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推薦一本偏您的專業,但又算常識或者科普的書嗎?

時間 2021-05-10 16:50:27

1樓:冬瓜大寶貝

不請自來。

我做的工作和人事的招聘模組及入離職流程非常密切,目前也是在做零售行業的獵頭。

關於招聘的工作一言難盡,但當我切身體會了兩年的HR的工作後,我表示,HR是乙個複雜多面性的崗位,打個不太雅的比喻,這是「太監」位。

每天都要面對人性的複雜與反覆。時間長了,屠龍少年自己不留心也會變成惡龍。

這不,就有人把自己的人事經驗寫出來了。但我覺得,這書的內容略三觀歪,匯集了很多人力資源負面資訊和操作。

裡面寫的一些事情,現實世界也真的有發生過。

很沒想到,有人把它當業績寫出來。

目睹人間怪相。

2樓:南書房1966

葉永烈沒錯就是你熟知的歷史科普作家,他是北大化學系畢業,文革前著名的科普從書十萬個為什麼就是他寫的,其中就有化學部分,十萬個為什麼版本很多,現在就有最新版,你可以挑一套化學內容多的。

3樓:蘇遜

《經濟學的思維方式》

(美:托馬斯.索維爾)

經濟學通識作品,長期於亞馬遜經濟類佔據霸榜,堪稱久違的國民經濟學經典讀本。連我這種經濟學科班出身的人,都讀得津津有味!

所謂入門級的專業學術書,本就應該同時具備專業性與普及性。

這本書裡,沒有複雜的高等數學知識,更沒有外行人壓根兒就搞不懂的經濟學建模。而只是用最通俗的語言,以大量的生活範例作為橋梁,將最底層的經濟學原理娓娓道來,極具親和力!

順便說一句,這本書於2023年中文版再版時,我曾一口氣買下了10本,送給了身邊的朋友。

4樓:林川登羅

如果要按我的專業的話,推薦這一本書《設計中的設計》,原研哉算乙個知名度很高的設計師了,他這本設計中的設計從排版到理論都給人一種「精巧」「虛無」的感受,非常推薦所有對「設計」感興趣的人讀這本書。(雖然我讀了還是不太行,可能性格就不太適合設計吧)

寫一些至今仍有記憶的話(又回去找了找):

設計基本上沒有自我表現的動機,其落腳點更側重於社會

這句話讓我進一步確定了:設計不適合我,我更在乎「自我表現」確實學了這幾年的設計發現大部分的設計是不需要設計師有「個體意志」的。

而下面這些摘錄,個人覺得是可以給乙個對設計不感興趣的人看這本書的理由,「如果電子媒介被認定為一種資訊傳遞的實用工具,則書便是資訊的雕塑。」

雖然今天的世界據說處於一種資訊過剩狀態,實際上可能並不富裕,氾濫的只是媒介中零零碎碎的資訊,每個碎片中的資訊量實際上很小,在這種半生不熟的資訊中,大腦怎麼會不感到壓抑呢,大腦的壓力不是因為數量,而是因為有限的質量。[1]

有時候想想,書作為一種儲存確定資訊的媒介可能多有不便。它們又重又笨,它們會髒,會隨時間流逝。它們尺寸固定,而所含資訊量卻可輕鬆存入一小片記憶卡內。

而資訊卻不僅僅是大量儲存、高速傳送之物。如果我們好好觀察一下資訊與個人間的關係,會發現重要的其實是我們能多深入地理解資訊

就書而言,我們會有更愉快的使用者體驗,我們會更中意於那些以適當重量和質地的材料呈現的資訊,而非那些因被壓縮到狹小空間而變得更純粹的資訊。這可能會像食物與人類的關係一樣。我們的祖先以豐富的經驗和洞察力致力於弄清如何最好地享受一枚蛋的味道。

想想做蛋要用到的為數眾多的器具,烹飪菜譜的多種多樣,還有那無數上菜方式以及發明出來的餐具。能同時做一千枚蛋的裝置或能儲藏五十萬枚蛋的庫房可能也是有用的,但和我們在蛋上的「個人口味」卻不相干。

當我們想吃乙隻煮熟的蛋時,我們會用乙個鍋把它煮到我們自己喜歡的軟硬度。然後,我們把它放到乙個蛋杯裡,用手輕輕剝開皮,用乙個雅緻的鹽瓶灑上鹽,再用乙隻銀勺送到嘴裡。雖然看起來好麻煩,但這種吃法絕對能讓我們最好地享用此蛋。

人類與資訊間的關係與此類似。選擇紙張,對其材料的質量與特性有所了解,就是對那一點的啟用、玩味與欣賞。[2]

我仍相信書是一種有效媒介,我不認為其效率下降到社會所認為的程度。你現在手裡拿著的這本書也是一樣。如果你唯一的目的就是把進入你頭腦的文字放到某個方便、易獲取的地方,那你大可把它們存在網路或是光碟這種東西裡。

而在此我選擇了叫做書的媒介,是因為我希望大家能享受印在紙上的資訊;因為我希望把它作為一樣有分量的東西遞給別人;還因為當你在火車上把它從包裡拿出來,我希望你能按自己的節奏一頁頁翻過;還因為我覺得若是它隨著是時光流逝而成為古董也挺好。

當然,作為設計師,我極盡創意之能事,讓此書在讀者手中能營造出一種愉快的氣氛。我意識到書的魅力不在於從左至右地傳送資訊,而在於對資訊的珍惜。而且,我中意紙不是因為耽於懷舊。

我不是不喜歡電子媒介。我已如此深深依賴資訊科技,一旦失去電子郵件服務,我會很難過。實際上,這也是為何一旦我採用紙媒介,我不認為這是出於無意識,而是意願明確。

拜電子媒介之興起所賜,紙終於能夠去做它能夠做也該做的事了——充當一種本性迷人的材料。

如果電子媒介被認定為一種資訊傳遞的實用工具,則書便是資訊的雕塑。從此,書將根據它們能多好地喚醒其材料性來受到評判,因為要造好一本書完全是基於對作為媒介的紙的確切選擇。對於紙來說這會是多麼幸運的一件事。

[2]另一本書則是另一位平面設計大佬杉浦康平的《造型的誕生》,他對東方文化融入西方設計在造型和符號方面做了很大的貢獻,可以說就是給設計注入了一種西方文化沒有「靈氣」。

這本書我是在圖書館找到的,也是非常非常推薦的一本書,如果說《設計中的設計》走向的是禪宗的極簡和「虛無」,那這本書就是推薦東方設計師也可以把屬於東方的濃墨重彩和諸種文化的集體潛意識釋放於自己的作品之上,他的作品更加強調基於道教,佛教,書法這些亞洲傳統文化表達「個性」的可能,與其說這是一本「設計學」的書,我更把這本書當成一本「設計史」的書,探尋了亞洲文明「設計」的根本可能

5樓:快速換模

看有施拉姆和麥克盧漢,就明白有傳播系同學來了()那我推薦一本《傳播學教程》郭慶光版本吧,雖然邏輯不是很整,但是知識點比較全。各位通過這本書做個簡單的認識再考慮讀不讀別的完全可以

6樓:Amon Edmund

《數學之美》

聽起來是不是一本講述數字公式的科普書?

然而實際上這本書主要介紹的物件是自然語言處理,即我們常說的NLP相關的問題。從語言文字本身的意義和作用,講到資訊時代其產生的額外影響。會讓讀的人覺得一切都順理成章,而非枯燥拋給你公式或是用數學方法去分析問題。

7樓:

1.不是我的專業,算是業餘愛好,同時也是通過知乎和熱心知友了解到這本書。

2.本書算是關於專業、專業發展史和專業思想史的科普。

3.我第一次看的時候也沒搞明白標題和內容的關係,也沒有副標題。但沒關係,帶著疑惑去看反而更有趣。

8樓:百憂

朱曉農教授和他的學生焦磊博士的《教我如何不想她:語音的故事》

相當有趣的語音學入門科普讀物,也很有朱曉農先生的個人風格(買故事書送科普知識);說起來我當初選擇來現在的學校讀書可能或多或少也有受書裡寫的他本人在我校求學經歷的影響吧...

9樓:恩里科丹多洛

曼昆的經濟學原理

或者黑茲利特一課經濟學

我不得不說,x站/x乎/x吧等等以及各種q群裡的「國師」們能有百分之一看過這書我含笑九泉

10樓:田野光

我想了一下,似乎每個專業都能找出這麼一本,唯獨我這個…生物醫學工程…

讀了四年還不知道這是個啥專業的大有人在…

總不能推薦…工科數學分析吧(逃)

11樓:

《教育經濟學百科全書》,由馬丁·卡諾依(Martin Carnoy)和亨利·萊文(Henry Levin)編寫,二人都來自史丹福大學,主要通過詞條的形式介紹教育經濟學的相關概念,理解起來不難,而且可讀性很高。

12樓:趙驊楠為何欠騸

Labour economics

Labour economics seeks to understand the functioning and dynamics of the markets for wage labour. Labour is a commodity that is supplied by labourers in exchange for a wage paid by demanding firms.

Labour markets or job markets function through the interaction of workers and employers. Labour economics looks at the suppliers of labour services (workers) and the demanders of labour services (employers), and attempts to understand the resulting pattern of wages, employment, and income. Labour markets are normally geographically bounded, but the rise of the internet has brought about a 'planetary labour market' in some sectors.

Labour is a measure of the work done by human beings. It is conventionally contrasted with such other factors of production as land and capital. Some theories focus on human capital(referring to the skills that workers possess, not necessarily their actual work).

Labour is unique to study because it is a special type of good that can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owner (i.e. the work can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person who does it).

A labour market is also different from other markets in that workers are the suppliers and firms are the demanders.

可以給我推薦一本您最喜歡的書嗎?

黎曼的冬瓜咚咚咚 資本論,在現在這個世界,很值得一讀。超越了意識形態的經典,會帶給你一次認知上的飛越。資本家是如何謀利的?為什麼會出現經濟危機,什麼是階級鬥爭,當今世界的基本矛盾是什麼?你都會收穫答案,全書極少有生澀的哲學名詞,這裡推薦第一卷,由馬克思親筆,親自訂正。 江海寸心 各個時期想法都會有所...

知友們,可以推薦一本迄今為止你最喜歡的一本書嗎?

salad 時光 小王子 從大學入手到現在四五年了,翻了無數遍的枕邊書。開心了也看,不開心也看,常看常新。它淡淡的詩意的哀愁,讓我看到另乙個世界。哲學可以很深奧,但也可以深入淺出,用小孩子的眼光看大人的問題。即使成年人,也能得到很多思考。 F7YB 鄉土中國 讀完會發現學者看待社會的思想真的很高境界...

可以推薦一本值得看的書嗎?

餘生活得更精彩 非理性現象的背後都是潛意識在作用 這是我讀完這本書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我們往往以為自己在生活中做出的很多選擇,都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得出的結果,但其實在我們的每乙個選擇行為的背後,都有一股難以覺察的力量在影響著我們。這股力量就是潛意識。潛意識是一種最基本的本能,幫助動物們躲避天敵繁衍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