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和諧社會,是依靠個人素質還是法律制度的規約?

時間 2021-11-01 00:03:45

1樓:熊君

我且把問題裡的「個人素質」稱為「道德」,把「法律制度」稱為「法律」

和諧社會是什麼?是人與人之間保持利益平衡。但人的本性總是趨利避害、一心為己的。

儘管古來有聖賢,但不可否認這是乙個平凡人的世界。乙個人自身的慾望得到滿足往往意味著他人的利益受損,損害到一定程度就會引發矛盾衝突,從而導致社會不和諧。法律的作用就是把這一定程度的侵害定義為犯罪,然後對侵害者實施處罰,前提是,法律的懲罰力度(對侵害者造成的利益損害)要大於等於侵害者通過侵害所獲得的利益。

這樣,人就會保持一定的底線(對慾望的克制),社會也就趨於和諧。

法律是和諧社會的必要條件。

道德是什麼?道德是違逆個人利益而符合集體利益的一系列準則。道德是基於社會的(而不是個體的),為社會接受並提倡的。

人依賴社會可以更好的生存,但也意味著更多的限制。因為人一旦進入社會,個人利益就融入集體利益,人就不能只顧自己而損害社會,法律就是第一層限制。第二層限制就是道德限制,道德來自於社會意志,所以道德總是趨向於讓集體利益最大化的,什麼時候集體利益最大化?

就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這樣的社會就不僅僅是和諧,可以說是超越和諧的大同。

道德是和諧社會的充分條件。

所以和諧社會的充要條件是法律加道德。

2樓:獨家記憶mkm

當代世界並不平靜,和平與發展、對話與對抗的世界格局一波三折,面臨著種種嚴峻的挑戰。諸如,強權政治在以不同方式干預、顛覆別國政權,霸權主義以強凌弱用戰爭的形式推行它的「國家利益」,超級大國以文化為「軟實力」把它的價值觀進行「世界普適性」的包裝在全球兜售,而它的理論家又以「世界級言論」論證它在世界熱點地區進行戰爭的合理性。對此,我們不能簡單地以衝突應對衝突,而應進入更高更新的思想層面,提出「和諧文化」的理念,尊重人類文化的多樣性,推動不同文化之間的取長補短和創新發展。

總之,和諧文化是和諧社會的思想靈魂和精神實質,是建構和諧社會的底蘊。沒有和諧的文化,就沒有和諧社會的思想根基,也就不可能有社會和諧發展的實踐追求,更不可能有社會和諧的實現。相應地,追求社會和諧的實踐又會推動和諧文化的發展,和諧文化是社會和諧的文化昇華,也是人們追求社會和諧智慧型的結晶。

和諧文化是和諧社會的重要特徵,有沒有和諧的文化,是乙個社會能否和諧發展的所在,也是衡量乙個社會是否和諧的重要標尺之一。

3樓:HLLRAY

別把人性看得太高尚,從前那些高尚的英國紳士也曾全世界的去掠奪,人類除去那看似高等的外表,沒有了法律約束也不過是野獸而已~

4樓:Dankin

如果要構建穩定和平的社會,應該通過法律制度的規約,通過強制規定來限制人們的行為。

但是如果再要加上和諧,個人素質是必不可少的,法制總有漏洞,個人素養的低下才會導致不和諧,所以想要構建和諧社會,應該在社會穩定的基礎上進行素質教育,提高素質才是治本之策

→_→不過現在的素質教育槽點確實多。

5樓:

二選一的話,還是制度規約吧。

每個人的素質水準不同,難以有統一衡量標準。不能指望所有人的素質都達到最高或統一水平。也不能讓所有人按照自己的準則辦事。

那麼就需要制度把人的行為準則框在一定範圍內,簡而言之,就是要管。不管不行。

日本果真是我們應該追求的和諧社會嗎?

李為什麼不讓我用真名 日本不和諧,黑暗無比,各種醜陋,你看看他們的議員首相十個有九個爹爹是當官的,還在看血統的奴隸社會嗎?但是日本社會比中國真心和諧一萬倍,先進百倍! 李為什麼不讓我用真名 日本不和諧,黑暗無比,各種醜陋,你看看他們的議員首相十個有九個爹爹是當官的,還在看血統的奴隸社會嗎?但是日本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