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座核電站正常運轉,所有的保護措施都到位時,能保證裡面的工作人員完全不受核輻射嗎?

時間 2021-05-06 05:02:18

1樓:莫離塵緣

不能,就算是正常執行期間也會有日常的巡檢和檢修工作,巡檢會去高劑量的地方,當然進入紅橙區是要辦高證的啦,像輻射防護人員的日常巡檢和周測量,化學人員的一回路取樣分析,維修人員的過濾器更換等等,反正是會吃的啦,多少的問題,日常期間見過最多一天吃100多個μsv的。

2樓:哈哈蟲

我老家有乙個核電站,有許多朋友在核電站工作。有乙個朋友告訴我乙個現象:只要男的在核電站工作的,都生女兒。(當時在閒聊,沒有刨根問題,可能不排除生兒子的小概率事件)。

我不懂生物學,但我猜測xx染色體在這種環境下更容易生存,XY染色體不容易生存。

所以核電站環境肯定對人有影響。

3樓:Ding233

不可以。反應堆本身就是乙個輻射源,反應堆一旦執行後,堆內會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質,並且釋放出大量的伽馬射線和中子,設定遮蔽物質可以有效減少伽馬射線和中子的量,但是總有一定量的中子和伽馬射線穿過遮蔽材料。美國輕水反應堆設計中採用了ALARA原則,即合理可行盡量低。

完全消除射線是不可能的。

4樓:liang alone

補充一下排名第一的答案。

一線核電工作人員不可能完全避免輻射劑量,但是可以通過各種方式減少單次工作的受照劑量:比如限制工作時間,限制工作人數,適當進行遮蔽,工作前去汙等等。

但是這些工作也要計算代價,如降低1mSv人的花費的money是多少就是合適的。這個就是ALARA原則具體體現的方式之一。

集體劑量也是國內甚至國際核電站目前重點研究方向之一。主要的方向還是通過材料的優選、控制方式的改進來降低輻照水平。

5樓:挫的一愣一愣的

前面的同志都回答的非常好了,所以我再做一下總結(並不是斗膽):到目前為止核電站裡再好的防護措施也不能杜絕所有輻射,但能保證把輻射降到低於熱電廠的水平,甚至低於我們日常生活的水平;也許這有點出乎你的意料,更出乎你意料的是總結到這就完了。

6樓:默沫

當然不能。但凡事過量必不好,所以進入被輻射區都會隨身配備監測劑量的裝置,有個限值,每年不超過此劑量就可以。在醫院受到的輻射機會更多,還有經常坐飛機的人。

7樓:未填寫

核輻射無處不在,比如天然石材花崗岩和大理石,大廳地面很多用。香蕉是輻射很強的常見物。

扯到核電站,核電站也許不用天然石材,可找份工作不能不允許吃香蕉吧?所以不可能完全不被核輻射。

8樓:李輝

做過一段時間的射線防護工作,冒昧來回答。放心吧,輻射是有的,但是一般情況下輻射都是在可控範圍內,安全事故除外。核電站,或者說輻射場所在建設之初就是考慮工作人員的安全,根據18871點規定,連續5年不超過20msv,任何一年不超過50msv。

輻射場所竣工驗收的時候就有檢測洩露,核電站我不清楚是多少,但是一般都醫用輻射源是20usv每小時。低於這個標準被認為是可接受的水平。而且核電站工作人員都有個人劑量計監測,最長3個月乙個週期,以保證工作人員吃射線量不超標,各種工作人員都有輪休,不會超國標規定的計量的。

內部危險區域還有各種計量監測儀,時時報警裝置,正常狀況下可以保證工作安全。緊急狀況下還有應急預案,應急計量為500msv,大量的規章制度,各種監測保護,各種防護措施,應該說,正常狀況下,足以保證工作人員的安全。當然意外狀況,誰也說不清楚,一般而言,職業病危害中,射線危害是較為安全的東西,核電站又是其中最安全的一種,就是因為太危險,所以安全措施到位,基本上很少出事,一出全是大事,放心。

9樓:回到過去

不請自來~

首先,就如樓上所說的,萬事萬物都沒有絕對的,所以,就算防護措施做的很好,多多少少也會有劑量的。

另一方面,放射性這玩意兒,離我們真不遠,有些地方天然本底的放射性就比其他地方高,我們做一次CT,也能接受不少的放射性劑量,多年前家裡裝修喜歡用的大理石,其放射性真可謂不低……

我這麼說,大夥肯定不樂意了,這放之四海而為之的東西,大家都會說。

所以,下面是一些乾貨。

………………分割線………………

火電站是燒煤來發電的,這個大夥沒意見吧。但是,但是,不是燒了煤就能直接變成我們用的電能,不然家家戶戶都是個發電廠。準確的說,火電站是鍋爐燒煤把水變成蒸汽,然後蒸汽帶動汽輪機葉片轉動,再通過發電機變成電能。

同樣的,核電站就是把鍋爐換成了核反應堆來燒水,其他部分大致相同。所以說,核電站的放射性主要來自反應堆,也所以說,靠近反應堆工作的那些人會接受放射性,而在其他區域其他工作的基本上是接受不到放射性的。

理論上,反應堆被完全包著,不讓放射性外漏,但是,那麼多裝置和管道,大破口一般不會發生,小破口就不能保證了。況且,就算沒有破口,反應堆總要排放一些廢水廢氣廢液,雖說會有控制地排放,但是吃點劑量還是免不了的。

下來,說點讓你放心的,國標要求5年總共不能接受超過100mSv,也就是 20mSv/年 。一般核電站也有自己的標準,就我接觸的:當檢測到某員工接受了 1mSv,會提出警報,本年度禁止該員工參與放射性工作,改為安排其他不接受放射性的工作。

正常情況下,乙個員工工作一年接收的劑量不到0.5 mSv。當然,這是體檢啊其他事情接收的劑量除外多出的。

我說 20mSv/年 , 1mSv/年 , 0.5mSv/年,可能大家沒有什麼概念,這麼說吧,以前我們做一次CT,需要接受10 mSv左右;有些地方天然本底比較高,什麼都不幹一年也會接受5mSv。

另,核電站屬於敏感行業,除了對員工有放射性檢測外,也會實時監測周圍環境的放射性,確保對環境影響在可控範圍內。

10樓:司馬予

這個問題問得很好,這裡面涉及到了輻射防護的核心問題,即ALARA(輻射防護最優化)~~~~結論放最後。

什麼是輻射防護最優化呢?這裡面涉及到兩個矛盾,假設你是核電站的一線工作人員,為了自己的生命健康,你肯定想所受到的核輻射盡可能低,最好沒有,但是要降低受照劑量,必須為輻射源加以足夠的遮蔽(比如很厚的鉛),但這勢必增加了核電站的cost;但如果你是萬惡的資本家,核電站是你的私有財產,你的眼睛盯在哪兒,錢,錢,錢!為了多賺錢,你會降低成本,不管員工受到多大的輻射,就像黑礦的老闆一樣。

到底怎麼破???如果找到這個平衡點,這就是輻射防護最優化要做的。

首先,國家對核電廠工作人員的劑量設定了限值,年均20毫西弗,而各個核電廠又設定了管理限值,一般電廠的管理限值更為嚴格,比如鄙人的核電站限值為一年15毫西弗,只要保證受照劑量少於這個值,工作人員一般不會有生命健康危險。(注意:沒有絕對的安全,任何工作都有死亡率,甚至是教師,但只要死亡率比較低,如低於萬分之一,就認為該工作是安全的)

其次,為了保證不超過指標,並且將集體劑量(整個核電廠所有人的劑量和)降低到合理可行盡可能低,各個部門需要通力協作,執行人員維持系統良好的執行狀態,維修部門做好維修質量控制,支援部門積極配合推進工作…… 為了部門間充分溝通,會建立公司的ALARA組織機構,總經理擔任組長。做了這麼多,效果還是很顯著的,平均到個人,核電站工作一年受到的輻射相當於在醫院做一次胸透。

最後,根本之策,在於改進核電設計:新一代核電技術(如中國自主研發的華龍一號)、做好源項控制、不斷創新輻射防護方法,將工作人員的受照劑量進一步降低。

結論:現有的核電,正常執行時,工作人員不可能完全不受核輻射,所受的輻射隨著科技的進步是不斷降低的,然而還有巨大的進步空間。

有乙個家裡開核電站的室友是什麼體驗?

十萬個呵呵噠 可以對比著來解釋,家裡開核電站,意思是我爹開核電站的,類似於我爹開飛機的,我爹開坦克的,我爹開汽車的。所以可以知道你同學他爹是個核電站操作員,所以體驗就是 你同學可能不能經常見著他爹,這種留守兒童你要多關心一下 Tango鍋包肉 有人說搞錯了,但事實是怎樣呢?我已經畢業快20年了,有些...

車諾比核電站最後一台機組2023年才停止工作,相關運營人員的安全是如何保障的?

沒有保障。車諾比的執行是被迫的,因為關停核電站要錢要技術保障,不是像關爐子那樣順手一扭就行了。蘇聯解體後烏克蘭就是個窮屌絲,除了維持核電站執行沒有別的辦法,處理汙染和關停反應堆,都是靠的援助。至於烏克蘭有沒有借車諾比訛歐美俄,那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我也很好奇這個問題,但看了一圈,大家都答非所問啊!...

目前建設乙個核電站的成本大概是多少?

言成 百萬千瓦級核電站,目前國內單台100億人民幣量級。不同堆型 不同電廠具體造價有差異,與建造地的場地 人工 裝置成本有關。 剝繭 我手頭有一些核電站單位造價的資料 秦山二期,功率2 642MW,造價20.1億美元,單位造價1676.2美元 kW 秦山三期,功率2 728MW,造價28.8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