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歐美喜歡探險的年輕人比亞洲人多?

時間 2021-05-06 17:04:10

1樓:雲朵偷喝我酒

我覺得歐美很多父母都很重視運動,登山,以及一些戶外專案。很多文學作品中會提到父母帶自己登山,野遊的經歷。可見戶外運動在歐美是家庭生活中很重要的環節。

2樓:曲水流風

有錢有閒!!!

中國年輕人就沒有自己的時間,小時候要讀書,放個寒暑假都要參加興趣班,培訓班。

長大了要工作,996跟你開玩笑呢?

收入稍微高點就要買房娶老婆,3000萬光棍跟你開玩笑呢?

老了,終於有時間了,先不說浪不浪得動,這個時候你得帶孫子了!

在你邁入棺材的前一刻,你永遠有做不完的事!

3樓:YehenaraTimon

在國外(歐洲)待久了發現他們的生活是真的平淡沒有起伏,國家發達福利待遇好,生活舒適,不需要很努力的學習也不至於過的很慘,隨便乙個工作工資都不低…

但是人是需要一些額外的刺激的,不管是好的刺激還是壞的刺激,得有!要不然人會發瘋的,所以他們會主動從其他的地方尋找這樣的刺激,戶外探險活動就是個很好的選擇,還集旅行、健身為一體。

可是,對於同齡的中國孩子來說,生活就已經夠刺激的了,哪還有精力去尋找額外的刺激呢?

4樓:neaslenmart

和人種原因也有關。歐美人長得就比較理性成熟老態深眼眶男性化,亞洲人幼態持續不夠理性心理素質不行,不適合極限運動探險,中國走鋼絲的都是新疆的有西方人血統

5樓:唯愛蒙迪

呵呵……

商場超市週六週日不開門或者很早就關門……

打麻將請開車坐飛機N小時去賭城……

沒有KTV……

等等等等……

中國要這樣……

相信我,你也會和家人朋友長期走進大自然……

6樓:bashenwutian

歐美發達國家的老百姓,

大部分都是古代以戰鬥為樂以打仗為生的蠻族日耳曼的後代,以及把日耳曼人都打的滿地找牙搶劫全歐洲的維京人後代,

以戰鬥和搶劫為生的族群,膽子大,冒險精神,不懼艱難,不怕死,是基本的素質,膽小怕死不敢冒險的都被淘汰了。

和經濟關係不大,日本那麼富裕也不愛冒險,俄羅斯人受維京影響很大,混有大量維京血統,金髮碧眼基本上是維京人帶給俄羅斯族的,同時冒險和不怕死的精神俄羅斯保留的很好,俄羅斯人一樣比日本愛冒險。只是國家窮,年輕人出國浪的比西北歐美國少。

亞洲是農耕社會,刨土的老百姓,講究的就是安分守己,保守,才能有收穫。

7樓:

小學,作業寫不完,乙個段落最多被要求抄五十遍,初中,縣最好中學錄取比例低有壓力,飯吃不飽,高中,不再糾結於清華北大,211已經很滿足,大學,終於釋放了兩年,出去旅遊幾次感覺很幸福,畢業,為買樓娶媳婦發愁,刷會知乎,看見有人在問我當年沒啥不去探險,我承認我是個屌絲…

8樓:

亞洲人,尤其中中國人,是過度文明了的,鄙視體力勞動,鄙視山野活動,崇尚奇思妙想和奇技淫巧。

我自己都這樣,不愛出汗,健身主要是汗不粘身的游泳。

9樓:意難平

並不是不想,是物質基礎完全不夠,大部分人這個年輕的時候需要賺錢,創業啥的,財務自由後就更多各種或客觀或主觀的原因沒法去了

10樓:

就比如在中國的一般家庭,

每次上課回來,

家裡人都說不要玩水,不要玩火,要徑直回來,如果回來晚了還會被打,

根本就產生不了冒險的想法,

一般出去玩都不會同意。

11樓:二十四橋

你所說的亞洲姑且算東南亞吧,西亞中亞的人,大部分要麼吃不飽,要麼還在戰亂中。然後每天中午吃飯,隔三差五有驢友等條子救命。等你有時間了,有錢,你可能在各大景區的山上。

12樓:when

竇文濤在《圓桌派》裡提到過這個說法

西方社會,民主社會是平面的社會。平面社會裡,每個人追求超過自己,激發自我潛能,所以西方那個冒險家都死了,都要突破極限,追求自己。

東方呢,是等級社會。等級社會呢,希望的就是上等級,或者說某一種意義上講,就是比別人強,就要做人上人。這會導致,累或者有的人走捷徑。

13樓:Donacdum

可能大家夥兒感受不出來,自己也沒有這種意識,但是中國人大多數都在為了祖國燃燒自己的生命,拼命的發展,一定程度上對於生命的探索少了些關注。

14樓:Linmaolin

文化導致的。中國的學生一向都是一條線走下來,高中上完直接大學,大學上完趕緊找工作,一切都很合理,沒人提出問題,所以大部分人都忽略了是不是應該有段時間去探索,去發現。

15樓:阿嘯

我們的安定和保障感來之不易,他們的安定和保障感來得理所當然。不同環境下成長的同齡人群體追求有差異罷了。

話說作為乙個從二十線城市來,正試途拖家帶口扎根到一二線城市的知乎底層,生活已經是個大冒險了好嗎。

16樓:會燉湯

12年義務教育(包括但不限於:住集體宿舍、整齊劃一的廣播體操、提問必須先舉手、觀點不一需要勇氣),已經把多數中國學生閹割了。

17樓:嶺南散人

難道不是因為中國比較盛行收門票嗎?反觀之下,歐美地區很多自然景觀是可以隨意出入的吧,當然這是我瞎說的,因為目前我沒出過國。

18樓:萬安妮

,因為歷史因素,歐美很多國家在歷史上就是靠著這種冒險起家的,包括北歐的海盜史,大航海時代發現新大陸,英中國人插遍全球的日不落帝國旗幟,歷史上的探險帶來的巨大獎賞讓歐美人基因裡寫進了偏愛冒險活動,而中國向來居於自己的領土上,煩心的永遠是如何抵抗北方的入侵,僅有的幾次出海也無功而返,所以我們對冒險不感興趣。

19樓:Xie Harry

歐美青年探險和中國文青說走就走的旅行有啥區別

如果說不夠刺激的話那麼看看快手絕對勁爆

PS歐洲地理環境太好了他們從小沒有崇山峻嶺草原荒漠的概念他們探險的去處在中國農村朋友看來稀鬆平常

20樓:傅嗶嗶

自然條件不同,全世界都沒有東亞這樣優越的地方。

人口不足,有大量的空曠地可以探索。

其實,我覺得在野外探險的和城市流浪的人,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吧。。。

21樓:金歐萊

當你有足夠的資本或是社會福利體系,使得你不用擔心上一代的養老下一代的教育,以及自己失業後的生存問題。

那麼,你也可以去浪嘞個浪。探險什麼的,當你沒了顧慮羈絆,死亡本身並不可怕。

另外,少扯淡什麼探險精神什麼什麼教育,一切都是經濟問題

22樓:傅清風

傳統觀念比較重,大家都結婚的很早,然後又都生了孩子。感覺中國人還是以事業掙錢養孩子為重。冒險什麼的就算了吧

二十五歲以上女性不少孩子都打醬油了,連旅遊都比單身或者丁克的少多了,還冒險呢?

喜歡冒險的國內男生也認識不少,不過確實都是無論家庭還是自己的能力都很優秀的男孩子,這樣的人算是少數吧。

歐洲的話很多人沒有那麼多觀念的束縛,活的比較自由吧。

說歐洲混不下去的人才會去外國冒險的理論是不是有點好笑? 那就是說哥倫布,達爾文,麥哲倫,馮.波爾特(他是貴族哦)等都是屌絲嗎?

23樓:

亞洲人生存已經很困難了,要花多少時間賺錢才能養活自己?要花多少時間才能養活家人?又要花多少時間才能賺夠自己探索世界的花銷?

歐洲平均工作時間一周才多少?你平均一周工作時間又是多少個小時?馬洛斯需求理論的第一層是生存,在滿足這個需求之後再去滿足探索世界這個更高層面的需求吧。

我也想去,想去非洲看大草原上遷徙的壯觀,想和土著人共進晚餐,想去和北極熊來一場男人的對決,想去沙漠裡和體驗沙子的純淨,想帶著一束光去下到深海,甚至想高到太空看這個地球,想摸一摸太陽吃一勺月亮……想想而已……努力賺錢……中國最南已經去過,最北最東最西還沒有,計畫今年去新疆,去漢族探索世界開拓進取的見證:西域浪一浪。

24樓:任人

還真不見得是窮的原因,至少可能不是主要原因,因為很少見到歐美黑人或中東土豪特別熱衷於探險活動的。在我看來,東亞人的探險精神可能僅次於歐美白人,至少日韓熱衷探險的人相當不少,中國也在迎頭趕上。

25樓:風名

我是喜歡探險的,但機會甚少。去年國慶去真正冒險了一次,和學長們去白石砬無人區(黑龍江和遼寧交界地帶),三天兩夜,北方天黑得早,每天從早走到晚,第三天下了雨,只好強行下山,打在臉上疼才知道是冰雹,到處是常年浸軟帶著青泥的樹,步步為營,手腳並用,很冷,大家都沒說話或許是緊張吧,好不容易下了山又走了17公里路到村里。。

自認為算是探險吧,感受到生命受到了威脅,當時難受得要命,但當回想時覺得特別有意思特別酷。

回去後,有個室友泡了幾天圖書館做高數,是啊。生活處處是挑戰,處處是冒險,什麼霧霾,交通,學業,食品…「生活是場逃亡,我們不能坐以待斃」

你國慶泡在圖書館,你打遊戲,你出去玩,每種生活都是合理的,我們沒必要互相理解。

去探險的人就真的不畏生死嗎?我覺得他們是真的熱愛生命。

探險是不容易的,比如說,身體素質,體能,基本的野外求生知識,裝備,時間,地方,信念等等,這些要素一展開都是長篇要說。

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登山,探險大勢所趨正如現在健身成為時尚。

《遊褒禪山記》裡幾句話我很喜歡

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PS:文字功底不強,59小時的火車旅途快到頭了(-.-)

26樓:Roger Huang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將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所謂" 飽暖思淫慾,飢寒起盜心 "算是對這個理論的通俗理解。現今絕大多數探險愛好者喜歡探險並非出於逐利目的,而是為了使人生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更多受到經濟基礎的影響,大部分人在這兩個需求得到充分滿足之前,並沒有精力再去追求更高層次的需求。

所以歸根結底就是經濟基礎覺得上層建築。

27樓:蛋蛋刀下鬼

從我個人的感受總結為以下幾點。

1.開發程度太深,使得很多擁有較好景色的地方開發成了旅遊景區,沒有原始自然的感覺,失去了探險的價值。

2.到哪都人滿為患,不具備探險沒有合適的地點。

3.經濟能力,有裝備,有預案,有後勤叫探險。跟風的叫作死。

4.時間,有了以上3點,但是沒有時間去。

28樓:何諧

因為美國比中國大

不僅僅是地理面積上大

再考慮到中國僅有東海岸而美國有東西海岸

考慮到美中國人少

考慮到美國才四百年歷史

美國是中國的兩倍到三倍大

如果美中國人再在那塊土地上打上兩千年他們也沒那麼多好奇心

29樓:楊一心

你看問題太狹隘了,孤身一人,背井離鄉,絕地反擊,白手起家的人難道不是更值得尊敬的冒險!難道不是最精彩的人生!這樣的人古今中外,難道不是公認的中中國人最多最厲害!

西方那種文化下的冒險,量化後就產生了殖民地別人的痛苦。

30樓:信巨集

我自己是個不安分的人,我身邊的大部分人也是。可是有一天,我們努力很多年的的存款變成了首付,我們每個月的收入變成了房貸,我們就安分了下來。

肯定還有更多的原因造成這種差別。但是,萬千的普通人確實都被這種現實困住了雙腳。

為什麼年輕人喜歡喪?

也沒有很喜歡吧。只是除了喪,好像沒有其他辦法了。當你想要娶媳婦的時候,發現需要你有車有房。然而本身家裡都是農民,沒有什麼積蓄。你自己又剛工作,掙得工資很少,能夠自己養活自己就不錯了。買車可能還可以咬咬牙,買上一輛開開。但是,買房是不可能的。就算能夠勉強付了首付,但是工資不足以供的起貸款。看著周圍同齡...

為什麼現在很多的年輕人喜歡比自己大很多的女人?

躲曬者也 大女人更能照顧你。男生本來就成熟的非常晚,同同等條件下,35歲的男人跟乙個35歲的女人在智智慧型上,我感覺就差了很多,女生在35歲的時候已經非常成熟了,而男生在35歲的時候可能還沒事,每天還去打著英雄聯盟,打著遊戲,飯也不會做,衣服也不會洗,孩子也不會帶的狀態,而大女人的話,他到35歲的時...

為什麼現在的大人很喜歡讓年輕人忍,說年輕人出了社會一定會吃虧?

小杯可樂 因為吃虧確實是免不了的。學校裡學的東西能運用到職場上的本來就不多,早一點認清這點,以及早一點明白吃虧是不可避免的,有助於降低期待值,少一點抱怨。沒有誰有義務如你的父母,不佔你的便宜。確是有無良父母,那是另外的話題。人敬你重你,很大可能是從你這裡能得到利。利,不侷限於物質方面。比如漂亮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