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信陵君一定要救趙國,因為姻親關係嗎,不能不救嗎?

時間 2021-06-02 13:46:24

1樓:花總

必須救,但怎麼救是個技術。唇亡齒寒這個道理,誰都懂。但萬一愣頭青一樣衝上去了,下次秦國衝著自己來了,就划不來。兩邊都要留著體面。

長平之戰為什麼能打起來?上黨郡守馮亭私下處置,把本應交割給秦國的土地轉交給了趙國。對於南韓來說,上黨之地無論如何都保不住了,南韓得罪不起強秦。

馮亭把上黨獻給趙,這是個人層面的事,韓王也無法左右,因此對南韓上下來說,秦國那邊可以交待了。

2樓:白玉京

你應該換位思考,圍魏救趙的目的是什麼?

如果魏一路高唱凱歌,拿下邯鄲的後果是什麼?

那麼趙只剩下了代地。

魏有了養馬場

有了戰略縱深

有了人口土地

信陵君不想看到乙個強大的趙國,難道他想看到乙個強大的魏國?當時魏國魏武卒,冠絕天下,勁卒不出誰與爭鋒?我不和趙國抱團取暖,我還支援你魏滅趙?

3樓:風雨雲台

唇亡齒寒、爐破堂危。此時的國際局勢是長平之戰後,秦國已經是超級大國,對山東六國形成了碾壓之勢。如果此時不能夠挫敗秦國的囂張氣焰,其他六國危在旦夕,尤其是魏國很有可能是亡在眼前。

縱觀信陵君的一生,他在戰國末期兩卻強秦,可以說他是長平之戰後唯一能跟秦國一較長短的政治軍事家。

4樓:「已登出」

國際層面

三晉損則具損,趙亡則楚魏危。

國家層面

算計趙是楚魏制定好的計畫,畢竟趙孝成王年輕不諳國事和趙廷短視在長平之戰首尾表現得淋漓盡致。

信陵君救趙,則趙必仰仗於魏,魏可重拾三晉霸主榮光,但因為趙孝成王自勵,楚國干預,南韓竟然還有點抵抗力,秦秋後算賬等多重因素導致魏國功虧一簣,反倒給自家惹了無盡的麻煩。秦攻魏置東郡,讓魏成了自韓齊燕後又乙個被淘汰出局的,本來想淘汰趙整合韓的,結果趙卻復興,自家先淘汰了,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5樓:吉公尺

秦國如果鯨吞了趙國,那秦國的人口和資源將大規模增長,從而擁有傲世天下的實力。長平之戰時,秦國的實力強於六國中某一國,但是打不贏多個國家聯手。所以,救趙是一定要救的,但是救趙的時間需要考慮清楚,救早了,趙還有實力,救晚了,趙國就沒了。

最恰當呢時候,就是等秦趙兩國大規模消耗後,再介入戰局,援救趙國。

魏國救趙是有軍事風險的,一旦救援失敗,秦國的報復手段就會朝向魏國。所以,魏安王和信陵君之間的故事,更像是把國家的政治軍事行為,轉變成信陵君個人的行為,為以後可能出現的秦國報復,找到乙個合理的藉口。

信陵君和魏安王之間,之所以說他們之間是一場政治作秀,實在是因為,信陵君救趙後,魏國得到的利益太大的,可以說長平之戰,秦趙韓虧的一塌糊塗,魏楚摘了桃子。而且,魏國在玩政治上有些不少歷史,例如:五國伐齊,魏國吞了大半個宋國,原本丟了上郡河東的中等諸侯國魏國,再次成為天下大國。

6樓:孫利軍

趙國平原君是他姐夫,趙魏本是一家,唇亡齒寒,肯定要救。

再說戰國四大公子有盛名,天下人都看著呢,必須幫人家出頭。這些人的軟實力比國君都強大。要麼天下敬仰,要麼全天下恥笑,死了也得幹,否則生不如死。

7樓:道隱無名

救趙正表明信陵君的遠見卓識。雖然也有私心存在,但是他比哥哥魏安釐王更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

我們看《史記魏公子列傳》是怎麼記載信陵君魏無忌的吧:

公子為人仁而下士,士無賢不肖皆謙而禮交之,不敢以其富貴驕士。士以此方數千里爭往歸之,致食客三千人。當是時,諸侯以公子賢,多客,不敢加兵謀魏十餘年。

——《史記魏公子列傳》

也就是說魏無忌為人厚道,而又謙虛,無論是有才幹,無才幹的,只要來投奔他,他都會以禮相待,從不因為自己的地位高貴而待人傲慢。因此縱橫幾千里以內的游士們都爭先恐後地去投奔他,歸到他的門下的食客有三千多人。當時就是因為魏無忌的賢明,而且門下又有很多能幹的食客,所以十多年裡,各國諸侯都不敢出兵來攻打魏國。

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趙長平軍,又進兵圍邯鄲。公子姊為趙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數遺魏王及公子書,請救於魏。

——《史記魏公子列傳》

魏安釐王二十年(西元前257年),秦昭襄王在長平大敗趙軍後,又進兵包圍了趙國都城邯鄲。信陵君的姐姐是趙國平原君趙勝的夫人,因此趙勝數次寫求救信給魏王和信陵君求救。

但是由於魏安釐王受到秦國的威脅警告後,就停止了救援趙國的舉動,信陵君及其門客雖然無數次的遊說魏安釐王救趙,但是魏王始終是持觀望的態度。

在得不到魏國的救兵後,平原君趙勝派出了一批批的告急使者,責備信陵君不夠仗義,並用其姐姐的未來命運來鼓動信陵君用實際行動救援趙國。最終信陵君在勸說魏王無效的情況下,決定自率三千門客以死救援趙國。

平原君使者冠蓋相屬於魏,讓魏公子曰:「勝所以自附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義,為能急人之困。今邯鄲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且公子縱輕勝,棄之降秦,獨不憐公子姊邪?」公子患之,數請魏王,及賓客辯士說王萬端。魏王畏秦,終不聽公子。

公子自度終不能得之於王,計不獨生而令趙亡,乃請賓客,約車騎百餘乘,欲以客往赴秦軍,與趙俱死。

——《史記魏公子列傳》

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信陵君很愛惜自己的名譽,為了信守自己的信義,甘願自帶三千門客去救趙。最後,在其門客侯嬴的計謀籌畫下,通過如姬竊取了魏王的兵符,奪取了晉鄙的兵權,率領魏軍,救了趙國。

由於魏王原本就忌憚信陵君的才能與聲望。信陵君在解除了趙國的困境之後,被迫留在趙國十年之久。如果不是因為秦軍攻魏,而魏又無良將率兵抗秦,信陵君定將老死於趙國。

公子留趙十年不歸。秦聞公子在趙,日夜出兵東伐魏。魏王患之,使使往請公子。

——《史記魏公子列傳》

語未及卒,公子立變色,告車趣駕歸救魏。

——《史記魏公子列傳》

剛開始,魏王請信陵君回國,但是信陵君因為懼怕魏王忌恨自己,所以堅決不回。但是當毛公和薛公對他進行勸說後,他立即回國,以救魏難。這裡我們再次看到信陵君的深明大義。

當他明白救魏的重要意義後,不顧個人安危,就立即收拾東西回國了。

諸侯聞公子將,各遣將將兵救魏。公子率五國之兵破秦軍於河外,走蒙驁。遂乘勝逐秦軍至函谷關,抑秦兵,秦兵不敢出。

——《史記魏公子列傳》

由於此前,信陵君「竊符救趙」的義舉,使其威震諸侯,在諸侯中享有崇高的聲望。因此,當他回到魏國後,其他幾個諸侯國也都派出軍隊救援魏國。在信陵君的率領下,五國聯軍打敗了秦軍,趕走了秦將蒙驁,並把秦軍逼入函谷關內。

但是當外患剛一緩解,魏王就聽信了秦國的反間計,將信陵君拋棄了。信陵君在抑鬱中去世,很快魏國也就被秦國滅亡了。

秦聞公子死,使蒙驁攻魏,拔二十城,初置東郡。其後秦稍蠶食魏,十八歲而虜魏王,屠大樑。

——《史記魏公子列傳》

8樓:雲夢澤

不救,可以啊!趙國亡了,魏國還能長遠嗎?乙個很簡單的道理,唇亡齒寒,不能不救。秦國也不是什麼遵守道義的好鳥

信陵君失敗就失敗在於沒有明白,怎麼救?萬一遇上白起,再來一次伊闕之戰,斬首十幾萬的,魏國自己都沒了

而且,就算救下來了,趙國不還是要打魏國?戰國時代,就是一群軍閥大亂鬥。信陵君應該要趙國派出質子外加城池土地,面子裡子都有了。

9樓:封狼居胥

三晉挨著秦國,唇亡齒寒,趙國亡了下乙個就是你魏國了,信陵君在戰國四公子裡最負盛名,劉邦當年就是要去投靠信陵君,還沒走到,信陵君死了,信陵君本事太大了,曾把秦國打的退守函谷關,還偷過兵符,要是起兵造反肯定是一呼百應,加上秦國搞的離間計,敲鑼打鼓去信陵君府上慶祝信陵君當魏王了,魏國害怕了不敢用,信陵君只好沉迷酒色,四年就死了。

戰國七雄打打殺殺了這麼多年,也沒分出個勝負,主要是相互制衡,誰厲害就聯合收拾他一下,比如五國伐齊,多次合縱攻秦。就這麼簡單的乙個道理,六國國君弄不明白,給了秦國機會。

燕韓弱小,暫且不提。

魏國:魏國是最早變法的,稱霸五十餘年,馬陵之戰一下失去了霸主地位,戰國裡面魏中國人才最多,流失的有商鞅、吳起、張儀、范雎,哪個放到今天不是兩院院士級別的,還有信陵君沒流失但是也沒有用他,魏國不會用人,不識人才。

趙國:趙國沒有乙個根本上的變法,胡服騎射強兵但是沒有富國,農業薄弱也沒有做糧食儲備,被秦國攻邯鄲的時候,城中易子而食。趙國國君一代不如一代,趙武靈王半個明君,一念之差把王位給了小兒子,如果給了大兒子就沒有後面餓死行宮了,趙武靈王把王位給兒子,是想研究一件大事,滅秦,趙武靈王當年裝作隨從,隨趙國使臣去咸陽親眼見過昭襄王母子倆,宣太后過後感覺這個人舉止不凡要去抓他,趙雍騎馬跑了,估計感覺這母子倆往後肯定是大患,就開始研究把秦國滅了,趙武靈王的想法是用騎兵從九原郡從北向南直插咸陽,到時候聯合三晉,正面攻函谷關,秦國兵力都在函谷關,咸陽兵力空虛,騎兵從後面攻進去,咸陽城破,秦國亡。

可是沒有如果,直接餓死了,兒孫啥也不是,長平之戰臨陣換帥,45萬青壯年被坑殺,用廉頗的思路堅守不出,秦國就是贏了,也得國力大衰。最後邯鄲保衛戰殺李牧,李牧死趙國亡。

齊國:齊閔王濫用武力,導致亡國,齊國也沒有變法,管仲時期的老東西一直用到亡國,後期國策失誤,想侍秦求個安穩。最後就剩齊國自己了,亡國之君齊王建為了當個五百里的封君舉國投降,秦始皇都驚了,心想這個瓜皮。

楚國:楚國始終沒統一國內資源,屈景昭三家三足鼎立,楚國也是沒有乙個變法,吳起變法還沒完成就被殺了,用人方面也不行。

六國還有幾個共同點,腐敗、看不清天下大勢,春秋時期是爭霸,戰國時期是統一。三家分晉,商鞅變法強國,六國昏庸,給了秦國統一的機會。

10樓:ChinFo

你只要看看後面發生的事情就知道了

長平-邯鄲戰役秦國大敗,其後很長一段時間都處於低谷魏國東西兩個方向都在開拓疆土,楚國也有不小的收穫至於信陵君,趙國想打發他回去,但是信陵君"不敢",結果只能任由他在趙國收編平原君的門客,順帶趙國跟在魏國屁股後面當了10年的小弟

你再回頭看信陵君為什麼要救趙國,這不是明擺著的事情嗎?

11樓:蟋蟀

個人是反對上面信陵君和魏王救趙演雙簧的答案。

兵四布於天下,威行于冠帶之國;安釐王死而魏以亡

這是韓非對魏王的評價,魏王後面的政績是好看,但你不能因此就由果導因,竊符救趙就是假的,魏王就是心裡什麼都知道,與信陵君是在演雙簧呢,沒有任何事實證據那是腦補。

如果竊符救趙是在演雙簧,那就意味著這其中侯生、晉鄙都是故意讓他們死的,信陵君在趙國呆十年也是魏王授意的,毛公薛公後來勸信陵君回國抗秦,以及回國後組成五國聯軍,這些都在魏王的籌算之中。。嗯。。這完全是在搞笑。

開始不明白的是,既然有吹魏王和信陵君演雙簧,為什麼就不吹楚王和毛遂演雙簧,楚國最後也派援兵了啊。後來才反應過來,楚王雖然也有功績,但沒魏王和信陵君那麼耀眼,所以就不吹了。

平原君在寫給信陵君的信中其實將原因說的很明白了,核心因素主要有兩個:為公趙國不能滅亡,這個參考毛遂使楚的說辭;為私就是姻親關係。但平原君很狡詐,他主要不是用血緣,而是是信陵君最看重的道義來「綁架」信陵君,你不是以信義聞名天下麼?

我和你結為姻親就是因為這個,那你不救就意味著失信。換句話說就是「為天下所恥笑」,這種說法對一般人是沒有殺傷力的,但對信陵君這種六國名人來說是無法接受的,名譽上的影響甚至比命來重要。所以信陵君在後面拿不到救兵後甚至打算帶著門客去和秦軍同歸於盡,這種找死的辦法他都想的出來,可見他將自己的名聲看的有多重。

fate為什麼一定要救慎二

返回工行 雖然我也對ubw裡凜救他這事很惱火,但仔細想想,如果凜和士郎不選擇救慎二而是選擇當場破壞聖杯的話,金閃閃估計會認真起來把主角團都殺掉,因為金閃閃判斷出凜乙個人不可能帶慎二走出黑泥灘的想法是正確的,如果沒有意外紅a救場,凜是必死的,所以他才不理會凜。後面閃閃對士郎也說過阻止聖杯直接殺死慎二才...

你曾因為什麼原因覺得「一定要和對方分手」?

我們已經分手了!原因是三觀不同,我打遊戲,她就看書,不僅她要看,還要求我看,要求我考這個考那個,我三十多歲了,聽她說都煩。她愛收拾家裡衛生,床鋪一絲不苟,我煩死了!我躺下就不愛動,收拾那麼乾淨有什麼用,還不是得躺著睡覺。她愛講大道理,什麼道德啊,什麼對錯啊!什麼明事理啊!什麼國家法律啊!跟我有卵關係...

未上大學時,因為什麼而非乙個大學不可,一定要去那裡

木目 淺一點說是為了求知,深一點說是為了經歷他人所經歷,人的一生各種階段,大學階段一旦錯過便真的錯過了,而入社會是或早或晚的事情。大學幾年,是給你闖蕩和試錯的階段。 parislin 每個人都有自己想法 有的人嚮往這所學校的環境,學風 有的人因為和同學的約定而決定去這所學校 也有的人是出於家長的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