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之後的亂世中,例如五胡十六國時期,也是群雄並起,為何沒有戰國時期合縱連橫那麼多精彩的策略?

時間 2021-05-31 15:42:54

1樓:客觀UFO

有啊。。。無論是南北朝還是五代都有各種外交手段制衡對方。。。而南北朝也是中華文化科技發展的乙個大躍進。。。

只不過因為史料紛繁複雜不好研究所以名聲不大而已。。。舉個例子劉宋時期聯絡高句麗柔然等國圍攻北魏。。。北魏為了破局猛攻高句麗結果高句麗臣服不斷朝貢北魏。。。

劉宋又拉了北魏以前的小弟百濟。。。北魏攻百濟失敗。。南朝傳出北魏在百濟喪軍幾十萬的傳說。。。

2樓:葉落風逝

春秋戰國的經濟基礎不同上層建築也不同,五胡十六國的經濟基礎沒變,只不過上層建築來回搖擺。這個階段的動亂,主要是源於經濟基礎的寡頭制,也就是說,從自由競爭封建主義向壟斷封建主義過渡的結果。

但是歷史都是唯心史觀,所以只有上層建築的描述,讓我們以為社會一直在變天。。

3樓:水虎魚

這個問題要分廣義和狹義的來說。

從廣義上說,無論五胡十六國還是後來的宋遼金元,都有過國家之間的合作。比如公元369年桓溫北伐,前秦派兵支援前燕。三國的吳蜀聯合抗魏,宋金聯合滅遼,宋與蒙古滅金。

這些都是合作的典型,名字沒有叫成合縱連橫而已。

從狹義來說,自秦漢以後,國家都有乙個正統。比如東晉,和東晉聯合的小王國一般是稱臣,比如前涼,前燕慕容雋稱帝之前,前趙石虎稱帝前。由於正統的存在,其他的國家在法理上就不是乙個國家,連橫合縱就無從談起啊。

4樓:陳自豪

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原因也不複雜,只需要看戰國和南北朝的背景區別就好了。

戰國之前是春秋是西周,從未有政權能夠進行真正的行政統一過,先不說這樣造成的文化區別對各國政權進行統治增加了多大的難度,事實上對於諸國,就如何用武力征服華夏這個問題來說,大家都完全沒有經驗,沒有教材,必須自學成才從零開始。可能這麼說大家沒有直觀的印象,大家想一下抗日戰爭時日本對華瘋狂蒐集地理情報就會比較明白了,而且日本還有我們的歷史做參考,就這樣還打得一塌糊塗,而戰國時各國政權真的是抓瞎,統一中華的難度可想而知僵持了數百年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的。

所以戰國時期各國開始瘋狂地嘗試各種戰略,有對的也有錯的,給後世統治者提供了寶貴的教材。數次合縱軍叩關無功而返和魏國放棄河西之後的霸業崩塌,顯示了關中作為戰略高地的無可比擬。趙武靈王試圖從河套閃擊關中的戰略,秦國從川地順流而下壓制楚國的戰略等等等等。

成功的已經成為顛撲不破的真理,之後的劉邦很好地參考了歷史,統一就是那麼順利 。

戰國也是之後政權難以割據的原因,諸國為了統一使勁全力動員,制度的改革方向全都是向著集權而去,做得最好的國家皇權甚至能下縣,在生產資料上最大程度地消滅了離心力,諸國還不斷地進行基建,各地之間的聯絡越來越多,逐漸成為乙個整體,使割據的難度進一步加大,典型就是秦國修的蜀道。之後漢武帝時期為了消滅趙佗也尋找出多條南下的出兵路線,雖然滅趙佗時沒用上,但是南方政權的割據能力呈遞減趨勢是毋庸說明的。

華夏經過秦漢接近六百年的大一統統治後,所有政權就必須往統一這條路走,不然就是斷絕自己的政治生命。

5樓:李士奇risky

戎狄夷人,非中國也,披髮左衽,人面而獸心。說到底還是因為五胡十六國非「中國」,他們既不尊天子又不守禮樂,戰國群雄稱個王都要奉天子胙,會盟要王侯歃血;孔子說禮樂崩壞其實是禮樂僭越,一場大家都守規則的遊戲,無論你抓了什麼牌都能玩的久一點,名家策士就是你的牌。

如何理清五胡十六國的脈絡關係?

比爾海特十四世 五胡十六國是分階段的。第一階段 以311年胡漢攻克西晉都城洛陽的永嘉之禍為起始,至352年冉魏 前燕廉臺之戰為收尾。這個階段以後趙明帝石勒曾經臣屬於胡漢 冉魏武悼天王冉閔曾經臣屬於後趙為依據,冉魏被前燕所滅標誌著前趙 胡漢 漢趙 後趙 包含冉魏 這個傳承的終結。前趙 後趙是直接毀滅西...

關於五胡十六國時期的史料有哪些?

雨果夜談 以前主要看的就是 資治通鑑 和 通鑑紀事本末 另外就是 晉書 和 北史 南史 了吧。現在在看 魏晉南北朝社會生活史 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最後還推薦呂思勉先生的 兩晉南北朝史 陳家小小 五胡十六國是中華民族之殤。所以你在史書上只能看到宋齊梁陳,但是資治通鑑 魏書 等一些歷史書籍稍有記...

如何清理東晉五胡十六國南北朝這段歷史?

質能不守恆 簡化版五胡十六國,個人總結,有空慢慢解釋 301年,八王之亂,張軌牧涼。304年,劉淵建漢,英豪歸降。304年,趙廞亂蜀,李雄建成。316年,劉聰徵晉,生擒懷愍。319年,靳準亂漢,二趙並立。329年,洛陽之戰,二趙歸一。334年,石虎篡位,殘暴奢淫。337年,前燕慕皝,遼東稱王。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