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討厭《銀河英雄傳說》中的楊威利?

時間 2021-05-06 10:16:58

1樓:

他為了口口聲聲擁護的民主主義絲毫不肯在道義上讓步,不肯有生活中任何的犧牲,靠著天才的能力在軍事上頗有建樹,但是這種天才來的也十分稀奇。作者給他的金手指過於強大,其實他從內而外都是個普通人。

2樓:路上行人

這個可能要從銀河英雄傳說的開篇來看。拯救局面的魯道夫大帝最終開啟了帝國統治。楊威利本身的想法應當是像他這樣的,能力挽狂瀾的英雄不應當出現的。應該是靠每個人自身覺醒。

他可能是從歷史的角度來看的。他和萊因哈特,無論誰勝利了,都可能難以避免走上魯道夫大帝的老路。而同盟這些年來也從根子上徹底爛了。他希望的是人們能認真思考做成自己的選擇。

3樓:

我曾經很喜歡楊威利,現在也不能說討厭,只是最近重讀「銀英」,發現自己已經沒之前那麼喜歡他了。因為他「非人」。他不是「反動」,而是全然「被動」,表面擁護「理念」,卻又囿於理念的純潔性而不肯弄髒自己的手。

他甚至不會為了情緒失控,也不會承認為了情緒失控的「正當性」。

在今天之前的許多時候,我對楊威利有一種重疊的注視,無生物性的觀察,我甚至不能把他當作「同志」,而是像透過乙個帶有空腔的圓環。雖然他對我的影響很深,我支援他的很多理念,可我卻絕不會向他的個人求助或求解。

他永遠都在道歉,「聖母」在他身上成了一種貨真價實的「病」,卻並非投射在其他人,只是落於他自己,無比積極地抱歉,卻又無比消極地避世——我知道這並不會讓他好過一點。

說到底,萊因哈特和楊威利都不像個正常的「人」,很多人會覺得楊有人情味一點,我都覺得完全是濾鏡和自戀作祟。

楊最「非人」的地方就在於,他雖然善良公義,但卻誰都不愛——他愛的是整體的人類而非個體,每個人的死都讓他痛苦,所以他的每乙個選擇都是以消耗自己為代價。他把自己以「理念化」與「程式化」,而不是反之,這種絕對的對理想的恪守,讓他更像乙個被迫普度眾生的「菩薩」。

而某些方面,楊其實是沉醉於自己的罪惡感的,這種罪惡感讓他覺得自己活著,和引導他不偏離心中的「正確」——這從結論上來說他的確是貫徹了的,但過程卻是非常粗糙,包括他對「理念」的擁躉,對筆與劍的比較。他時刻害怕失控,寧願在一切失控之前逃避,可是他每次又都無法逃避,他寧願自己是被動著,亦步亦趨地為「和平」的祈願所選中,而不是他主動為「和平」而戰——這一點和詹姆很像,詹姆身為騎士卻手刃瘋王,而後又克制地不做任何解釋,因為他的驕傲便是不屑於向人尋求理解,而楊的驕傲便是對「巨集大敘事」的警惕,以至於他矯枉過正地迴避一切「主動」的選擇。

——很多人覺得他像個「普通人」的地方大概也在於此。認為他是被時代洪流不得已裹挾的英雄,其實才不是,就像你們會覺得薛寶釵普通嗎?他每一步都踩在最「合適」的台階上,像乙個最溫暖的人形機器,把自我束之高閣,根據不同的推搡作出不同,但「合適」的反應。

隔了很多年再看銀英,越發覺得楊其實就是另乙個時空的令狐沖,他們本質上是一類人,沒有立場(所以連「敵人」也會同情),沒有慾望,沒有野心,沒有想要的東西,為人步步後退,卻又懷璧其罪——身為理想主義者,他們有天下大同的願望,和空澄闊達的格局,卻沒有弄髒自己雙手的覺悟與決心,全然被動,只被環境推搡著向前,縱而只能一次次有力地貫穿必將到來的「徒勞」。

金庸很現實,雖然他寫的「笑傲江湖」是某種意義上的「爽文」,但他知道乙個理想主義者的艱難與脆弱,知道理想主義者無法獨存於世,也理解其內心的逃避,所以他把任盈盈作為禮物與倚靠送給令狐沖,用來保護他善良而天真的心,和於身不由己中笑傲江湖的幻想,在他每次軟弱,每次逃避做選擇時候代他弄髒手,代他喂出三屍腦神丹。

田中芳樹的現實中卻增添了一些悲觀的浪漫主義色彩,所以他讓楊威利早早去死,而送出的禮物卻是煙霧彈一樣的曇花美夢,柔軟而無用的菲列特利加,是讓楊威利在最後的時刻,從乙個亦步亦趨的理念機器做回人類的幻境。書中菲列特利加對卡琳說,楊威利最吸引她的地方就是他「滿心想把被賦予的任務完成」——這是乙個粉絲的心情,和對偶像最崇高的敬愛。可惜像楊威利和令狐沖這樣的人,最需要的其實是自上而下的支援與憐愛,他們期盼自己的「信念」成為支柱,希望有人幫自己的「信念」成為支柱,而不是「自己」成為支柱,儘管在這一過程中,他們早已把「自我」與「程式正義」水泥一般地澆築於一體。

像媚蘭對衛希禮:「希禮是——不現實的。」

只有死才會逼媚蘭說出這種不忠的話來。

「關照他,思嘉——可是——決不能讓他知道。」

關照他,可別讓他知道——因他們需要的從來便是這些。作為理念的管道(甚至都不是容器),他需要的不是崇拜,不是認可,更不是被感激。

4樓:

我提供一下個人的觀點。我並不討厭楊威利,只是不喜歡他了。

我是剛進大學時才開始看這本書,很討厭男主角萊茵哈特,倒是有點喜歡楊這個人物。但是這兩個人初次見面時,楊威利竟然會恭維稱讚萊茵哈特的軍事才能,稱讚他征服了那麼多地區和人民,置於他的新的銀河帝國的統治下嗎?

所以我之後就不太喜歡楊威利了,因為我很討厭萊茵哈特,而他的表現讓我懷疑如果他生在帝國或許會成為萊茵哈特的粉絲和得力幹將。

這個視角下面的答案似乎沒有提及,所以就分享下我的看法。

5樓:

因為楊從不想當一名軍人更不想從政,但他卻擁有與這些想法完全背離的高超政治軍事才能。

大家渴望看到他運用才能幹一番事業,然而我楊只想退休回家23333。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6樓:緣起性空

乙個剛畢業的年輕人為了吃飯交房租在社會苦苦掙扎,幾年後娶妻生子每個月為了家庭為了房貸奔波,時運當上了領導雖衣食無憂,但看到那些跟著自己的無能下屬,趕他們走連工作都找不到,只能自己更加努力。我每次看到我領導的背影就像那個楊威利,我希望我將來成為楊威利那樣的領導善待員工。

7樓:

如果身邊欣賞楊威利的人多一點,這個世界會更美好。這跟每個人的生存環境都息息相關。跟楊威利這種人相處,和跟乙個地球教徒相處哪個更舒服,我相信所有人都有答案。

但是,大多數人都厭惡楊威利,覺得他裝腔作勢,那麼歷史的走向也很清晰了,該來的都會來的。

8樓:胡泊

我只看過新版銀英的兩季。

總結一下自己的看法:

楊威利角色的設計上有著極大的自我矛盾

田中一邊說他站在民主的一方,但又讓他背離著廣大人民群眾。變得像火影那種熱血漫畫的主角一樣,高喊著為了和平忍耐一下,滅族之恨什麼的都不是問題的小眾化。楊的行為又和章北海那種「都一樣」還不同。

章是為了人類火種延續下去,是不是自己活下去已經不重要了。而楊的行為更像是「導演快發盒飯吧,我趕著時間接老婆下班」的提線木偶。

就兩季的內容中,我看到是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之間的爭鬥,更像是二戰歐洲戰場的縮影。

楊守護的既不是真正的人民民主,他又沒有想過改變它。楊的設定中是精通歷史,這是增加了人物的睿智屬性,但同時也是個致命傷。熟讀歷史的他就真得沒有一點唯物史觀嗎?

但凡學過辯證法的人都該知道軍政不分家,可楊的設定更像是關鍵時刻給萊因哈特填堵的高階工具人。帶著劇情看人物的話有著強烈的割裂感。

李德勝也是熟讀二十四史的人物,在探索革命道路的時候,同樣是不佔據話語權,但是人家卻主動的發聲,探索道路,甚至被開除過黨籍也沒有放棄。通過一次次的民主擴大會議與符合時局的指導,奠定了領導地位,實現了人民民主。

對比之下就會發現,與其是有人討厭楊威利,不如說田中筆下的楊的行為和他的設定有著嚴格的割裂。

9樓:林若瀟

個人認為有兩種可能的原因:

一是巴公尺利恩會戰,楊在勝利唾手可得的情況下選擇了聽從ZF的,立刻停戰……

說實話我當時也是看到這裡開始對楊威利有看法的,之前我一直把楊威利當成知己那樣看待。

我當時的想法和先寇布一樣,看到先寇布苦口婆心地勸楊,可他最後還是無動於衷我是有點怒其不爭的意思的。

但後來想想楊威利就是這樣的人,所以也就釋然了……後來他死了我很遺憾。

除了這個原因以外,第二種可能的原因就是,某些死忠帝國粉覺得老賊給楊開掛開得太明顯太厲害了,引起了他們的不滿。

畢竟楊憑一己之力把帝國的那些提督虐了個遍,總是反敗為勝,總能以少勝多,如果是帝國粉的話可能會對老賊的這種安排心生不滿,進而將這種不滿轉移到老賊的代言人楊威利身上……

其實我不是太懂為什麼有人真心討厭楊威利的,畢竟他是那樣佛系、與世無爭的那麼個人……

10樓:zlalien

楊威利代表著一種理想主義,他有挽救制度的能力,卻因為固守制度的初心而無法挽救,這或許就是田中要突出的悲劇之一——堅持主義卻死於主義的弊病,雖然未見得田中對萊因哈特的統治推崇多少。

但楊威利絕對不該被討厭,在亂世做個能追隨本心的人,而且還有能力去追隨,實在不該被討厭吧?

11樓:葛路路

這樣說吧,96年時我自以為是楊威利,nb啊,到處註冊網名……06年時我意識到自己可能是霍克,雖然沒什麼實績,但還是優等生……16年時我發現情況好像不妙,我可能是廢帝這種暴躁易怒的巨嬰…… 20年的今天我終於認清了自己其實連姓名都不配有,只是形容全中國人口幾百億中的一員……落差這麼大,怎麼辦呢

12樓:楊微粒

就像玖羽說的,把自由行星同盟團結起來的其實恐怕不是什麼民主而是對帝國的仇恨那樣,我站同盟軍主要就是因為萊茵哈特。楊威利沒在巴公尺利恩把他滅了真是一件憾事。

13樓:孤獨的7

因為讀者的心態不一樣了,現在中文鍵政圈的主流是什麼?工業黨,入關論,還有非洲流派。總得來說,就是從悶聲發大財變成了積極拓展的心態。

說句難聽的,內捲學加入關學不就是「通過對外戰爭轉移內部矛盾嗎?」

再加上近10年的歐美「民主」國家腐化之後的醜態和國內對於民主制度的醜化,民主在當今的中國讀者眼中就不是個好詞。

積極對外擴張的心態加上對民主制度的蔑視,自然對身負才能但卻信仰民主的楊威利心存不屑。

另外一方面,對於戰爭,中中國人的印象大部分是受害者的形象,戰爭中自己是正義的一方是從小耳濡目染的結果,所以對於戰爭有消極態度,不擴張不說,還投降的楊更加不滿。

最後,武德豐沛的少年們總想著建功立業,封狼居胥,自然對於楊更加的討厭。

14樓:默蒼離

他個性用乙個詞可以概括:自由散漫。

「沒有國家,人仍可活下去;但沒有了人,國家也就不存在了」

「責任感也好,才能也好,都是有限度的。不論別人的期望多高,或如何強迫,不可能的事情永遠也不可能。」

這些都是典型自由散漫者的詭辯。

楊威利是小布林喬亞。還是那種沒有大局觀的一部分。所以在一些人眼裡不討喜是必然的。

田中芳樹製造了乙個扭曲的不敗神話,乙個人,善於「奇術」,不喜歡戰爭卻能成就「不敗神話」。

實際上現實中這種人在亂世活不了多久,也沒啥可能力挽狂瀾。

田中筆下之楊威利,更像肥宅在賢者時間意淫的自己——喜歡安靜的看書,然後不得已成為英雄的人。

現實中這類人物及其價值觀只會帶來極端民主化和極端個人主義。只會造成失敗的惡果。

因為現實中沒有田中老師給你開掛了。如下:

你認為《銀河英雄傳說》中的楊威利最像哪個真實歷史人物?

櫻小路朝日 沒有人說一下岳飛嗎,畢竟田中老賊除了撰寫 銀英傳 之外,還翻譯了 說岳全傳 雖然楊和岳飛的立場以及信念不同,但是他們的經歷是類似的,都擁有同門作為自己的戰友,都為了自己的國家效力,都不得不忍受昏庸的主君,在即將得勝的時候還被叫停。 飽吹餓唱 楊威利是個不完美的完美人物,而且正是因為這些不...

在《銀河英雄傳說》中,如果楊威利不死,將會是什麼結局?

fhbgood 楊是乙個真正的英雄,而英雄最完美結局可能就是死亡了。如果楊活著的話,和平的到來將對這個近乎完美的英雄造成難以估量的傷害,畢竟和平年代不需要英雄。 114514 帝國榮譽元帥楊威利,特區元首楊威利,憲兵天敵楊威利,立憲主義精神領袖楊威利,銀河帝國立憲派的導師,楊威利。亞歷山卓的守護者,...

為什麼《超銀河傳說》中沒有迪迦出現?

星予 我先解釋一下劇中的邏輯吧,未免有些強行解釋的嫌疑,因為劇本是受劇外事物的影響的。劇中的邏輯,第一,光之國全滅,僅剩初代,賽文,夢比優斯,還有在其他星球上訓練的雷歐兄弟以及賽羅。這裡光之國剩下的三位都以人間體的方式登場了。而雷是可以干擾怪獸墓場的唯一人選,雷被夢比優斯帶到了光之國。第二,劇中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