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 宣公二年》裡說的不忠,忠於的是誰(聽過兩種說法,一種說忠於君,一種說法是忠於天)你是怎麼看的?

時間 2021-05-30 13:23:58

1樓:不忘初心

忠字古今異義,左傳這裡的忠指的應是「內心中正,不自私」,個人理解是忠於自己的內心,鉏麑認為殺宣子則有愧於中正,自己沒有按照心中的天平行事,太自私了,不殺呢,又失信於君主,陷入兩難境地;現而今我們用的「忠」則是忠心的意思。

2樓:道鳴

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

諸侯危社稷,則變置。 犧牲既成,粢盛既潔.祭祖以時,然而早幹水溢,則變置社稷。

忠也是分先後的..晉靈公的行為已經是不忠了.沒資格要求別人對他忠..趙盾忠於民.忠於社稷.因此殺趙盾是對民.對社稷的不忠.

3樓:gm zeng

釋義不當師心自用。

《國語·周語》上:「考中度衷,忠也。」持驗內心(中)與外在(衷)的中正之道,便是忠。

1.鉏麑的話不可能是鉏麑所言的實錄,《管錐編》有詳細論述,所以這一節是敘事人的劇本,所謂鉏麑的話也只是敘事人的話。

2.忠在具體實施中,需要落到具體物件身上,在這裡是有忠國主(晉靈公)和忠民主(趙盾)兩種選擇的衝突,這兩種忠都只是「忠''的一隅。敘事人已經說晉靈公不君,有其國,未有其民,則忠國主的道德約束已經自動失效,忠民主的道德約束是理性選擇的最佳結果。

作為補充,對於國主,只有信守君命的道德約束還被敘事人認可。敘事人藉鉏麑之口做出選擇,就是要站在忠的抽象意義上去抉擇具體是非。

3.借鉏麑之口提出民主的概念,其實是敘事人對趙盾集團弒君的辯護,引用孔子的評語也是為此。

4樓:何飯

上下文來看和忠君忠天沒有啥關係。因為宣子不是君也不是天。

這兒的忠應該是敬的意思。民之主不忘恭敬,如果殺了民之主,就是有違恭敬了嘛。

5樓:Zhang Fuguang

僅作補充。

忠者,敬也。盡心曰忠。從心中聲。

趙盾於晉國,可謂鞠躬盡瘁,故曰忠。

趙盾繼承其父趙衰之位,擔任執政,受襄公託孤,自立靈公,逼走賈季,鎮壓先都,大權獨攬。

「始為國政,制事典,正法罪。闢獄刑,董逋逃。由質要,治舊汙,本秩禮,續常職,出滯淹。既成,以授太傅陽子與太師賈佗,使行諸晉國,以為常法。」《左傳莊公六年》

酆舒問於賈季曰:「趙衰、趙盾孰賢?」對曰:「趙衰,冬日之日也。趙盾,夏日之日也。」《左傳·文公七年》

趙盾指揮的令狐之戰、河曲之戰,給秦國以打擊;擊敗楚莊王,重新確立晉國霸主地位。

有什麼話想對第二年公考的人說嗎?

北漂回家的公務員 選拔性考試就是PK,所以我經常說報名比考試重要,考上就是1 的運氣 99 的汗水,但沒有那1 的運氣,那99 的汗水也是徒勞。堅持吧,總會有機會上岸。 立於大地上的不死鳥 你需要記住,公考是另外一種形式的抗戰,從大學畢業到三十五歲剛好十幾年,抗戰14年都過來了這個還過不來嗎?那個時...

二戰結束後的幾十年裡,蘇聯對資本主義國家有哪些有影響力的文化輸出?

橘子洲豪傑 在二戰後的世界局勢下,無疑,各國的資本主義當權者是抹黑蘇聯的存在,蘇聯作為戰後的強國,蘇聯在國際局勢下為了向資本主義國家展示自己的建設成就,通過在各個資本主義國家舉辦的世界博覽會裡展示自己的國家實力,那個時代的世博會蘇聯館往往是處於車水馬龍的狀態。蘇聯管在幾次重大世博會上的掠影 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