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面鏡的焦平面有什麼性質?做任意一條入射光線的反射光線時怎麼利用它???

時間 2021-06-08 19:42:27

1樓:

題主的較真精神很值得讚揚,但是思路有點跑偏了,因為既然定義了各種光學概念,那麼這個問題就應該是個光學問題而不再是個幾何問題了。

我好像沒有讀過題主所提及的那本教材,所以希望我對這題的理解沒有偏差。這題能不能用幾何問題來解釋呢?也能,但不應該跟光學的方式混用,因為球面鏡焦平面的定義其實也是經過了旁軸近似才得出的(把 近似為 ),所以要像題主這樣用幾何方式推導應該是推不出想要的結果的。

其實幾何光學作圖,主要靠三類特殊光線,分別是:

平行光:其對耦光線所在直線一定相交於其對耦空間的焦平面;

平行於光軸的光:其對耦光線一定經過其對耦空間的焦點;

過焦點的光線:其對耦光線一定平行於光軸。

注意:以上特殊光線的性質也是基於旁軸近似才有效的。

基於此,我們可以對題主的問題進行如下作圖:

如圖,粗實線是凸面鏡,F(F') 是其焦點,O是凸面鏡所在球面的球心,I是入射光線。

然後我們做一條平行於I且過焦點的入射光線J。

那麼,J既然過焦點,那麼它自然屬於第三類特殊光線,所以它的反射光線J'平行於光軸,反射光線與焦平面的交點記為N。(這裡也添上光線I在凸面鏡上的入射點M,剛忘了標了 )

同時又可以注意到,I和J平行,那麼它們就屬於第一類特殊光線,所以I的出射光線I'必然和J'相交於焦平面上。交於哪兒呢?顯然只能是N了。

然後,連線N和M,就得到了我們想要的出射光線I'了。

既然基於各種近似,那麼,題主想要求證的∠1=∠2其實就成立不了了。那麼你要說能不能精確呢?能,用純幾何的方式,連線OM,把I關於OM對稱過去就行了。

這麼做顯然更精確,但同時也帶來了更大的計算量,在更複雜的光學系統中,這麼做不一定有必要了。

所以在對近軸光學進行分析的時候,我們通常可以使用各種近似,用統一且快速的方法初步得到我們想要的初始結構,然後再用真實光線追跡,通過優化來確定光學系統的最終結構。

2樓:

等你畢業做光學設計,你就會想打死寫課本的人。

理想薄球面透鏡,真的只是個理想。。。。等你要用了,一點點厚度都會帶來巨大的不同。

所以別糾結於理論推導了。

3樓:

你這個一定是證不出來的。你先試個簡單的東西就好了,平行光入射,你看看你的反射光是不是交於一點?一定不是。

樓上有人提到了,球面鏡只在傍軸光近似下有焦點。你要用平面幾何這樣完全沒有近似的東西去考慮球面鏡,是不行的

4樓:雲淡風輕

球面鏡不是聚焦的嘛,焦平面有什麼性質,不就是聚焦之後的光的功率密度高,難道還有其它的性質?平行入射的光線,經過球面鏡聚焦;任意光線入射,滿足反射和折射定律,用到的也就是反射定律,因為表面一般是鍍膜的。

單鏡反光機球面鏡和非球面鏡頭有什麼區別?

maxil wu 因為光中各色波長不一,導致經球面鏡折射後不能聚焦於一點,形成色差。而非球面鏡就是對於經球面鏡折射的修正,使光線致折射後盡量聚焦於一點,消彌色差 章佳傑 相機鏡頭一般是由多片透鏡組成的,而每一片透鏡的兩個表面通常來說是球面的一部分 平面可以看做半徑無窮大的球面 這固然有製造方面的便利...

新配的非球面鏡對比之前的眼鏡感覺要經過乙個對焦的過程才能看清。?

應城啟明 一 非球面的本質就是中心區域的度數比邊緣度數高25度左右,當框選擇偏大後,度數越高,瞳距跟實際光學中心偏差大看周邊的反應也就越明顯,相反戴小鏡框跟瞳距比較接近的 在光學移心範圍內 會更容易適應。二 當度數增加後看遠清晰度增加,而看近的調節負擔隨之會增加,長期戴低度或透光率低的眼鏡的調節力跟...

共聚焦顯微鏡可以提高焦平面上的解析度嗎?

Response High resolution imaging 的本質是如何去修飾或者提高本來那個可憐的低通濾波器 可見題主所問的提高解析度是和寬場相比。Confocal 成像formation model Widefield 成像formation model 所謂共聚焦,是illumina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