字,如何在肌肉用力唱歌的時候避免錯誤?學會氣息和發聲的連線,一點氣息就帶出乙份聲響,小心翼翼地練氣息支援,從深度呼吸,下沉的動作開始慢慢加強,慢慢匹配對抗,慢慢增強氣息,對應地增強閉合。

7樓:skyfall

聲帶閉合當然需要「閉合」聲帶的肌肉用力,你問的問題把聲樂搞成了「玄學」,歌唱需要氣息與聲帶的配合,聲帶有乙個最良好的閉合狀態,也就是氣息與聲帶配合的最恰到好處的狀態

我認為不要糾結候部肌肉,解放下巴是歌唱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歌唱的情感需要技術的支撐解決技術是為了更好的運用情感

8樓:咽音學校強

不是吹響聲帶,而是吹響咽管,就象吹笛子等管樂器一樣,比如鴨子沒有聲帶,但聲音洪大。

這種吹響管子的聲音叫咽音,是聲樂發聲的核心技術。

咽音學校倡導咽聲唱法。

9樓:格物聲研

首先,氣和共鳴腔的碰撞一樣可以產生基音,氣的密度變化,一樣可以產生,能量轉化為聲音,人聲是基音疊加關係,絕不是共鳴腔將聲帶頻率放大的單純關係。聲帶對氣的作用的直接原因,無非是漏氣與擋氣。中間有口,可以漏氣,沿著氣管的一圈邊上較厚,有利擋氣,那麼漏氣形成喉上共鳴,擋氣形成喉下共鳴,至於間接肌肉,有杓間肌,可以微量,拽,會厭括約肌,可以收窄通道,並調整喉位,有杓側肌,鋪展可擴大面積擋氣,有環甲肌,前後拉窄氣管。

但是這個地方,網上的很多人一派胡言根本和M1M2本身,和輕重機能無關,我們酷豆也在搞一遍新的研究。基本上來講,四塊骨頭,會厭軟骨,甲狀軟骨,勺狀軟骨,是可以動的。調整的就是個氣卡子。

10樓:流行聲樂阿昊老師

聲帶閉合的肌肉和喉部肌肉不是一塊

聲帶閉合是內部肌肉作用,喉內肌

而喉部肌肉一般指的是喉外肌

聲樂學習的目的就是慢慢加強喉內肌的力量和習慣,同時放鬆掉喉外肌的力量這個是乙個精準調整的過程

當然,喉外肌的力量無法完全避免,再強的聲樂大師也不可能做到甚至為了歌曲的表達,需要主動運用喉外肌的肌肉力量

11樓:「已登出」

好比手裡那兩張紙靠攏,向中間吹氣,流速的關係,兩張紙會被動靠攏,形成震動。

另外,唱歌一定要做減法,簡單直接些。不要想太多,這樣反而會增加很多不需要的力量,干擾正常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