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怎麼分辨公曆 農曆 陰曆和陽曆之間的關係?

時間 2021-05-05 21:46:59

1樓:宜和忌

公曆/陽曆:全球統一的西洋曆法;

陰曆:農曆+五行+月像歷

黃曆:公曆+農曆+陰曆+各種「迷信元素」的日曆翻黃曆 - 有事就翻老黃曆

個人理解

2樓:東方好仁

你的問題提的很好,叫普通人怎麼分辨哈,我也是乙個普通人,下面我來談一談我是怎麼分辨的吧。

其實到這裡我的回答就算是完畢了。

因為我上面說了記沒有知識的科普,也不想立人設,只是想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那麼上面說了答案,還沒有談看法,下面我就把自己的看法談一談。

不想談科普的原因是什麼呢?就是理論知識一大堆,我說了你不一定愛聽,我還要去研究一下我說的對不對,免得誤人子弟,所以還不如直接一點——說最後的答案,就像做填空題或者選擇題一樣。

這樣比較好,反正這不是個論述題對吧?

不想立人設的原因很簡單,因為你的問題我喜歡。

雖然可能在別人的眼裡我不普通,但是平常心我還是有的嘛,有平常心的人應該算是普通人了吧,雖然他可能普通的不一般,或者說一般不普通;但是在我眼裡我就是乙個普通的人。可能你會覺得我有點兒臭屁,我要說我沒有臭屁,你肯定會說——你這不是已經臭屁給所有人看了嗎?

好吧。我承認。

下面來說一說怎麼區分公曆和農曆或者說陽曆和陰曆吧。

萬一你要覺得你控制不了自己或者控制不住自己,我勸你就不要再繼續往下看了,到這兒就已經算我回答完畢了。

好吧。其實我也是傻傻分不清楚的,但是呢,我有手機,我把手機的日曆點開一看,我就知道哪一天陽曆對應哪一天陰曆了;另外作為老一輩的家裡人啊,過生日什麼的,一般都是過農曆的多一些,也就是過陰曆的多一些。所以對我來說,在實際生活中,農曆還是有實際意義和作用的。

當然,如果您是想往玄之又玄那方面邊發展的話,我建議啊,還是要深入的研究會比較好一些。

不過我相信,如果只是區分公曆,農曆,陽曆,陰曆的話,真的都是太小兒科的知識了,相信我的回答也會讓你覺得這個知識點太小兒科了吧,對吧?(*^ワ^*)

3樓:從前有座山

陽曆就是太陽曆法,以地球繞太陽一周為一年。公曆是西方的陽曆;24氣、干支曆法,是中國的陽曆。

陰曆就是太陰曆法,以月相變換一周為一月。中國沒有純陰曆。

農曆是個醬油曆法,以12個陰曆月為「一年」,但這又明顯不對,於是他又隔三岔五設定13個陰曆月的閏年,來抵消平年少計的天數。

4樓:風雨行者

陰曆又稱為「太陰曆」,與月亮(古稱『太陰』,與『太陽』相對)的執行有關,以月亮繞地球公轉一周的時長(稱為『朔望月』)為乙個月,一年總共有十二個月。「朔望月」平均為29.53天,完全見不到月亮(虧)的一天稱為「朔日」,定為陰曆的每月初一,而月亮最圓的一天稱為「望日」,定為陰曆的每月十五(有時候為十六)。

「朔」到「望」,再到下一次「朔」,定為乙個月,也就是月亮的乙個盈虧週期。為了計算方便,陰曆設定為大小月交替,大月有30天,小月有29天。

陽曆又稱為「太陽曆」,以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長為一年,並將一年分為十二個月,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每年的2月則比較特殊,一般為28天。這樣算下來,全年有365天,差不多每四年會多出來一天,於是就加到第四年的2月,當月定為29天,當年稱為「閏年」。陽曆基本對應一年及其四季,但具體到單個月之後,無法對應朔,望,上弦,下弦等月相,在區分乙個月以內的日期上就不如陰曆。

因為對月亮的觀測要容易一些,所以陰曆的形成要早於陽曆。不過,中國傳統的曆法是一種陰陽合曆。這主要是由於單純的陰曆未能考慮地球公轉,無法反映四季,而且全年只有354天左右,與應有的365-366天存在一定差距。

因此,中國傳統的曆法在單純陰曆的基礎上,每過兩三年加乙個閏月(準確的說是每19年設定7個閏年),以便在整體上調整到符合地球公轉的時間,即陽曆標準。

農曆是中國傳統的曆法,又稱為夏曆、中歷、干支曆等,通行於中國和「中國文化圈」地區(北韓,越南等國)。農曆的特點主要有:一是陰陽合曆

二是以朔望月週期作為每月的長度,這是陰曆標準。三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週期(回歸年)作為每年的長度,這又是陽曆標準。四是通過設定閏年來調節陰曆與陽曆的「時差」,在年這個層面上分為平年和閏年,平年有十二個月,閏年有十三個月。

在月份這個層面上,則分為大月和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平均每個月正好對應乙個朔望月。五是加入干支曆中「二十四節氣」的內容,以便準確地指導農業生產,這是古代社會最重要的活動,所以這一套曆法也被稱為「農曆」——與農業生產及其時間安排有著非常緊密聯絡的曆法。六是與中國傳統的節日密切相關,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重陽節都在農曆中有固定的日期,這就超出了曆法本身的範疇,發展成為一套文化體系了。

公曆又稱為西曆、新曆、格里高利歷,最早起源於古埃及、古羅馬時期,近代以來逐漸傳播到世界各地,成為當今世界通用的標準。公曆在編制上比較傾向於陽曆。2023年辛亥革命之後,我國開始全面過渡到公曆,並採用一周七天的方式。

5樓:萬年曆APP

簡單來說,世界上的曆法都逃不過陰曆、陽曆或者陰陽曆3種曆法:

1、陽曆是參照太陽與地球相互運動產生的,也叫太陽曆;

2、陰曆是參考月亮的圓缺規律產生的,也叫太陰曆;

3、陰陽曆則是結合二者產生的曆法。

中國用的公曆是陽曆的一種,叫「格里高利歷」,大家習慣直接叫公曆;

中國的農曆其實是陰陽曆的一種:陰曆只規定月份,不考慮地球長期繞太陽執行有時比陰曆多出來的約乙個月的天數。於是農曆就在陰曆的基礎上,參考太陽回歸年為一年的長度,通過設定閏月,將陰曆差的乙個月補齊,同時吸收干支曆的二十四節氣作為補充曆法,最後形成的一部陰陽合曆。

6樓:青汐

陽曆、陰曆、農曆是三種不同的說法,但現代很多人都會將農曆和陰曆混淆,注意!其實陰曆不是農曆。

首先來說陰曆和陽曆的區別。陰曆是根據月亮的執行設定的,陰曆乙個月的時間,大約等於月亮繞地球公轉一圈的時間。陰曆的每一天都有特定的稱呼,《赤壁賦》首句中「戊戌之秋,七月既望」,中的「望」指的就是每月的十五,「既往」就是十五過去一天的十六。

下圖表示的便是陰曆每月月亮的大致形狀。

陽曆的確定則是根據地球繞太陽轉的時間確定的,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也就是陽曆的一年。用陰曆和陽曆算出來每乙個月的時間有一定的差距,陰曆的乙個月大概是29.53三天。

按陽曆的乙個月大概是30.44天。

為什麼古人最先發現的是陰曆而不是陽曆呢?原因便是在古代科技不發達,人們只能通過離地球較近的月亮表面上的陰晴圓缺來判斷時間,太陽執行週期太久也不便於觀察,作為四大文明古國的中國之一,我們的祖先也是研究天文曆法最早的一批人,4000多年以前,古人觀測天象,根據日月星辰以及氣候等的變化創造出了最早的夏曆,也就是我們所常說的農曆。

而農曆既不是根據月亮執行設定也跟太陽的執行無關,那麼農曆又是怎麼設定的呢?其實可以說農曆將陽曆和陰曆進行了一次巧妙的結合。 如果按陰曆的時間來算,一年算下來會比陽曆少11天,這樣一年一年的輪迴下來,我們一年四季都會過春節了。

所以聰明的古人便發明了「置閨法」,所謂「置閏法」就是每隔19年都有7個閨月。有閏月的這一年是383天或384天。從「置閏法」足以窺見古人的智慧型,閏年設定也是一些人根據農曆過生日,好幾年才能過上一次生日的原因。

農曆這一曆法有著非常廣泛的用途,比如四季與節氣的確定,古人依據農曆把一年分為春夏秋冬四季,每乙個季節都有它特定的氣候。但是他們把四季的輪迴以及每個季節的風、雨、雪、雷、電現象過分歸因於「天時」,即萬物有主,上天有神靈掌管這些特定的現象。《韓非子》中就有這樣的描寫:

「非天時,雖十堯不能冬生一穗」。

在四季基礎上的二十四節氣可以算是當時很重大的一項研究成果,二十四節氣為當時的農業以及人民生活提供了很大的幫助。2023年11月30日,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由此可見二十四節氣的影響之大,同時,它也得到了中外很多人的認可,二十四節氣中蘊含著中華久遠的文明。另外,我們現在還在用的干支紀年法還有清明節的時間都是根據農曆來設定的。

古代人很早就發現了天地間日月星辰這種規律的運轉,但是古代的天文研究也有錯誤的地方,比如古人認為宇宙間的一切都是圍繞地球執行的,與現代物理學研究成果恰好相反的乙個理論是,他們以為太陽是繞地球轉的。

雖然現代為了方便統一使用陽曆,但仍不減農曆的重要性,即使在幾千年後的今天,農曆的設定也是非常有科學性和先進性的,我們的一些傳統節日,農業生產,重大事件時間的決定還是依據農曆來定的。

7樓:一張一元錢

其實陰曆和陽曆之間,還應該加入乙個陰陽曆,因為我們的農曆或者說中國舊曆,就是陰陽曆。

所謂陽曆,顧名思義,以地球公轉為基礎的曆法,「年」的時長較嚴格符合地球公轉週期,「月」的時長完全不符合月球繞地運動。

所謂陰曆,顧名思義,以月球繞地運動為基礎的曆法,「月」的時長與自然高度吻合,「年」的時長與地球公轉週期偏差較大。

純陽曆的典型是格里高利歷(公曆),純陰曆的典型是伊斯蘭歷。其中,純陽曆尚可指導古代農牧活動,純陰曆對古代農牧活動的指導極為有限,因為它的「月」不與季節對應,現在7月可能是酷夏,幾百年前7月可能是嚴冬。

所謂陰陽曆,顧名思義,兼採陰、陽兩套體系,以中國舊曆(農曆)為典型。

而我們現在用的公曆即格里高利曆是純陽曆,只根據地球公轉運動測算,它的閏年,其實根據「閏月」這個名稱應該稱為「閏天」,這是由於地球自轉與公轉時間不是完美的倍數關係造成的,相對固定,平時4年一閏(2023年不是閏年,2023年是閏年),遇整百年則400年一閏(1900不是閏年,2000是閏年)。其在古代農牧時期能夠指導農業生產,但是沒有農曆那麼精確,但是更加適用於當今的標準化社會活動模式。

由於二十四節氣與公曆都是陽曆,因此基本對應,例如清明節總是4月5日/4日,冬至總是12月22日

伊斯蘭歷如上文所述,不適合古代生產的指導,亦不適合今日工業社會,因此宗教意義更加突出。

總結:1、公曆=陽曆/太陽曆基本正確

2、公曆=根據地球公轉/太陽運動(古人話語體系)確定的曆法基本正確

3、農曆=陰曆不正確

4、農曆=根據月亮變化確定的曆法不正確

5、農曆的月是根據月亮變化確定的基本正確

6、農曆的二十四節氣與公曆基本對應正確

7、農曆包含了陽曆和陰曆正確

經常在網上看到各種「鍵政」,普通人怎麼分辨這些說法靠不靠譜呢?這些東西對現實生活又有什麼指導意義?

某某丞 總的來說,還是需要接受一些專業和系統的訓練吧,如果完全沒有對政治現實的整體認知,其實很難單獨判斷某一說法到底是對還是錯。在沒有培養起來政治敏感性和政治素養之前,其實很容易相信一些看起來可信的 秘聞 如果多讀歷史,多讀政治學理論的著作,應該可以提高判斷能力 引用資料越多的,越不靠譜。包括一堆堆...

怎麼評價乙個普通人的好壞和價值?

陳坤 這個世界沒有絕對好壞和對錯!如果非要分個是非!那就要加上時間,地點,人物!比如殺人不好!如果是抗戰時期!在中國殺外來侵略者 那就是英雄 珊珊 乙個人的好壞,不是一兩句話所能概括的,首先要從根本來評價這個人先看他的父母是什麼樣的人,大都數人都是遺傳多些,只有少個別一部分除外。我們先前者,如果父母...

如果大通縮和大蕭條來了,普通人應該怎麼做?

二奢營 俗話說,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著。生活中我發現10個有8個都是悲觀主義,就是遇到點事就提心吊膽,就擔驚受怕。生存這門遊戲,不是說你要做到第一才能活下去,而是不做到最後乙個就可以活下去。蕭條也好,危機也罷,災難又何必太在意呢?躲不過去的就認命。蕭條就像老虎,最先倒霉的是那些經濟差,負債高,職業不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