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省人容易融入?

時間 2021-06-03 08:53:38

1樓:赤腳莊周

你對融入的定義是到什麼程度?生存,生活,有朋友,有事業,有家庭,被社會認可,被社會尊重,做到哪一層叫做融入?

以我自己來說,四川人,在寧波工作8年,喜歡吃海鮮,會做寧波菜,愛人是本地人,在寧波有了車有了房,有自己的事業,我算不算融入這個城市?從大部分人的標準來看我相信我是融入了,

但是我自己說不上來,因為我從來沒有單純的融入這個城市因為我現在對這個城市的感覺和我當年來這個陌生城市時的感覺別無二致,我一直覺得我自己是它的一部分,包括在我一無所有的時候我也是一部分,這個城市對待我也沒有任何的變化,所以要說融入的話我是一開始就融入了,當年我並沒有因為街上大媽一句輕蔑的外地人就覺得她真的比我高貴,也不會因為有企業必須本地人才用而拒絕我而覺得是我自己的損失,我只是把自己作為乙個城市的一部分而默默努力,從小小的乙份子,變成別人看得到的乙份子。

所以,有沒有融入乙個城市母體,是看你自己的心態,善意而正面的看待它,它就會包容你,孕育你。

2樓:

12來杭州讀研,然後一直在杭州學習工作,期間並沒有感覺到有什麼無法融入的。有可能和本地人打交道的不多吧。作為外來人,大部分都是個體生活,很少和本地土著會有什麼瓜葛吧。

3樓:月月月木

地級市應該不難融入,因為外地人本來就多,其中不乏一些精英。但是小縣城的話,就看情況了,只要本本分分過日子來工作的,當地人都是很友好的。我是縣城的,老實說對某些地方的人還是有點偏見的,主要是之前老鄉們做塌台的事情太多了。

4樓:

適當的入鄉隨俗的話肯定很快就能融入呀。。。要是一直完全堅持自己老家那一套就算不被孤立別人也沒法理解你的與眾不同呀。到達乙個新群體中主動融入永遠比被動接受成功的概率多畢竟不是誰都會對陌生人有興趣主動接受的。

5樓:Seeker

客觀講,不好融入。

改革開放以來,浙江的經濟吸引了大量周邊地區的農村人口。這幾十年勞動密集型的發展模式不可避免地導致了local一定程度上排外心理。

文化上,浙江是非常崇古的。這導致浙江人表現出老派保守的生活理念和高度自洽的生活邏輯。加上固有的經濟優勢,浙江人對外省人的風俗傳統並不持相容幷包的態度,有時甚至談不上尊重和理解。

對於共同生活的人來說,浙江人有時會表現出莫名其妙的「傲」。

另一方面,悠久的耕讀文化和商賈文化,也造就了浙江人溫良恭謙讓的品性。尤其在網際網路、文娛產業高速發展的杭州,這種溫和的文化特質已經開始造就新一輪的繁榮。但對於其他仍處在經濟轉型中的地區,由於長期的刻板印象以及風俗差異,外省人並不太好融入本地人的生活。

6樓:WSKY

先挖個坑。等我把女朋友娶回家了,再來細說。

我是浙江的,浙西南小縣城的。女朋友是大學學姐,石家莊的。今年端午第一次帶女朋友回家,剛剛到家,家裡就坐滿了親戚,什麼舅舅,姑姑,姨媽……一頓飯,女朋友啥話聽不懂,也沒說啥,吃得滿嘴油。

下午學習包粽子,老一輩(奶奶輩)雞同鴨講地叫她包粽子,也慢慢學會了我家的粽子是怎麼包的,雖然形狀不容樂觀,但是至少不漏公尺。

接下來的幾天,就是帶著逛吃逛吃。回廣州的時候,問她下次還來不?

「嗯」。

接下來就等後續了。

7樓:白毛小狼狗

全家作為來浙江的外省人,在杭州快10年了,沒有覺查到任何排外。私以為長三角地區主要城市,比如寧波,上海,杭州,南京,蘇州等都是按規矩辦事的。只要你守規矩,沒人排擠你。

當然,不知道別的城市是不是這樣

8樓:

第一代移民,無論移到哪都是困難的,需要努力的。我很小就隨父母從浙江乙個城市移到另乙個浙江城市,我從小就被稱為「外地人」。但十歲後,我就發現我不是外地人了,我人緣比誰都好。

在單位,在大學,有來自全國各地的人,能混在一起的,都是「臭味相投」的,籍貫越來越模糊。我在當地生活時,我基本放棄方言了,我看的,只有小市民在一起,才會用方言(不包括家庭)。所以,你只要不斷進步,不說浙江,全國無論哪都可以融入的。

9樓:

那其實主要看是幹什麼的。如果是來城市工作,其實還是挺好工作的。畢竟現在社會的城市生活都差不多,最多飲食和氣候不習慣。

但如果是農村打工的,與當地人是挺難融入的(但其實不需要融入)。第一就是語言,浙江的方言除蘇南上海地區外,外省人是別想聽的懂的。所以當地人是很少同外省人有什麼語言上的交流的。

另外鄉下其實是比較排外的。明顯的例子就是本地家長會不讓小孩和外地小孩玩耍。

不過也不用擔心,因為浙江的外來務工人員非常多(我們這差不多有三分之一外地人)你總能找到一些老鄉。事實上來浙江打工的人,往往都是結隊來的。在異鄉,中中國人都是很團結的。

所以儘管聽不懂浙江方言,但是在這生活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另外浙江做生意的不會普通話的,多少也會幾句浙普,勉勉強強還可以交流吧。

10樓:

說句實話,作為乙個在浙江縣級市長大的人,我感覺不容易。但作為乙個在杭州求過學的人,我又感覺很容易。

浙江小地方的人,其實有挺強的地域優越感。在他們眼裡只分本地人和外地人(我指的是四十以上的那一批),現在的年輕人就另當別論了

不搞事情,說的都是我看到的

11樓:

老一代人其實很排外的,一般認為就是理財觀念不合,以及其他觀念的不合。

不過杭州這種準一線城市會好很多,甚至於很包容,路上也不大聽得到方言。

至於別的城市,尤其是小城市,我們可以通過口音知道你是哪個縣的:)南方方言更是出了名的難學…

不過嘛,其實口音不是大問題,還是就是很多觀念上的問題。其實只要人正直,勤勞,衣著得體,一般不會怎麼遭到歧視的。

12樓:

其實不容易。 雖然浙江很多人出去做生意,但實際上思想很保守,在外地也沿用家鄉習慣,比如不生男孩就不讓結婚之類的。只能自求多福碰上開明的少數浙江人。

13樓:cicowang

要分開說,杭州包容性很強,畢竟省會,省內人也多,周邊縣市人很多,和外省區別不大吧。南方人比較好融入。北方口音稍微太明顯了,不過基本沒人會排斥你。

其他諸如寧波這樣的本地性很強,愛說方言,比較喜歡給外省人戴帽子吧。個人感覺

14樓:Qiu Mohyee

我媽和她的閨蜜,合資投了間雙層商鋪,租給個外省人(好像是安徽的,不確定)開早餐店。早餐店辛苦但是好賺,幾年來向來是準時交租的,老闆兩口子顧這家店,兒子畢業後,也轉來我們那裡工作,老闆年前詢問可不可以將商鋪賣給他們,我媽和閨蜜一合計,出了乙個價錢。老闆覺得可以接受,說好年後租約到期前準備交易。

年後,老闆打來說買不了了,做了別的投資。我媽她們也沒多想,反正收租也是筆不錯的收益。租約到期,媽媽她們上門收租,老闆請她們吃餛飩,聊到賣房這件事,才知道過年回家的時候,老闆把錢給了老家的老鼠會,開早餐店幾年的積蓄,五十萬現金打了水漂。

老闆央她們先不要賣房,允許他再攢個幾年,存了首付好再向她們買房。媽媽和閨蜜合計了,應允了他的請求,還帶著店老闆就近找了個靠譜的理財顧問,與他們說這早餐店老闆是自己的親戚,希望有靠譜的理財專案,能幫襯著。

浙江吳越之地,地方話與普通話差之甚巨,是否是外地人,開口便知。我寧波市區的,去到象山都說不清話,更別說外省的人了。單說口音這一點,外省人要融入,就要大吃苦頭。

欺詐鄉親鄰里,老年朋友的事情,這些年在寧波,似乎都還是外來的人幹的多(本地人做這個實在是做不來),但我們寧波人依舊秉持''人傻,錢多,速來''的傳統,不但不怕上當,還經常幫外地的朋友們出謀劃策。邀你做個新寧波人,不知你意下如何?

台灣怎麼界定本省和外省人 本省人與外省人會有矛盾嗎?

Tzeheng Huang 已經有人回答界定的方法,就不贅述。兩邊的矛盾只有在早期的選舉會出現,但近年來已經沒人敢碰觸這議題。至於私底下是否會有矛盾,古時候有,部分極端的本省人甚至會仇視操著字正腔圓的本省人,更有甚者,明明會國語但不用國語和外省人交談。外省老兵也會因為濃厚的鄉音遭到嘲笑。但現在年輕人...

外省人吃正宗粵菜有什麼體驗?

四行 來廣東吃的最多就是客家菜,不知道算不算你說的正宗粵菜。口味清淡,很好適應。但是呢,作為乙個吃香喝辣的四川人,真的覺得有點乏味每次和本地人去吃飯必點釀豆腐,青菜,燒鵝,白切雞,再來一條魚 然後再也吃不下其他所以不點了 再好吃也扛不住這無限迴圈 Ahaydelemon 說實話,就比較好吃吧,沒有啥...

粵語入聲對於外省人來說是不是很難?

桃李春風 作為乙個學了點皮毛粵語的人,我覺得吧,對於教人學粵語的粵語母語者很難,教比學難。畢竟目前並沒有對外粵語這個專業。曾經在坐大巴時,讓朋友教我粵語,對著車上的字教,鐵,我聽著像踢ti,她說不是ti,但是我聽不出,她也說不出有什麼區別。後來去查,發現是tit。 Individual404 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