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名字是怎麼起的,有什麼規律?

時間 2021-06-01 05:09:57

1樓:

古代皇帝的名字有很多種,主要是諡號、廟號、年號。

一般情況而言,早期除秦代以外,以諡號為主。商代諡號主要是通過占卜來確定的,一般使用兩個字的諡號,第二個字是占卜所得的天乾,比如盤庚、帝辛等。西周中期制定出了完整的諡法,諡法主要是由下一任國君和大臣商議,對上一任皇帝的整體評價。

周王朝和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都嚴格遵守,比如齊桓公、秦穆公等。秦始皇認為諡法有「子議父、臣議君」的嫌疑,因此把它廢除了,直到西漢又恢復。

除了諡號,還有乙個重要的名字就是廟號。廟號是皇帝駕崩之後,排位進入太廟時確定的名字,也有評價皇帝一生功績的因素,但主要還是根據他本人對本朝的意義而言的。但廟號有乙個特徵,只能以「祖」或者「宗」結尾。

因為唐代以前,不是每乙個皇帝都有廟號的,所以唐代以前的皇帝,一般都稱諡號,比如漢武帝、晉文帝。唐代以後,所有皇帝都有廟號,於是稱廟號的佔了主流,比如唐太宗、唐中宗、宋太祖、元世祖等等。

這裡要提到漢代開國皇帝劉邦,他的全稱是漢太祖高皇帝,這裡的太祖是廟號,高是諡號,這兩個名字是不能混在一塊的。所以只能說漢太祖、漢高帝,說漢高祖就不合適了。

這個情況到了明清兩代有了變化,後世的皇帝和臣子也越來越誇張,隨意新增溢美之詞,第一是諡號變得越來越長,第二是諡號已經沒有了評價前朝皇帝的實際功能。比如說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諡號是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當然,這時候我們也可以簡稱他為明高帝,但通常都不會這麼說。

明清兩代還有乙個變化就是,中國的曆法制度越來越精準。在以前,皇帝每過幾年,年底才能公布後續幾年的曆法,所以年號也就經常變動。因為曆法的的精準,所以通常情況下,乙個皇帝一年都用乙個年號。

比如說朱元璋在位期間就是以洪武為年號。

因為通常不用諡號稱皇帝,所以才出現以廟號或年號稱皇帝為主,比如朱棣就是明成祖或者永樂皇帝,比如愛新覺羅·弘曆就是清高宗或者乾隆皇帝。

最後總結一下,通常情況下,稱XX祖、XX宗的,就是在稱廟號,稱XX帝的一般是在稱諡號,稱XX皇帝的是在稱年號。同乙個皇帝,可以有不同的稱呼,根據大家的習慣而言。

2樓:李劼

太複雜了,你的問題裡面涉及到年號、廟號、諡號,而不單純是名字。至於名字,我想,應該也是皇帝的長輩起的吧。不知道歷史記載或者皇室內檔裡面有沒有詳細記錄過皇帝的長輩起名字的由來

3樓:鐵齒銅牙傑克馬

明以前,皇帝年號太多,用年號表示不方便,所以用廟號或者諡號。明清的皇帝就乙個年號,所以用年號表示方便好記。唐以前皇帝諡號就乙個字,所以用諡號表示皇帝最簡單。

所有說白了,就是為了好記。

古代皇帝名字最霸氣的是誰?

大逗比 則天大帝武曌啊 武則天登極前後,翻遍字典,深感沒有乙個字能夠體現自己的偉大,於是自己就造了乙個 日月當空,曌!千載上下,只想問,要論名字霸氣,還有誰? 江雪 漢武帝,劉彘。彘是啥意思呢?就是豬!就是漢武帝他爹給他起名叫小豬。後來選他當太子,才覺得這名字也太不走心了,才改名劉徹。 換你一世迷離...

古代皇帝解除武將的兵權是怎麼解的?

Xiuquan Yu 虎符不代表兵權,虎符其實就是乙個秘鑰。虎符分兩半,一半在武將手裡,一半在君主手裡,君主向武將發布軍令時,讓傳令者拿著君主的那一半,表明命令來自君主本人,而非他人冒充。接到命令的人拿出自己那一半,對在一起,咔嚓一下對上了,才能執行命令。然後執行命令要調兵,下級將領甚至大頭兵都可能...

假如你是古代皇帝,有什麼反腐的好辦法?

蘇迷盧山 反腐之前請你想一想,你為什麼要反腐?搞清自己反腐的目的之後,方法就有了。反過來說,通過方法,也能看清你反腐的目的。第一,異地為官,凡地方頭目者,三五年一輪換,政績突出者,進入中樞。第二,設立監察機構,輪換監察。第三,廣開言路。主體思路是多方監管相互制約,避免沆瀣一氣或一方獨大。 沒有任何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