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傳上座部寺院出家生活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時間 2021-06-02 17:24:35

1樓:聖道與禪修

以下這篇文字是作為在家眾而寫,出家恐怕心境遠比這裡談到的靜謐、全然。

更多的留給決議、成行、安住之後的發現。

薩度薩度薩度

從半山腰的禪堂放眼望去,雲彩的低垂,像是飄在山頭的禪光。山也在專注著呼吸業處,做著不懈地努力。

一環環的梯田綠而青翠,稍稍顯現出來顏色的層次。若是poco攝影裡的攝影師恐怕會提高其對比度,讓天的藍更像油畫,讓梯田因為雲影顯露出更分明的層次。可這是現實——不過這樣說來,所謂的現實和網路上、螢幕中呈現的紅綠藍聚合的影像,恐怕也沒有太多的差別。

是的,時代在飛速地變化,碾過對科技、對新資訊、新娛樂不甚機巧的人們,把他們甩在打不到車的禪林山下。

——當然,可能比這遠得多得多,遠到像法的時代、末法的時代,或者說沒有佛法,人們相信身是身心是心,死後只是成為宇宙裡的塵埃的可悲時代。雖然這一句是重校文字時加上的,可依然悲從中來。不懂得心靈的人是何等的悲哀。

而沒有因緣得遇正法的人,以怎樣的放逸或者怎樣悲壯地精進,或假裝或前進在解脫的路上,實在是不可思議的兩種極端。(或者兩者被像法奇妙地、難以劃出界限地,雜糅在一起,讓即使是證得了道果的人也感到為難。實際上差不多就是這種情況。

)放下悲哀,輕輕地,安穩地,毫不留戀地放下之後,我這麼觀:世間人依照自己的業,行走在自己的道路上。佛陀,我看著您教導的法。

在我寂靜的心中這樣看著,如是說,如是跟自己確認:人們都以自己的業為眷屬、為財產、為歸依,為導向。

佛陀,確實是這樣。確實是這樣。

不過,不用滴滴打車享受沿途的風景,甚至可以置身其中——坐一輛摩的,據說只花十塊錢,就可以置身在風景當中,一路盤山而上。

不時在轉彎處閃出的麵包車、私家小汽車、三輪摩托,訴說著各種各樣的人們來到這座山里,或來到這遠離塵世的禪林,有著各種各樣的期望。

其中有揹著乙個大籮筐的小夥子、老小夥子、老姑娘。真的是大籮筐。雨水豐沛,不時來到。

蘑菇藏身於雜木林中,撥開野草和落葉,常能找到。有人挑了一筐紅蘑菇,有人撿了一筐黃蘑菇,也有人無奈地笑:都被人採光了。

好也不好,山下的世界就是這樣無常。

好還是不好呢?不過是無常。

這裡只有無奈被訴說出來。無可奈何,是無常。

山下的水庫上總飄著乙隻或兩隻小船。不知道在做什麼。能清楚飽覽水、山、梯田和雲彩的,唯獨男眾區的禪堂。這是遠比山下一點法堂安靜的所在,專注,把身心置於禪林、僧團之中的好地方。

上座之前我這樣跟自己的心確認:「確實是身心安住、自在禪修的好地方。」

6月20日晚課出發前寫於法住孤邸

在佛教寺院工作是一種什麼體驗?

本人於去年入職某知名古剎,回答僅限本寺工作體驗,故請勿斷章取義,代入任意寺院。工作環境 有山有水 鳥語花香 有貓有松鼠 空氣新鮮 寺廟園林 建築古樸,辦公區域與殿堂區域連線但不對外開放,遠離鋼筋混凝土城市的喧囂。寺院的神聖感隨時帶來嚴格的自我道德要求。工作要求 需要及時了解各級會議內容 宗教政策 對...

在中傳上學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研究生考上了中傳,待久了會發現自己的審美在無形中提公升,它對學生個性的包容度很高,我這種樂天派很愛,但很多想讀博的朋友會覺得有點後悔 考上時感覺無比光榮 上學中感覺無比悔恨 上學後決定再也不來 生子後絕不讓他上這 最後 每天都希望自己趕緊畢業,老師再不管管我都希望他趕緊倒閉 很矛盾我很愛我的老師們,...

在南信大就讀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孫笑川 我是2020級研究生,調劑來南信大的。剛開始感覺有點失望,因為一志願涼了,來了之後發現班上一堆本科是211,甚至985的,瞬間感覺平衡。我只想對北群哥說 加油,把南信帶向更高的層次,我的就業也有群哥的功勞 2020年招生季已經過去了,再來回答這個問題也沒什麼用,就讓後面的學弟學妹們看看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