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佛學對人有什麼提公升?

時間 2021-05-14 15:05:55

1樓:自在之路

自在之路:學佛修行現世能得到那些利益?

自在之路:我想問問,佛教的因果和地獄直說,帶著尊重和學習的心來解迷惑?有人可以解答我嗎?

學佛對人有什麼提公升:

乙個人被自己的「想法」干擾(牽著走)的時候,若想到佛陀教導我們別被五蘊牽著走,這「想法」,就是五蘊之一,知道自己又落入了,就能漸平靜下來,做該做的事,漸習慣不被自己不正向的想法牽著走,而漸正向(想)。

乙個人被自己的「感受」干擾(牽著走)的時候,若想到佛陀教導我們別被五蘊牽著走,這「感受」,就是五蘊之一,知道自己又落入了,就能漸平靜下來,做該做的事,漸習慣不被自己不正向的感受牽著走,而漸正向(受)。

乙個人被自己的「色身」干擾(牽著走)的時候,若想到佛陀教導我們別被五蘊牽著走,這「色身」,就是五蘊之一,知道自己又落入了,就能漸平靜下來,做該做的事,漸習慣不被自己不正向的色身牽著走,而漸正向(色)。

乙個人被自己的「行為」干擾(牽著走)的時候,若想到佛陀教導我們別被五蘊牽著走,這「行為」,就是五蘊之一,知道自己又落入了,就能漸平靜下來,做該做的事,漸習慣不被自己不正向的行為牽著走,而漸正向(行)。

乙個人被自己的「感官覺知到的」干擾(牽著走)的時候,若想到佛陀教導我們別被五蘊牽著走,這「感官覺知到的」,就是五蘊之一,知道自己又落入了,就能漸平靜下來,做該做的事,漸習慣不被自己不正向的感官覺知到的後續牽著走,而漸正向(識)。

初學佛,就類似上面這方式,後知後覺的漸讓自己正向,漸少煩惱。

若久學佛,多少都有些許覺性,漸漸能在當下覺觀到自己被五蘊牽著走的狀態,越能當下覺觀,越能學習正向,漸少煩惱的生活著。

學習禪修,佛陀所教導的四念處,慢慢融入生活中,幾年之後,自己就漸能體會這種漸能活在當下的生活方式,而了解學佛對人有什麼提公升。

2樓:揭假求真

可以認識到許多人性的惡,如驕傲、詭詐、妄想妄言等…

佛教讓我們看到,驕傲才是人類心靈最大的障蔽和無明,認識到人類的有限性才是有智慧型的,當人把自己對宇宙人生的一點點認識當作是徹悟、智慧型圓滿、正遍知的時候,其實都是自欺欺人,是驕傲人性所產生的無明而已…人呀,連自己有多少能力都是無知的,人呀,拔著自己的頭髮離開地面是不行的…

3樓:普波居士

首先來說,佛學和學佛是兩個概念。

佛學是把佛法當做學問知識來看待,這個做法,很難說會對人有什麼提公升。最多就是知道點名詞概念,那又能怎樣?!

學佛就不一樣了,這要學人依佛教誡,信受奉行。要實打實的去做,去修行的。要斷除乙個人的貪嗔痴惡業習氣,不造殺盜淫妄酒等惡業,不去搞是非人我的分別妄想。

這些都是對乙個的人格提公升。令人遠離一切惡,不受煩惱痛苦的惡報。以修十善業,令眾生離苦得樂。

4樓:護法居士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言。

吾今後夜當般涅槃。汝等。今者最後見我。最後受化。最後合會。汝等。從今更不見我。我亦不復見於汝等。

汝諸比丘。止莫憂悲。一切所愛稱意之物皆當離散

諸比丘。生法有法有為法。差別法覺知法。因緣所生敗壞之法。若不滅者。無有是處

諸比丘。假使久住會當去矣。

諸比丘。凡有生者無不有死。一切諸行無有常定究竟不變

諸比丘。生死是苦涅槃是樂。汝若欲令未得者得。未達者達。未證者證。當勤求之。

諸比丘。勤修方便慎莫放逸。諸佛世尊以不放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及余一切助道善法。

是故汝等當受我化

零基礎學習佛學,有什麼推薦的書?

妙偉 如果不怕書厚書多,就請一套五明佛學院的菩提道次第廣論或入行論的講記吧。這些才是系統次第的佛學入門書,講得也很詳細 如果不嫌累贅的話。 名姓 先看 金剛經 光看就好。再讀南傳佛教覺音尊者的 清淨道論 這是一本好書,且成書年代較近。你要注意這是小乘。小乘也很高深,但是大乘的發心比較珍貴。 kima...

從佛學上講貢高我慢對人有什麼不好的影響?

貢高我慢是敗壞德行,阻礙正法的最大障礙 很多時候,比前面的貪嗔痴還要大,所做惡業也最多。首先,是對自己的,因為認為自己比別人強,看不起別人,就看不到別人的優點,也看不到正法。譬如,我覺得傳統的都是腐朽的,於是過去幾千年先人的經驗我就學不到了。我覺得我已經是佛了,那些菩薩都不如我,於是很多經書我都看不...

佛學入門看什麼書,對禪修有哪些要求?

紅塵作伴好還鄉 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答案!先不論是什麼樣的答案,也先不論答案的對錯,無論以何種方法開始學習,關鍵的因素不是用什麼方法,而是你自己對你自己要時時保持清醒的認識。能以一種不以自己習氣影響的 中立 的態度客觀評價自己,評價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心行,誠實的去面對自己,不僅要 知知 更要 知不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