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覆地聽一段英語材料,會在一段時間後發現自己完全聽懂了這段材料,耳朵像被打通了一樣?

時間 2021-05-13 08:32:00

1樓:Jakson

馬雲應該算是二語習得的典型人物,從十多歲就每天早上騎車去西湖邊給老外免費當導遊混出來的。俞敏洪應該是傳統教育學出來的。從兩人的演講中可以看出馬雲的詞彙量不如俞敏洪,但口語溝通應用能力卻遠勝於他。

不過考雅思、托福馬雲可能就考不贏俞敏洪。這就是二者的區別。

2樓:san zhang

謝 @Ludwig Lee 邀。這個問題還是蠻複雜的。現在有幾個假說可以幫題主思考一下這個問題:

1)輸入假說。

該假說認為,語言習得的過程中需要大量可理解的語言材料的輸入。而可理解的語言材料並不是學習者完全能理解的。這就牽涉到了第二個假說——最近發展區域假說。

2)最近發展區域假說

該假說是皮亞傑提出的,認為學習是由已知的領域過渡到未知的領域,中間的過渡地帶就是最近發展區域。所提供的的學習材料和教授的內容應該在這個區域內。題主所言的都是有一定英語基礎的人,在向更高層次學習時,突然地頓悟了。

這個更高層次是在最近發展區域內的。

3)神經連線說

該假說認為,語言的習得是神經連線的過程。即原本缺少連線的神經元,通過學習建立起了突觸之間的聯絡,改變了大腦的內部深層次結構,最後形成了習得。但這需要乙個過程。

題主提到的幾個例子可能是完成了這個過程,突然就懂了。

3樓:mzxdnb

我是看動畫(加上自學五十音語法漢字等等等)學會日語的人,不會反覆聽同乙個(但是會重複,有些經典的場景可以背台詞了,當時還不會日語),也不是不知道意思,都是看的字幕。

我認為這是有效的,但是只適合興趣很高/被逼得狠了而且不著急學會的情況,而且不能以此為藉口光看高興了不思考。

4樓:獨角獸需要休息

真的是這樣,一直斷斷續續的學英語,看點文章,背背單詞,經常一兩個月不碰,學校出來十年。

除了閱讀什麼都怕,聽不懂說不出來

後來,碰到幾個墨西哥的哥們一起做生意,同樣的狀態,就是回家很努力的學,但是總感覺一點長進沒有

說,簡單口語蹦單詞,聽,硬是把那幾個哥們逼得一起蹦單詞,估計回家也得學中文

後來出去玩了一趟,算朝夕相處,回來以後發現真的通了,聽說

5樓:Uri博士

從自身來外語習得過程來看,在習得過程中確實會出現這種情況。建議看看ted和史蒂芬的需要本能,裡邊有很多這方面的理論。

從自身經驗來看,感覺現在學校裡普遍高壓背單詞的方式效果其實並不理想。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人類的記憶認知過程是需要通過不斷重複來刺激大腦皮層來達到記憶目的的。語言的學習過程通常有三個階段即接收知識— 掌握並形成能力—成為習慣和自身技能。

也就是說我們長期重複聽一段文章,即使無法完全聽懂,也會逐漸覺得語速變慢,變得清晰,進而理解語意不斷得重複刺激使得大腦習慣了這種語言並逐步接受了這種語言, 當然真正完全理解還是需要一定語言基礎的。

簡單的說就是打通耳朵,我稱之為磨耳朵。舉個自身的例子吧。本人小語種專業出身,從三歲接觸英語至今博士從未題海戰術,從未集中背過單詞卻在實踐中通過錄音和電視劇集積累了大量了詞彙和語句。

這裡不得不提的乙個磨耳朵神器就是復讀機(暴露年齡了)。早飯和上學的路上總是習慣性的開啟復讀機, 放上一段錄音當然也不會逐字逐句認真聽,但是效果卻出奇的好, 當時聽的文章很多我現在都能背下來。後來進入外語專業,主修俄語後,訓練方法就是泛聽加精聽,我記得那時候聽力不帶筆只是通過不斷的重複聽,然後背誦賴達到記憶的目的,說實話記憶的效果非常好。

出國後,基本坐車廣播不離身,宿舍內電視除了睡覺都開著,也不用在意聽懂與否,但慢慢發現語速越來越慢,聽懂的也越來越多。 但這需要乙個過程,個人接受能力不一樣有些人適應的慢有些人適應的快些。

6樓:大衛

我有過兩三次這樣頓悟體會。

第一次是高中學物理,做題多了,回頭捋課本的時候,突然明悟,考試考的無非是守恆二字,在乙個等於號兩邊玩花樣!到現在依然記得當時照到我身前的那束Sunny。然後我乙個考試物理就從倒數躍居全班第一。

英語跟題主的描述差不多,區別在我是明顯的有兩到三次聽力上的頓悟。而且頓悟的體驗是:先有一段時間退步的感覺,哎呀好想放棄,然後硬挺下來,直到一天突然有非常大的提高。

然後我高階到口音複雜語速更快的stand up comedy,也是一樣有這個過程。

這就是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吧。

7樓:

我只說發生在自己身上的真事:

大概在出國2年多之後把,有一天晚上睡覺做夢,夢裡大家說話的語言竟然是英文而不是中文。

從那個時候開始但凡在夢裡聽到有人說話,多數都是中英文摻雜在一起的,很迷。

8樓:

我講乙個例子,潮汕人學粵語就是從小看tvb,港劇或者周星馳的電影長大,大量輸入然後就聽得懂了,聽得懂是一回事

可是會講就是另一回事了,基本潮汕人去了講粵語的地方一開始都只會聽,不會說,

不過也別聽都聽不懂的人學粵語學的快,大學跟幾個講粵語的朋友出去玩,強迫性的講了10幾天粵語,在別人的嘲笑下,很快就學會了基本對話。

裡面有乙個如同輪子哥說的規律,就是發音不准,不過別人糾正後很快就知道如何發音。

9樓:Neil556

這應該說的是"習得"英語和"學習"英語的區別吧大量的聽美劇達到完全可理解的狀態這是通過內隱的方式來習得英語我們在大量聽美劇的時候我們在聽什麼我們在結合情景理解單詞、內化語法、連讀弱讀都要被大腦所慢慢識別逐漸形成一種語言本能二語習得專家克拉申曾經提出要2000小時以上的可理解性語音輸入才能達到流利聽說

但是這種方法有些不可避免的缺憾就是時間週期很長見效慢而且有些語法(非限定性定語從句、情態動詞)可能沒有完全角成自動化這時候就需要通過外顯的方式(學語法)去學習然後通過不斷輸入達到自動化

外顯和內隱其實在不同的階段對學習語言是有互相促進作用關鍵是自己所處的階段以及目標再選擇合適的方法

一段往事

題主需要相當大的耐心!乙個經歷7年愛情,還是從16歲開始的,那這個男人從身體的成熟到價值觀的形成都被初戀烙下了深深的印記,如果戀愛甜蜜那這初戀是他心尖的肉,如果戀愛不順,也是闌尾,總之已經成為身體的一部分了。分手的原因也是老生常談了,成長必然會導致距離。題主該慶幸的是你倆覺得合適正是因為倆人距離不大...

聽友們認為郭德綱的哪一段相聲最妙,值得反覆聽反覆品味?

Louis 黃鶴樓。賣包子的暗線非常完整,笑點密集,又與人物形象非常契合 也契合老郭氣質 也沒有什麼屎尿屁梗。再加乙個你要反三俗。這麼短的時間就能闖作出這麼完整又好笑的作品反擊主流相聲界,才氣滿滿。火化能燒一盒半的宋大德不知道聽了這段什麼心情。 憨憨 單口聽了很多,說的挺好,但是用覺得還是差點意思,...

開始一段婚姻容易,結束一段婚姻很難,你們覺得呢?

小魅 婚姻對於當代許多年輕人來說,很多時候都是乙個敏感的話題,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恐懼婚姻,我們國家的結婚率越來越低,很多人也妖魔化婚姻,筆者認為主要原因是年輕男女在戀愛中容易頭腦發熱,在婚姻的問題上不夠謹慎。當今社會,領取了結婚證才是法定婚姻,辦理了婚禮沒有領取結婚證不屬於婚姻關係,現在的事實婚姻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