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文藝學難嗎?

時間 2021-05-30 12:51:43

1樓:公皙墨

考的時候大家都是一張卷,沒那麼難,學的時候是真的難。

1、除非真的感興趣,否則學起來很痛苦,要看的書太多太雜,西方有古典主義、結構主義、解構、敘事學、存在主義、東方主義、去中心化、格式塔心理學、美學、三大批判……東方有文論、書論、畫論、理學、心學、新儒家……這些名次隨便乙個就是書山文海,學到最後都偏向哲學了。鋪開了學就沒法精,但是還得鋪開,否則別人說乙個名詞就一臉懵逼。被文藝學折磨了三年,感覺要不是導師拉我一把我都不能畢業。

2、畢業找工作不容易。

首先是絕大多數人不知道啥是文藝學,所以也就沒人招。有時間建議去看下人才招聘資訊有幾個要哲學系的,文藝學就和它差不多。

其次想去高校只能繼續考博,碩士都這樣了,博士畢業想想都覺得可怕。要麼就是做輔導員,不過輔導員只要是個研究生黨員就能報,為啥不對自己好點呢?

再次考公,有些單位把文藝學跟藝術學劃等號,還以為是個藝術生。當年國考看了下招文藝學的只有文化部之類的單位,省考基本都直接劃為中國語言文學,分母潛力巨大沒啥優勢。

3、難不難要看天賦也要看努力,要是感覺自己能學成李澤厚、錢基博、葉舒憲什麼的,就當我以上都是胡說的吧。

2樓:梧桐聽雨

本人是保研進入文藝學專業學習的,勉強說一些經驗吧!對抽象的理論不敢興趣建議慎選。

國內現在的文藝學總體方向是文論(文學+文化)+藝術理論(藝術)+美學(哲學)。

文藝學不僅僅對閱讀有要求,對於你的思維也有一定要求,首先要能讀懂理論,其次要能運用理論,最後還能反思總結,這可不只是照搬理論就能做到的,是要有高質量思考的!

最後是我的複試寫作題,您可以參考。

為了大家理解,我摘錄了教科書的說法。

以下摘自朱立元主編的《當代西方文藝理論》:

布魯姆最初提出「影響即誤讀」論,是在《影響的焦慮》一書中。這一理論,主要是就英美浪漫主義詩歌史上一些「強者詩人」(strong poet,亦譯「強勁有力度的詩人」)接受前輩的影響而言的。他認為,這種「影響」不是對前人的承繼,而主要是對前人的「誤讀」、修正和改造。

他對詩和詩論的傳統總體上持否定態度。他認為當代詩人就像乙個具有俄狄浦斯「戀母情結」的兒子,面對著的是「詩的傳統」這一「父親」形象。兩者是絕對的對立,後者企圖壓抑和毀滅前者,而前者則試圖用各種有意識和無意識的「誤讀」,來貶低前人,否定傳統的價值觀念,從而達到樹立自己的詩人形象的目的。

這是一種故意反常的「修正主義」。據此,布魯姆認為,誤讀實際上是後輩與前輩的鬥爭和衝突,一部詩歌史,至少部分是偉大的詩人們同他們的偉大前輩們之間的鬥爭。

布魯姆部分地吸收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的觀點和術語,把詩歌史上這種後輩反抗前輩的「創造性衝突」看成類似於兒子與父親間的必然衝突,它通常包括兒子否認父親的父權或父親身份這樣乙個階段。布魯姆把這類衝突比喻為《失樂園》中的撒旦反抗上帝。他認為,在這種衝突中,詩人們開拓並「修改」了他們「前輩天使」的作品,以便為他們自己清理出發展的空間。

他還總結了一些傑出詩人在開拓和修改其「前輩天使」的作品時所用的策略和方法,認為自莎士比亞以來的詩歌史,可以概括為一張「誤讀圖示」,指示出一部誤讀的歷史,而所有這些「誤讀」背後共同體現出優秀詩人們竭力突破父輩影響的陰影的焦慮。布魯姆在《影響的焦慮》中概括道:「詩歌的影響——當這種影響涉及兩位強勁有力度的、權威的詩人時——總是通過對較前一位詩人的誤讀而發生的,誤讀這種創造性的銜接、聯絡行為,確實是並且必然是一種誤讀。

一部豐碩多產的詩歌影響史,即從文藝復興起西方詩歌的主要傳統,就是一部焦慮和自我適合的歪曲模仿的歷史,一部曲解的歷史,一部反常、任性、故意的『修正主義』的歷史,而若無這種『修正主義』,現代詩歌本身也不可能存在。」就這樣,布魯姆不僅把文學影響歸結為創造性誤讀,而且把一部文學影響史歸結為不斷對文學前輩誤讀、誤釋和「修正主義」的歷史。這同傳統文學史的影響論把影響僅僅看成前輩對後輩的傳授、統治、左右、支配,以及後輩對前輩的單純吸收、學習、模仿、繼承,顯然完全不同,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對傳統影響論的叛逆和顛覆。

在《誤讀圖示》中,布魯姆進一步完善和發展了他的「影響即誤讀」理論,十分鮮明地體現出某種解構主義的意向和色彩。

首先,他認為閱讀總是一種「異延」行為(典型的德希達解構術語),因而實際上閱讀幾乎是不可能的。解構主義認為文學的文字是語言的文字,而語言的意義是不確定的,能指與所指之間不存在固定的對應關係,只有能指之間永無止境的意義轉換、播撒、異延,而這一切發生在閱讀過程中。因此,文字意義是在閱讀過程中產生的,它同作者原先寫作文字時的意圖不可能完全吻合,總是一種延遲行為和意義偏轉的結果。

所以,尋找文字原始意義的閱讀根本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閱讀在某種意義上也就是寫作,就是創造意義。正是基於這樣乙個解構主義思路,布魯姆提出,「閱讀,如我在標題裡所暗示的,是一種延遲的、幾乎不可能的行為,如果更強調一下的話,那麼,閱讀總是一種誤讀」。

其次,他重申了「影響即誤讀」的觀點。他堅持認為,「影響」「不是指從較早的詩人到較晚近的詩人的想象和思想的傳遞承續」,相反,「影響意味著,壓根兒不存在文字,而只存在文字之間的關係,這些關係則取決於一種批評行為,即取決於誤讀或誤解——一位詩人對另一位詩人所作的批評、誤讀和誤解」。這裡又涉及解構主義另一重要觀點,即不存在任何原初的其他文字由以派生的原文,一切文字都處在互相影響、交叉、重疊、轉換之中,所以,不存在文本性,而只存在「互文性」,只存在種種文字之間的相互關係或互為文字的關係。

據此,雖然文字出現的時間有早有遲,但早出的文字不一定就是影響者,晚出的文字不一定就是被影響者。因為,晚出者對早出者的誤讀或修改,實際上就是對早出者的影響。布魯姆把這一解構主義「互文性」觀點用於考察文學影響問題,就得出了「影響即誤讀」的結論。

既然影響意味著互文性,也即意味著詩人間的關係,那麼,這種關係的實質也就是詩人間互相閱讀、更確切地說是誤讀的關係。布魯姆認為,這種一詩人對另一詩人的批評和誤讀行為,「實質上同每一位有能力的讀者對他所遇到的每乙個文字所作的必然的批評行為並無不同。這種影響關係支配著閱讀,就像它支配著寫作一樣,因而閱讀是一種誤寫,就像寫作是一種誤讀一樣」。

誤讀是全部詩歌史乃至文學史的影響關係的實質。這是解構主義對傳統文學史觀的反叛,即對把文學單純看作是傳遞、承續、延伸的觀念的巨大衝擊。它更強調的是文學發展中的創造、更新和突破。

再次,布魯姆還從心理學角度研究影響關係中的誤讀行為。他認為詩人的創造性閱讀(和寫作)「將關係到別人,也關係到他自己,於是,他被置於修正主義者的兩難困境之中:他既希望發現他自己同真理的原始關係究竟是在文字中還是在現實中(無論他是否把現實也當成文字);但是他也希望向所接受的各種文字展露他自己的痛苦,或者展露他想要訴諸歷史的痛苦之事情」。

這就從心理矛盾的角度揭示了誤讀的必然根源,也為文學影響關係中的「互文性」提供了心理依據。

布魯姆特別對創造性的誤讀即「修正論」進行了闡釋,認為修正主義「是一種導致重新估量或再評價的重新瞄準或重新審視」, 「修正論者力圖重新發現以便作出不同的估量和評價,以便進而達到『準確』地瞄準」。他並用辯證法的觀點發揮道:「發現是一種限定,重新評價是一種替代,重新瞄準是一種表現。

」這個看法是相當深刻的。後輩詩人、作家在審視、閱讀前輩的作品時,往往能發現他人未發現的東西,而這種獨特的發現,實際上又是一種對前人作品意義的限制和確定,限定了只有他一人看得到的意義域(或範圍);而對前人的重新評價就是對以往其他種種評價的一種替代,即以一種新的評價代替了舊的評價,因而又拓展了前人作品的意義域;至於重新瞄準,乃是後輩作家對前人作品的中心點的重新選擇和闡釋,而這種選擇和闡釋何以集中於此點而不集中於彼點,完全取決於誤讀者(後輩作家)主體的思想、意圖、視界、心境等,換言之,往往正是主體的上述諸心理因素的表現或外化。這些觀點顯然是富有啟發性的,是對誤讀理論的充實和豐富。

文藝學專業研究生,將來有哪些就業方向?

顏沐嵐 我本科985漢語言文學,考的985現當代,調劑985文藝學。在 讀者 出版社做過實習,考了出版編輯資格證 初級 做過一年的網文內容運營編輯工作。其實文學所有方向能從事的崗位,文藝學都能從事。顏沐嵐 顏沐嵐 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未來發展方向有哪些?就業 科研 實習 碩士學歷,可以進好的出版社當編輯...

文藝學在讀後使你對專業的理解產生了哪些變動?

再去一橫的老冉 文藝學的落腳點在理論,特別是理性的西方理論他談美學,傾向於哲學,所以苦 導師帶你的時候都愁,你小子以後工作怎麼解決?可是文藝學在中國語言文學下是有超然地位的 文藝學作為中國語言文學下的一號位,要有統攝其他二級專業的功能,所以相對而言,比傳統的古代文學,古典文獻專業等更加民主 這種民主...

學考考A難嗎?如何才能考A呢?

九日 雖然我不熟浙江的,但我還是建議你在考前乙個月,抽能多一點就多一點時間去複習,做一做以前的學考卷,跟著學考科目的老師多多複習,多背誦,還有我認為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要對這些科目感到厭煩和害怕,學考沒有那麼難。我對歷史和地理都挺有興趣的也沒有害怕他們,所以歷史和地理都是A。但是政治我初中開始就很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