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核磁共振的主要用途是什麼?

時間 2021-06-06 00:58:44

1樓:

這裡有一篇很專業的描述:

我稍微通俗的翻譯一下,可能不完全準確,但主題意思差不多。

舉個例子手指活動收人腦指揮,具體一點就是由人腦部某個或多個區域的腦細胞群指揮。

比如豎中指就是由腦部某個/多個特定區域來指揮,這個區域我們可以認為就是「豎中指腦功能區」。

因此,當「豎中指腦功能區」指揮中指豎的時候,這部分腦功能區裡的細胞相對其他區域而言活動就很頻繁,因為頻繁所以就需要消耗更多氧氣。

所以叫BOLD:血氧依賴水平

因此這部分腦功能區細胞血流含氧量就發生變化,而磁共振技術就可以非常敏感的發現這個區域的變化,並能確定這個區域在人腦的位置範圍!

如此以來,就可以構建腦部中指功能區與中指活動之間的關係!並明確其腦部功能區位置範圍

也可以建立其他手指與管理其活動的關係並明確其腦部功能區位置範圍。

同樣可以建立語言腦功能區關係、位置範圍。

也同樣建立視覺腦功能區關係、位置範圍。

也同樣可以建立各種人體行為的腦功能區關係、位置範圍...

如此以來,人腦部的各種功能區範圍就可以明確,就如地球一樣,標出不同行為腦功能區關係位置範圍...

具體用途就很大了,比如腦部手術前可以明確敏感腦功能區,從而在進刀的時候避開這些功能區,或做出不同取捨。

其實臨床上依然需要進一步研究,但在診斷方面還是可以比較精確的定位病變位置。

具體應用有空在補充...

2樓:saclay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是一種神經影像學技術。其原理是利用磁振造影來測量神經元活動所引發之血液動力的改變。由於fMRI的非侵入性和其較少的輻射暴露量,從2023年代開始其就在腦部功能定位領域占有了重要地位。

目前,fMRI主要被運用於對人及動物的腦或脊髓之研究中。

自從2023年代開始,人們就知道血流與血氧的改變(兩者合稱為血液動力學)與神經元的活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神經細胞活化時會消耗氧氣,而氧氣要借由神經細胞附近的微血管以紅血球中的血紅素運送過來。因此,當腦神經活化時,其附近的血流會增加來補充消耗掉的氧氣。

從神經活化到引發血液動力學的改變,通常會有1-5秒的延遲,然後在4-5秒達到的高峰,再回到基線(通常伴隨著些微的下衝)。這使得不僅神經活化區域的腦血流會改變,區域性血液中的去氧與帶氧血紅素的濃度,以及腦血容積都會隨之改變。

核磁共振波譜儀與核磁共振成像儀的磁場有何區別?

Tsy.H 基本原理一樣。因為手機所以放不了圖。MRI和NMR原理一樣,捕捉H的訊號,根據不同組織器官含水量以及其他質子訊號差異進行加權成像得到。一般好的MRI為了得到更好的成像效果,對脂肪等進行好的抑制採用1.5T的超導磁體居多。人體進入磁場後被磁化產生縱向磁化向量,發射射頻脈衝後產生橫向磁化向量...

核磁共振的原理是什麼?

蹬著 磁共振成像 MRI 的基本原理是將人體置於特殊的磁場中,用無線電射頻脈衝激發人體內氫原子核,引起氫原子核共振,並吸收能量。在停止射頻脈衝後,氫原子核按特定頻率發出射電訊號,並將吸收的能量釋放出來,被體外的接受器收錄,經電子計算機處理獲得影象,這就叫做核磁共振成像。MRI提供的資訊量不但大於醫學...

做核磁共振的時候你在想什麼?

今天因為脫髮做了頭皮磁共振,也不知道有沒有用這個檢查,我以為這個就是進去一會兒就出來了呢,沒想到要在裡面呆20分鐘,這20分鐘真是煎熬啊.感覺自己像上了手術台,超級被動和恐懼,下一秒就要把我解剖了,機器的噪音像雷射槍噠噠噠,真怕機器故障把我炸了,閉上眼睛就是萬花筒閃來閃去的,想想做個對身體沒有創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