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填志願 考後出分前填志願 和 出分後填志願 各有什麼優劣?

時間 2021-05-31 23:53:36

1樓:袁璐

知分填志願的最大好處就是沒人會莫名其妙落榜吧。。。

考前估分是對你對自身認識與評估以及實力與發揮的穩定性的綜合考驗。

考後估分填志願,又讓你知道了大概發揮得怎樣,又不告訴你具體的,我不知道這到底是想幹嘛

我支援知分填志願,因為風險低,高考只是人生一小步,因為填錯耽擱自己多不好呀。而且考多少分和你本身真正的水平總不會差得太離譜,乙個水平550的人考600或500都正常,所以也不能說一考定終身有多偏激,還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水平的,何必非要考察學生對自身的認知與評估呢,我填了600的檔,考了500怎麼辦,這會誤了很多人吧。

2樓:周召

我是07年江西高考,那年是江西第一年由考後估分填志願改為考後知分填志願,但是提前批次仍然是估分填,後面批次都是知分填。

高中的時候我就思考研究過這個問題,很大部分一樣,我的第一反應是,考後知分填志願最「好」

為什麼呢,因為知分填志願站在考生角度考慮,感覺知分後「風險低」,分數都知道了,考得好不好蓋棺定論了,排名知道了,在全省考生中處在什麼位置也知道了,那麼填志願的時候感覺更有把握,降低撞車的風險。我覺得對於考後填志願的兩種方式來說,知分還是比估分好,因為考都考完了,幹嘛不讓大家知道分數再填志願呢,估分填志願感覺比的不是分數,而比的是估分的技術了,而且你估分準又有什麼用呢?以我那年的實際經歷來說,當時提前批次估分的時候,我估的是630,我周圍的同學感覺是普天同慶,乙個個都估640、650,弄得我心情極為低落,好在我對提前批的學校不感冒,結果分數出來我考了633,周圍估六百四五十的同學好多都只有610+,高估三四十分的情況十分普遍。

假使當年江西還是估分填志願的話,像我這種人肯定就會填得非常保守了。

不過,其實我一直認為,像上海這種考前填志願的方式才是最「公平」的。因為這種方式最能反映考生的真實水平。通過幾次全市的模擬,考生基本能知道自己的水平,那麼如果某個考生平時很穩定的話,即使他高考發揮失常(前提是發揮失常也不是考得太差,如果考得實在太差,那說明平時的成績很有可能有水分),也能報上他理應該上的學校,因為「理論上」平時比他差的同學即使高考考得比他好,也不會填跟他一樣好的學校,這樣理論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高考一考定終身」帶來的弊端,因此這兩年也會些省份的高考改革想採用「多次考取平均分」的思路。

當然,也有很多考生成績波動很大,還有很多考生填志願的時候喜歡亂飄,不過總體來說,我覺得這相對來說是一種「公平」的方式。我高考前成績就一直穩定在班級第五名左右,我覺得要是江西也採用考前填志願的方式的話,我個人是會非常贊同。

3樓:

理論上的風險是:考前填>估分填>出分填,但志願填報政策其實很複雜,而且每個省都不一樣。

其實風險差別幾乎沒有,以前的志願填報政策還有些風險,現在風險很小了。因為現在基本上都是平行志願,每個批次都可以報4、5個學校,不管你是考前填志願還是考後填,只要每個批次都填了,風險幾乎都一樣。

其實我覺得平行志願下每個批次都能填4、5個學校,每個學校都能填好幾個專業,高考志願填報的風險非常小,更多的是你根本找不到足夠的感興趣的學校和專業去填。

為什麼考後填志願這麼多弊端,各省還紛紛改成考後志願?

Mr.Zhang 考前報志願對考生而言不是更難嗎 有一說一,尤其是文科 語文和文綜 主觀題,自己估分非常困難 而且之前好多尖子生報清北最後分不夠甚至會掉到二本 考多少分報什麼大學其實很合理啊 哪有平時一本都考不上的學生高考突然爆發考進省前100的情況 生動的比喻,不告訴你這個月的工資,只讓你參照之前...

快填志願了,老師和醫生我該選擇哪個?

嘻嘻 當醫生,當醫生至少不愁工作,本科生畢業你要求不高的話也很好找工作,我們家表姐表哥全是醫生,而且讀研之後工資是高的,還有不斷公升職稱的機會,老師工資和醫生相比太少了 雲深醫生 不建議學醫,勸人學醫,天打雷劈。雖然我就是學醫的,還是臨床醫學,是最難學的專業。但是你特別有興趣的話可以學這個專業,我是...

男朋友在填志願前和我說異地就分手是什麼心態?

也許你會感受到他深切的愛,不願意離開你,等你再大一些,你就會發現,真正有擔當的可靠的男人,是不捨得你為難。愛你的人會站在你的角度,會真切的為你著想。我也為了乙個人換了志願,談不上後悔,後來才覺得真的不應該。也許你會和當時的我一樣,不聽勸告,飛蛾撲火。但是希望你聽進去 指鹿年少 分手就分手。他對你要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