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拉為什麼不聽從古德里安等將領的建議在莫斯科戰役後後撤一百里過冬?

時間 2021-05-12 20:03:26

1樓:星辰大海

從古德里安的書上來看,主要原因還是在於希特拉對於前線的情況不了解,認為沒有達到攻擊目標在於部隊沒有盡到全力,各級部隊再加把勁就行了,沒有真正了解當時部隊已經受到極為嚴重的損失,根本沒有能力達到預定目標。當然,個人認為,最根源的因素在於內心深處對部隊指揮官的不信任以及對自己過於盲目的自信。

2樓:沙漠之狐-隆美爾

順風浪,逆風崩。典型的瞎搞干預。戰略錯誤,你再好的戰術也沒辦法彌補。

古代打仗,多線出擊,就是兵家大忌。而且在沒有絕對穩定的補給情況下,那就是送人頭。孫子兵法開頭都說了,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但我相信希特拉是考慮過各種因素的。比較也是參加過一戰的老兵,一點經驗都沒不可能。或許真的是命不好。

3樓:醉裡挑燈看劍2018

如果當時後撤,可能結果更糟。

德軍當時遇到問題主要是冬裝不足,裝備不適合蘇聯冬季天氣,坦克部隊損耗嚴重,急需補充,尤其是坦克引擎。而蘇軍一方,當時正在緊急調動西伯利亞援軍。

假設德軍當時後撤,別說是一百里,就是二十,三十公里,讓蘇軍打個反擊,形成突出部,那德軍可能會面臨整體潰退的結局。德軍之所以在莫斯科戰役後,仍舊能夠保持進攻的態勢,也說明了在莫斯科戰役中,德軍的主要有生力量和重兵集團可能沒有被消滅。

4樓:luckyhawk

後撤一百里有什麼?有預先構築的陣地?有難攻不破的堅城?有乙個囤糧夠吃三年的糧倉?

沒有,只有堅硬的凍土。

把所有士兵從戰壕裡拖出來,丟棄沒有燃料的汽車大炮坦克,頂著嚴寒和暴風雪走100裡,然後讓他們在一片凍土上開始挖戰壕,然後發現土凍得挖不動,而天眼看要黑了,森林裡有人在喊「烏拉……」

唯一的好處是補給線從3000公里縮短為2900公里了!

5樓:啥也不是

從當時的情況分析,元首是正確的,但那是錯誤後的正確。

莫斯科戰役末期德軍面臨的情況是:

己方幾乎所有的車輛和坦克都趴窩了,部隊的機動能力下降到令人髮指的程度。傷員很多,又缺乏交通工具,而對面是枕戈待旦的蘇聯生力軍,他們有足夠的防寒被服,槍炮都可以正常使用,而且是剛剛投入戰場的部隊。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撤退呢?離開了預設陣地,在野外機動狀態下(再強調下當時德軍的機動能力很弱),其後果就是全盤大崩潰,和2023年的法軍如出一轍,蘇軍勢必大舉壓上窮追猛打,失去屏障的德軍將任人宰割。所以元首要求堅持住是沒辦法的辦法,至少在堅固的陣地裡可以堅持更久,可以相當程度上抵消對手的裝備優勢,等待天氣變暖,這就是堡壘戰術的由來。

為什麼說是錯誤之後的正確?因為造成這個局面的恰恰也是元首自己,事後諸葛亮看,2023年的德軍最佳選擇是在維亞濟瑪戰役後穩定戰線休整,穩固住已經到手的成果,肅清後方搗蛋的游擊隊武裝,開始發揮烏克蘭地區的產能。但是元首急於求成,而當時的蘇聯的確看起來就快要垮了,因此他決定冒險一擊,堅信自己在冬天到來之前就可以讓史達林跪地求饒,自信是元首一路走到2023年頂峰的最關鍵性格特質,任何困難都擋不住他,所以他可以成功。

但是物極必反,這是一柄雙刃劍,同樣的,自信也讓他覺得無所不能,後撤這種想想都覺得是罪過的念頭從未出現在元首的腦子裡。

另一點必須指出的是,在那個時間節點,古德里安等人並沒有反對觀點提出來,大家都認為應該繼續進攻,德軍總參內部的爭論僅僅是如何打的問題,而該不該打這個問題根本就沒出現過,換句話說,大家都覺得繼續進攻是對的,而且一定會贏,這個鍋不能讓元首乙個人背。

6樓:神驅獵犬

這個提意見的肯定是個國防軍渣渣!絕對不會是古德里安!

過什麼冬過什麼冬?!開春了雪一融到處是沼澤後勤彈藥給養都送不上來還打個P啊!蘇聯的基建那個鬼樣子,大規模攻勢只能冬天或者夏天打,這個視窗期德國鬼子不用蘇聯人就會用!

小鬍子不打蘇聯人就會打!

過完冬蘇聯人說不好反推回基輔了還打個P的莫斯科!這麼想過冬回柯尼斯堡當死宅去吧!

7樓:公尺凱勒 法比恩

撤退=放棄年內攻入莫斯科這個說法更有遠見。

不撤退怎麼不會被推,怎麼不會被圍?8號,撤退大辯論開始,到希特拉繼續瘋狂撤換領導層結束的時候已經是18號了,這時候明眼人都能看出來要撤了,Konev科禿子已經開始準備口袋了——不管他是樂觀也好自信也罷,軍事角度來講需要撤退。

當然這並不是「減少天氣帶來的損失」,向西撤退又不是向撒哈拉撤退,他撤了也不會變暖和對吧,實際上向西撤退甚至不一定能夠大量減少損失,雖然前線指揮官這樣想,但是在對面如狼似虎朝著南北兩線反擊的時候主動在冰天雪地裡向西行軍撤退,說白了也就是機動性還能保持住的那些單位能趕在紅軍的怒火前及時撤走。

問題是,希特拉為什麼不聽這個建議。

5號反擊開始,8號希特拉下達39號元首令。要知道,軍隊是到12號以後到15號才非常真切的意識到現在的組織度防禦能力是頂不住的,14號以後軍方私自批准撤退,19號希特拉雷霆結束。

這個時間軸說明了兩個階段:第乙個是,紅軍開始反擊,39號元首令下令,也就是5號到8號,命令是這樣的:部隊轉入防禦,裝甲部隊和機械化部隊從進攻一線中馬上撤下來,任何沒有敵軍壓力的戰線上的撤退,後衛部隊要構築防線。

壓根就不是希特拉不批准撤退,而是希特拉不允許在反擊最開始就馬上放棄年內攻入莫斯科的可能性而已。這個事非常好理解,敦刻爾克功敗垂成,中路德軍被BEF的小部隊嚇破膽,作為希特拉不能允許這種敵人剛開始反擊軍方就嚇破膽的情況再出現一次,雖然他無法判斷這次反擊究竟強度有多大,持續會有多久。

結果呢,軍方尤其是裝甲部隊拍屁股開始往後撤,希特拉大發雷霆開始撤職。這是第二階段。

As愛微操as希特拉is,在具體這個事情上,他表現得至少像個正常人——當然,他的將軍們也表現得像一群正常人一樣在他死了以後往他身上甩鍋。

8樓:死亡之翼耐薩里奧

大視角來看,打下基輔消耗了大量的「可戰略機動」(夏秋)時間,但也摧毀了蘇聯在烏克蘭的軍工業集群,蘇聯剩餘最大的工業區在列寧格勒-阿爾漢格爾斯克一帶及其南部,應該放棄在南線和中線繼續推進,在北線集中2_2.5個裝甲集群繞過列寧格勒,協同芬蘭掐斷摩爾曼斯克的盟軍援助北方大運輸線,還可以摧毀蘇聯最後的大型軍工業集群,阻止其向烏拉爾地區完成轉移,蘇聯就被打斷了脊梁。然後通過消耗戰削弱蘇聯的機械化部隊,拖到42年或43年萬無一失的時候,再從阿爾漢格爾斯克和明斯克兩個方向呈90度夾角合擊莫斯科,打下莫斯科之後乘勢繼續向南直到外高加索,迫使蘇聯投降。

更大視角來看,和蘇聯結盟是最優解,詳述略。

9樓:鋼鐵狼穴

瀉藥。史達林格勒不撤退,是元首的決策失誤,但莫斯科不撤退可能還真的沒錯。

當時軸心國的情況和拿破崙當年十分類似,在不斷消耗下於莫斯科附近達到強弩之末,拿破崙撤退之後無法避免地變成了潰退,如果真的撤退了,蘇聯剛剛緩過一口氣的陸軍再趁機打擊,軸心國可能會直接被打回第聶伯河以西。

不管元首出於什麼想法,不撤退的命令確實正好是正確的。遭受戰爭初期猛烈打擊的蘇聯紅軍,沒有經驗和能力發動大規模反擊,在冬季和初春的反擊中,蘇聯耗盡了寶貴的預備力量,雖然一開始打懵了被凍成狗的德軍,但德軍穩住陣腳之後,蘇軍的損失是比德軍大的多的。

莫斯科戰役,德軍是處於攻勢,不撤最多是進攻失敗,不會被反推太多,史達林格勒則不同,當時保盧斯的六集直接被成建制包圍,如果不突圍面臨的是幾十萬精銳全軍覆沒的結果,彈盡糧絕的六集還無法給蘇軍造成什麼損失。

希特拉被黑成了萬惡之源,自然各種宣傳都說他的戰略戰術是錯的,造成很多人都認為他完全是個軍事白痴(包括很多國防軍將領也是,反正元首不會反駁了,往死裡黑唄,都不是我們的錯,全怪元首)。其實他在史達林格勒以前的大的戰略決策上基本上完全是準確的,比手下許多容克軍官強多了。

希特拉如果重用古德里安有機會打敗蘇聯嗎?

我覺的通過乙個結果來評價當時指揮員的狀態不是完全對的,作為乙個後來者在知道了結果之後再去評價結果也是不科學的,我可以為進攻莫斯科找到以下理由 1.戰爭初期蘇軍的抵抗太水了,幾十萬人的俘虜,防守莫斯科的指不定是花架子,不堪一擊。2.現在德軍正氣勢如虹,拖的時間太長,士兵會有厭戰情緒。3.蘇聯的戰爭潛力...

古德里安為什麼被俘很快釋放,他不算戰犯麼?

蟋蟀15使我快樂 古德里安 老實憨厚 注意,打引號,他只是沒那麼壞而已,且抓不著把柄。另外,美帝在戰後需要乙個有威望的人協助組建西德軍隊。所以老古不但放的早,美國佬還給他洗白,附加,吹捧。 是狸桑啊 1,容克軍人家庭出身,服從命令但不過問政治,沒有明顯的政治傾向。2,因為1拒絕加入納粹黨,但他沒有成...

阿德里安 布羅迪為什麼沒有紅起來?

Koala 因為他沒拍以下型別電影 超英片超英片 還是超英片 在國內想要 大紅大紫 就需要拍一部國內觀眾喜聞樂見的型別,很顯然他不合適,天將雄師你看了嗎?國內電影市場真的不是影帝待的地方 被人遺忘是你的錯覺,全世界會演戲的好演員就那麼幾個,行業怎麼捨得遺忘。至於紅不紅,你在知乎問個問題就這麼多人來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