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王朝兩百多年歷史裡最讓你難忘的事件或細節是什麼?

時間 2021-05-10 02:01:26

1樓:Jason.yue

個人覺得最讓人難忘的,是在蒙古大力推行佛教。讓這個一起打天下的兄弟,原本胳膊比自己還粗,最後人口銳減,差點滅絕!消除了最大的隱患

2樓:qinchen520

中英2次鴉片戰爭,中日甲午戰爭,中餓戰爭,8國聯軍,各種不平等條約。火燒圓明園,中國用好多年年才站起來,到現在還有好多國家看不起我們。

3樓:匹夫無不報之仇

該咋說呢……

如果漢族人拋開歷史淵源來對比往昔和今日。

會很輕易的得出大清是乙個大漢民族主義政權(極其錯亂)有時候,歷史和現實就是這麼魔幻。

4樓:黑洞裡的蘆葦

《張文襄公年譜》:

監國(載灃)以問公(張之洞),公曰:不可,輿情不屬。

(載灃)曰:中堂,直隸紳士也。紳士以為可,則無不可者。

(張之洞)曰:豈可以一人之而反輿情,輿情不屬,必激變。

(載灃)曰:有兵在。

公(張之洞)退而嘆曰:不意聞此亡國之言。

5樓:張居正2.0

滿清入關後,順治為吊死在煤山的崇禎帝發喪,修靈宮。

2023年,順治諭工部曰:朕念明崇禎帝孜孜求治,身殉社稷。若不急為闡揚,恐於千載之下,竟與失德亡國者同類並觀,朕用是特製碑文一道,以昭憫惻。

後來順治帝還跑去崇禎墳前大哭了一場:大哥大哥,我與若皆有君無臣。

當然,順治這樣做,很有可能是為了收買人心,弘揚滿漢一家親,為其政權的合法性做鋪墊,畢竟大明是流寇給弄死的。

而嘉定和揚州的慘劇,滿清確實要負血債,但當時的愛新覺羅福臨還是個小屁孩,所以不應該讓他本人負責。

其實,順治對崇禎的欽佩和喜愛之情應該是真的,他對崇禎的書法是讚不絕口,為其寫的碑文更是充滿同情:莊烈憫皇帝勵精圖治,宵旰焦心,原非失德之主。良由有君無臣,孤立於上,將帥擁兵而不戰,文吏噂沓而營私。

這基本上是幫崇禎把黑鍋都甩得乾乾淨淨了。

6樓:等風來

末代皇帝溥儀沒有實權後參觀故宮,當時溥儀對買一毛錢的票進故宮這事嘟囔了一句,聲稱這原來是自己家為什麼要買票,裡面很多文物甚至比某些業界專家更懂行,但是杜聿明等人要他去跟工作人員說他是皇帝這事時,他又不肯說,還是買票進去了……不知道是何種矛盾的心情。

7樓:

左宗棠收復新疆,從不為自己的部下謀私,死後部下大部遭人清算,而李合肥門生故吏個個身居高位,而左的支持者胡雪原岩也在與李的支持者盛宣懷的鬥爭中敗下陣來,左宗棠所到之處必開學習西方先進技術之風,如福建馬尾造船廠船政學堂,建廠幾年後便遣散外囯人,自己造船,這比李的江南造船廠還早幾年,任職陝甘時建蘭州織呢局,隨幾年後停工,但為西北地方陪養了大批人才

8樓:蔡駿

2023年11月14日,光緒帝皇帝中南海瀛台涵元殿駕崩,享年38歲。一天之後,慈禧太后也駕鶴歸西。死亡時間,僅僅相差二十個小時。

名醫屈桂庭在《診治光緒帝秘記》記載,光緒死前三天「在床上亂滾」、「向我大叫肚子痛得了不得」且「面黑,舌焦黃」,「此係與前病絕少關係」。所以,一直有傳言乃是慈禧太后毒死光緒帝。

這種說法,在2023年得到證實。研究人員通過對光緒帝兩縷頭髮的鑑定,發現含有高濃度的砷元素,砷含量最高值為2404微克/克,高於正常人2000多倍,也是同期入葬的隆裕皇后的261倍。

光緒皇帝死於砒霜中毒。

9樓:Alice

雖然在晚清時期,清朝不斷的戰敗,割地,賠款。但是我仍然記得歷史書上記載,清兵為了抗擊侵略者,用大刀長槍對抗洋人的槍炮,鮮血流的拿刀的手都打滑,依然奮勇殺敵這段。當時真的讓我感覺到悲壯。

不管是滿人,還是漢人,都有在民族危機面前,奮起反抗的人。

10樓:Courier Six

一戰甬江口,督臣死提臣走。二戰吳淞口,提臣死督臣走。三戰乃及金陵城,江濤寂靜噤不聲,陳將軍後誰敢兵?君不見走者棄諸市,死者長如生!長如生,尸祝遍我東南氓!

11樓:Deep-rooted

按照中國歷史的規律,幾乎每個王朝都會有北部游牧民族不聽話的情況例如:秦~匈奴(勉強算上)

漢~匈奴

隋~突厥

唐~突厥

宋~遼,金,蒙古

明~蒙古,女真

然而清朝卻沒有這種情況

還是避暑山莊修的好啊

12樓:

老太監信修明的《宮廷瑣記》裡記載了這麼一件事。

同治皇后阿魯特氏是狀元崇綺之女,同治死後,兄弟光緒繼位,她怕自己在宮中地位不好,就向派太監她爹求教問計。

她的狀元爹送去乙個食盒,阿魯特氏以為內藏錦囊妙計,誰知開啟是空的。阿魯特氏翻遍食盒也無夾層暗藏,心下了然,遂絕食而死。時人皆稱讚說不愧為狀元之女,貞烈。

真是無語凝噎。

13樓:烎火

康熙甲子秋,上避暑塞外,有人衣短後衣,無冠,跽伏道旁,大呼萬歲。上聞,止輦問之。對曰:

「條奏時務十二事。」上覽其奏未半,問:「若何人?

」對曰:「臣刑部郎中某家奴也。」上怒曰:

「是而所宜言邪?奴敢爾!奴敢爾!

」杖而流諸關外。

監行伍伯路問曰:「若何為者?朝中人林立,少若言邪?

為人奴良苦,然猶愈於死。今烏喇得流人,繩繫頸,獸畜之,死則裸而棄諸野。且官人能言作忠臣,死即揚大名耳。

若即死後,世誰知者,而乃若是?」奴仰天嘆曰「此而公所以欲死也。吾為人奴,雖勞苦不廢書,見今世務宜言甚多,意頗望台省,或此月不言,必他月也。

久之無聞焉,又謂今年不言,或明年,至明年復然。自今以往,不可復待,故迫而為此。吾常恐未獲死所,今若此,即魂魄不媿創甚,不能行,未出關而沒。

伍伯還京師,告人如此,馮山公聞之,為作《奇奴傳》。山公曰:「皇帝仁聖,固能虛己納諫者,特不欲以一奴辱朝廷,輕當世,士其尊貴有位,君子何等也?

」嗚呼!山公可謂知言矣。惜是奴姓名不著,博考他書,當可得之。

惟甲子為康熙二十三年,其時僭偽削平,九州島清泰,生其間者,莫不熙熙然如游堯舜之世。宮府內外,有何廢闕?奴人者不言,而為人奴者,乃迫不及待耶?

然不可謂非奇奴已。

14樓:范不著

已經日薄西山了嗎?

他望著前方路上,逐漸被地平線吞沒的落日和被夕陽染成金色的山頭,心情有些沉重,卻又要盡量克制自己,不去做無謂的聯想。

乙個人,一輛車,一箱書,幾個家丁,一些僅夠維生的盤纏。誰能想到,這位開啟了中國近代史,被後人稱之為「開眼看世界第一人」的老人,在與家人分開的時候會是這樣的淒涼。

回頭望著灰得有些呆板的西安古城,這座建於明朝的城牆,如今依然佇立在他的身後。可是在這座城牆裡,人們的生活早已經有了衰敗的跡象。二十年後,這裡會因為外來宗教作亂導致生靈塗炭;幾十年後,這個國家的最高統治者們會拋棄首都子民,選擇在這裡躲避外禍;將近一百年以後,中國人又會在這裡重新團結起來,抵禦外辱。

他無法預料這座城市將會在他看不到的時間裡,伴隨著這個國家經歷著怎樣的千瘡百孔。

他朝著東方,他的君主所在的方向長揖著,虔誠地呼喚著吾皇萬歲。而千里之外的北京,那位被他呼喚的君王,正託著龍袍,在寵臣面前炫耀著新打上的幾塊補丁。

朝堂之上,山呼萬歲。

他要去的地方叫伊犁,和寧古塔一樣,是那個時代充軍的好去處。他曾經興修水利抗洪救災,曾經為國計民生大力推廣新的生產技術,也曾與禍亂禍亂京城的邪教徒針鋒相對。如今,他卻因為觸及了一部分人的利益,在外國列強的干涉下,揹負起了原本不屬於他的罪責。

他的妻兒和他一樣無法預料,這一去,是生是死,是禍是福。歸來的時候,是楊柳依依,還是雨雪霏霏,或者……或許再也沒有歸來的那一天吧。

可是他明白,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國家,為了他心中的崇高理想,為了對腳下這片土地的深情。

所以此刻他的神情異常地堅定。他拈著頜下的三縷銀髯,寫出了那兩句大家最喜歡的詩,將這份堅定永遠定格在歷史的長河中。

15樓:「已登出」

我來說幾個跟傳教士有關的話題吧

1.利瑪竇+湯若望+南懷仁

Ricci沒趕上,主要是湯南了。

這兩位的這個文學造詣和中文造詣要比現在99%的中中國人強,從名字就可以反應。

2.孝莊是草原上的,薩滿教。

於是有個叫白縉的(存疑)

用天主教知識改革薩滿教的內容,讓老太太覺得,西洋的玩意兒真好玩。

3.萬曆皇帝不上朝,但是回合利瑪竇PK這個背文章-,-然後西國記憶法就流行了。

4.馬嘎爾尼的事情,真的是英中國人SX。

順治年間,荷蘭傳教士就五體投地跪拜-,-

到了辜湯生年代,去參見張之洞的外中國人也基本上都雙膝跪拜了。

辜鴻銘的理由就乙個——

「你們求婚能跪,這個見了大人咋?腿長跪不下去?」

16樓:

最震驚的事件,是2023年出生的那位印在鈔票上的偉人,是中國土生土長的,沒喝過半天洋墨水。

中中國人改造命運,靠的是乙個清朝人。

17樓:乙隻肥豬擺擺腦

康熙帝對於長城「傾塌甚多,請行修築」,回道:

秦築長城以來,漢、唐、宋亦常修理,其時豈無邊患?明末我太祖統大兵長驅直入,諸路瓦解,皆莫能當。可見守國之道,惟在修德安民。

民心悅則邦本得,而邊境自固,所謂「眾志成城」者是也。如古北、喜峰口一帶,朕皆巡閱,概多損壞,今欲修之,興工勞役,豈能無害百姓?且長城延袤數千里,養兵幾何方能分守?

後來他每年與蒙古貴族聚於避暑山莊,外八廟,每年去木蘭圍場參加秋獵,「一座喇嘛廟,勝抵十萬兵」,以這樣的手段維護了邊疆穩定,民族團結

18樓:

當年,英國派使團參加乾隆壽辰慶典,雙方都帶著一些心思,英中國人藉機會窺探中國的國情,順便帶來了很多新鮮玩意兒送給皇帝,包括當時最新式的火炮,不過乾隆哥不感興趣,他更關心的是洋人是否掌握了永動機和長生不老的秘方。。。最後大失所望的說了句,奇技淫巧。近一百年後,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輕鬆打進北京,洗劫圓明園時發現擺放在石獅子旁邊的大炮,也就是當年英中國人送給乾隆的火炮完整地作為擺設放置在那兒,試了試居然還可以用。。。

腐朽的不是機構政權,而是思想

19樓:令祖蒙羞尚可喜

最難忘的當然是「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要不是這句這麼大氣的話,我還真不知道中國那時候那麼有錢呢。

「寧與友邦,不與家奴」這句話說的多有底氣,這是我印象最深刻的細節。

20樓:十號胖狐狸

說乙個遺禍萬年的政策:攤丁入畝

這個政策又叫滋生人口,永不加賦。這個政策的採用,導致了人口增速進一步失控。

歷史上中國有兩種稅,人頭稅和土地稅,攤丁入畝實際上取消了人頭稅,而推出這個政策是出於乙個陰險的原因:人口增加,土地負擔增大之後,漢人為了土地內鬥,就沒有力氣反清了。

列強入侵中國,換誰都擋不住,不是清朝的鍋,但是人口失控,清朝必須負責。

有著一件事情,清朝在我的評價體系裡面就不可能及格。

藝術生聯考最後兩個星期可以從兩百三到兩百五嗎

努力優秀的甜萘 我還是寫一下後續吧 沒上兩百五 考了二四五 怎麼說完全有可能上250甚至260 最後因為壓力太大和畫室和個人原因鬆懈了 也不是鬆懈不知道咋說就是凡事靠自己吧 自己的畫有啥問題也就只有自己明白吧 基礎很重要!沒搞好基礎別瞎搞花裡胡哨的! 三毛 兩百三到兩百五那是兩個級別的了,中間的差別...

請問該怎樣反思明朝兩百多年的國祚和統治?

orandnot 1.統治者 真正拿主意的人要看什麼書 具備什麼知識 2.統治者願意把哪一小撮人當做貼心小棉襖?給他們土地,給他們當官的機會,護著他們 3.這一小撮人和統治者不一條心怎麼辦?他們不願意納稅,天下大變時出賣你,你有招治他們麼? 時間領主抓根寶 1.流水不腐,隨著環境不斷修訂的制度才是最...

明王朝兩百七十六年歷史裡最讓你難忘的事件或者細節是什麼?

Mr.Lou 當初看明朝那些事的時候,對乙個場景印象極其深刻。但此時的徐階依然是幸福的。他看著自己親手創造的一切,微笑著離開了這裡,離開了這個帶給他痛苦 仇恨 喜悅和寬慰的地方。隆慶二年 1568 十一月,徐階回到了松江府華亭縣,他又看到了熟悉的風景,和他離棄多年的家。四十多年前,他從這裡出發前往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