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三公九卿制度要變成三省六部制度?

時間 2021-05-30 16:06:58

1樓:大石

帝王集權的需要,對相權和公卿權力的限制。也是行政事務日益繁雜的需要。

1、從漢武帝「內外朝」說起,所謂內朝是一種「另起爐灶」,避免掣肘的做法。在人類歷史上並不罕見。極端情況,比如日本「院政時代」天皇年紀輕輕就退位,傳位給年幼的兒子,從而金蟬脫殼,擺脫朝廷公卿的束縛與掣肘。

誰都知道天皇年幼,朝廷的政令不是出於天皇而是出於藤原氏的公卿。而上皇則是天皇的父親、祖父,院宣才是皇室意志的代表;而朝廷以天皇的名義施政,在法理上沒法約束天皇的父親、祖父。

事實上在漢武帝之後三公九卿制,已經名存實亡,三公並不掌握實權;丞相名義上統領百官,但事實上丞相只能負責朝廷的庶務。真正的大全,掌握在皇帝近臣手中,而又往往以大將軍、大司馬這種手握軍權的人為首;侍中、尚書為智囊;郎衛為執行者。皇帝近臣、侍從,官位不高,權力、影響力卻很大。

從那時起,中國政治,就一直難以拜託這種狀況。

2、三省六部是對公卿個人權力的進一步限制與分割。

3、行政程式的建立。

中書省,掌握決策,發布詔令。

門下省,審議、核實中書省的檔案,門下省不聯署,中書省的政令就發不出去,只能駁回修改。

尚書省,統率六部,是執行機構,尚書省分拆詔令,給六部下達具體的事務命令。

所以唐宋的詔書很長,且多以「門下」二字開頭,是中書省寫給門下省的,門下省接收之後先謄抄乙份,審核,如果覺得不行就寫上理由駁回;如果覺得需要修改,也在後面寫上理由然後駁回,一式兩份,乙份留檔。覺得可行就寫上主義事項與提醒或者意見,所有參與人員聯署之後下發尚書省,同樣需要謄抄留檔乙份。尚書省接到之後也是先謄抄乙份,然後分解政令。。。

從現代角度來看,這種方式是很科學的,但是問題是行政效率低下;皇帝的權力得不到體現,皇帝辛辛苦苦寫的方案,啪被個門下小官駁回,感覺肯定不好。而尚書省的權力過大,畢竟統率六部的是尚書省,所以有唐一代,尚書令自太宗之後不常設,以副官左右樸射領事,也就是尚書令權一分為二。

後世皇帝扯三省,三省的活他自己乙個人包了,也沒人駁回了。感覺太累就設一幫參謀,出主意,做秘書。

為什麼晉國會公室漸衰,諸卿坐大

小白120 有樣學樣啊!晉文侯仇為了土地,首開弒君的先河,承認了賄賂他土地的周平王。曲沃成師看到了,還有這個玩法。於是待到文侯去世,就堅持不懈的想取代宗主。經過五世的努力,終於殺光了大宗,取而代之。 琉璃色的雪 把晉國無公族算在獻公殺群公子頭上很牽強,獻公死在西元前651年,離三家分晉還差好幾百年呢...

為什麼同是四世三公,袁紹能成就一方霸主而楊修只能做個主簿呢?

江上一峰青 你祖上還有做皇帝的呢,怎麼你就混了個三餐不飽?龍生九子,子子不同,個體之間本來就有差異的。要是曹植上位,楊修混個丞相混個三公,輕輕鬆鬆的事情 願世人心進翔河 一方面,袁紹畢竟強於楊修 還有一方面,楊修死的早,四十四歲 還有乙個低調奢華版楊修 司馬懿,這傢伙把曹魏給篡了,我們比較一下兩人 ...

劉備作為三公劉弘之子,為什麼經常被塑造 認為平民草根?

sml3194 劉備他爹是司空?這我頭回聽說唉。三國演義上說劉備他爹 不仕 三國志說他爺爺是東郡範令,他爹沒介紹啊。這位仁兄那裡得到的史料說劉備他爹是司空啊? 鐵炮彈正 林秀貞,又名林通勝 南部但馬,通稱為新五郎 佐渡守,日本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織田家臣,先後侍奉織田信秀和織田信長兩代當主。在信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