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斷 若慈禧讓光緒帝提前掌權會使清朝滅亡得更快 是否正確?

時間 2021-05-06 16:01:42

1樓:無言黑白

才疏學淺,舉不出可考究的資料論據

兩人都是封建社會的最高領導人(實際或者名譽),無論誰當權,都是以維持統治者利益,剝削底層,做出妥協等等。

所以不要用某些現在看來政治不正確的點來黑慈禧,有些事光緒不是沒做只是沒機會而已。

有些人黑康有為,九年義務教育的我下意識是排斥的,我想嘗試著洗一下:

不破不立,很多東西根深蒂固,不是簡單的改革變法可為的。

所以,要大破大立。

如何破,如何破的快?

忽悠瘸統治者,自上而下的擾亂一切,打破一切。

做個攪屎棍拉仇恨添薪加火。。。等等

才疏學淺,無具體論據證據,就是九年義務的我不想承認戊戌康有為原來是個糟糕的傢伙

2樓:「已登出」

肯定會這樣的。

你就看看光緒信任的那些人,幾乎全是漢人。而且還包括康有為這種野心家。

且不說這些漢人多是志大才疏之輩,沒什麼實際能力。

就算這些人有能力,那按照光緒這個思路,滿洲親貴必定在幾十年內被徹底架空。

失去了滿洲親貴支援的大清,也就不是大清了。

那麼光緒會不會把國家改造成乙個五族平等的君主立憲國家呢?

很抱歉,從他在戊戌變法裡的表現看,他完全不具備這個能力。如果說慈禧的執政能力是50,那光緒很可能是負數。

如果慈禧徹底放任光緒,那清朝只能更早的分崩離析,就像後來,光緒的親弟弟,載灃執政時期一樣。

3樓:章自

正確。殺得出來的,叫李世民,帶領整個王朝也能贏, 被殺的,叫光緒,搞政治,至少在那一代裡,他衝不出,就不是這塊料,帶領整個王朝,也還不如慈禧掌權。

4樓:季退思

就就光緒皇帝蒐羅的那幫帝黨搞的那些笑話一樣的外交戰略,不管是「中日英同盟」計畫、中日合邦計畫、還是「中美德同盟」計畫,哪乙個就比慈禧太后靠譜了?

光緒十五年(2023年)親政起到被軟禁,一共親政了九年半,除了維新變法。其他時間究竟辦成了些啥?

大事你說被慈禧太后把著,那究竟辦成了幾件小事呢?

大家數來數去,就記得光緒縱容珍妃把上海道臺,乃天下第一要緊、第一麻煩的位置,賣給乙個叫魯伯陽的放高利貸的人,這種蠢事了。

九年啊,不是光維新變法那半年,九年半時間,一不能廣固帝黨黨羽、二不能整軍治吏、三不能推進革新進步。就靠不做不錯維持了乙個虛幻的光環。在九年都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豪賭激進維新。

這像是能辦成事的樣子嗎?

而且說實話康有為本身就存心要弄個天下大亂,大破大立。在康有為看來,光緒皇帝才能太低,根本不能領導中國,唯一有價值的就是他屁股底下那個皇位。所以要勸誘皇帝去革命,皇帝親自打破舊社會,轟轟烈烈當烈士,如此則光緒皇帝可以名留青史,比乙個庸碌亡國之君的名聲好多了,這也算對得起皇帝了。

而既然封建舊勢力的總代表皇帝自己當了革命烈士,把封建舊勢力掃蕩了一番。那麼康有為自己在後面搞保國保種保教的施展餘地就大了,康有為自認為如此一番操作。自己可以成為大破大立改天換地之後新中國的締造者和新孔教教主。

這一點梁知道,康弟弟都未必知道,肯定也不贊成。但整個維新變法不管不顧的加速操作,基本就是按康這套想法去搞的。雖然最後只做了半拉子,但確實目的也達到了一半,至少光緒的名聲過了一百多年現在也都還不算太差嘛。

5樓:你丫別跑

是的。120%的正確。

光緒皇帝有乙個網戀物件,就是康有為。如果不是慈禧和恭親王奕訢,說不定大清皇族早就GG。

光緒太情緒化,乙個茅草房似的衰弱的國家,需要的不是情緒化的人。

就是說只要我們有忠信禮義,國勢蒸蒸日上是沒有問題的。

這種儒家式的簡單思維和康有為這種簡單的改革方略,其實在文化上是一脈相承的,都是試圖通過乙個非常簡單的方法想做到藥到病就除、一針頂破天。

但是,真正有腦子的人會信嗎? 光緒其實還太年輕,他執政的時候,在他手裡促成變革的權利不多,所以才會幻想的成分比較多,情緒化嚴重。

總之,交到光緒手上,只會越早的走向滅亡。

6樓:

怎麼讓光緒掌權?慈禧說:「這是權力,給你。

」他就能掌權了?光緒得有自己的人馬才能掌權啊。慈禧是給過他任免權的。

不然不會在變法時「收回」二品以上大臣任免權。光緒也不能一口氣罷免六堂官還有李鴻章。

問題是……他親政這麼久,不懂得拉攏支援維新的舊大臣如李鴻章,也不討好守舊派。反而立馬全部得罪。他也從沒有新建立可靠的班子。你讓他怎麼掌權?

慈禧不放權肯定有貪戀權力的因素在,但是光緒有多菜她肯定清楚的。變法才一百天就折騰出「圍園殺後」這種事來了……放任不管,不知道會捅出什麼亂子。

7樓:川建國同志

我認為是的,就光緒搞得如此激進的改革,只會造成滿清上層的撕裂。當乙個國家的上層都發生了割裂的話,恐怕離滅亡就不遠了。慈禧不管如何,至少對滿清政權來說,她真的是給強行續命了。

8樓:Kaiser Karl

大多人對於歷史的了解是從教科書開始的,所以我就從教科書上的例子入手!

第一:甲午戰爭主戰。光緒當時是主戰派地位最高的人,也是第一件完全由他首肯的事。

結果是,甲午戰爭輸了。雖然其中還有不少別的原因導致它輸,但是光緒作為主戰派最主要的代表,被推上了風頭浪尖。

第二:戊戌變法。在此,我不評價維新派中康黨各成員的動機。

(為了避免有些人被中學教材籠統分類所誤解,我還是提一句「維新派不是鐵板一塊」內部主要是康有為派系和張之洞派系,這兩派對於「維新」的具體操作所執方案和程序不盡相同)言歸正傳!由於教科書對於維新中光緒帝的動向主要就是一句「在百日內下達了一百多詔書」,這無疑給讀者傳達乙個資訊:光緒帝是急躁冒進的人。

不論該資訊是不是編纂者的本意,但是它的確在字裡行間有所表達。還有就是近年來越來越多人對於康有為的人品有所看法,只要他們往深處想,很輕易地聯想到:光緒帝不識人。

因為有了上述這些看法,再加上光緒帝當時20多歲,在現在看來是相當年輕的年紀,人們自然而然地認為他缺乏經驗!

然後,看一下慈禧的事件和經歷。同樣舉一些例項。

第一:很多「守舊派」大臣到慈禧那邊求情。人們把這件事看作是光緒「下達一百多詔書」所導致的後果。

因為人們已經認為「下達一百多詔書」是非理智行為,所以「慈禧一開始對此沒有明確表態」,在他們眼中慈禧就被襯托得比較穩妥冷靜。

第二:慈禧支援義和團導致八國聯軍入侵後大清還能存活一些年。「極大創傷後依舊能夠保持理性」是容易讓人產生欽佩之心的原因。

最後發表下個人看法:我比較支援「不可知論」,沒有材料可以證明此話一定正確或錯誤。所以,我所理解的題主所言的「為什麼」指的是這種看法如何產生。

9樓:南無阿彌陀佛

光緒帝的戊戌變法太冒進了,容易引起政變。但我不認為這種說法是正確的。改革都是有風險的,如果皇帝擁有實權,滿洲貴族不敢造反。

慈禧殺死光緒帝後給光緒帝做法事了嗎?

蘇拉夏爾 看內務府大臣子侄的回憶,光緒去世的很突然,得到訊息的時候,內務府大臣正準備吃晚飯,被傳進去的時候,沒有見到光緒儀容,光緒已經被太監背入萬年吉祥轎了。內務府眾人對於光緒死因私下也是有猜測的。 狼2639 你首先要明確乙個問題,那就是清德宗愛新覺羅 載湉與孝欽顯皇后 慈禧皇太后葉赫那拉氏 的死...

慈禧為以修園子為條件,承諾為光緒帝讓位。因為修園子造成北洋水師軍費吃緊,甚至於甲午海戰時部分彈藥的火藥不合格打中敵艦不響,這事是真的嗎?有沒有什麼文獻記載?

一條廢柴 關於炮彈的問題,說炮彈裡灌沙子是腐敗的,那是穿甲彈,沙子用來配重,放火藥的是爆破彈,因為爆破彈比較貴而且清朝不能生產,所以比較少,更多的是穿甲彈 北洋水師的很多問題諸如火藥炮彈問題在很早以前就有了,比如在去日本訪問的時候就被日本人發現了。全面腐敗的GOV再好的裝置也會打敗仗。 笑道人 蟹妖...

如果當年光緒帝有實權,或者說慈禧接受變法,那麼維新運動會不會成功?

Kris關下門 維新變法過於激進我不贊同,過於急躁是真的急躁了。一百天想要從政治到經濟到各種方面完全改造乙個國家,這是不切實際的空想。這跟當年俄羅斯的500天計畫有什麼區別呢? 瓦礫壩移民 光緒已經親政,只不過慈禧仍有很大權力。宦官監視光緒,軍機處時刻向慈禧匯報工作,軍隊有榮祿掌控。慈禧是接受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