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為什麼都喜歡過洋節了?

時間 2021-05-31 21:52:39

1樓:

連現在使用的日曆都是洋人的日曆!

中國原有的曆法是農曆。

並且連元旦,五一勞動節也都是外中國人帶來的節日。

其實我們建國後一直都在過洋節……

又不是現在才有的事情。

2樓:康醫生活

平安夜、聖誕節馬上就要來了,身邊的年輕人早已摩拳擦掌,約朋友、訂餐廳、定禮物、有物件的叫上物件過二人世界,沒物件的叫上一群朋友來個單身狂歡。近年來這些洋節在中國可謂是風靡一時,年輕人愛的不行,有些老年人卻嗤之以鼻,中中國人的節日都過不完,為什麼外國節日這麼上心?為什麼中國年輕人這麼喜歡過洋節呢?

中國傳統文化是長幼有序、長尊幼卑多年媳婦熬成婆,傳統節日講究一家人團聚,其中的規矩和氛圍就是晚輩對長輩的迎合。傳統節日通常是真的當成較為嚴肅的節日過的,單位會放假,自己會安排回家或者計畫聚會、遊玩等等;而洋節日更多的是多乙個娛樂的理由,在平時緊張的生活中找個藉口放鬆自己;對於洋節日,有時間就過了,約朋友一起玩玩;沒時間就不過,也沒什麼。

春節、元旦、清明、端午、重陽、七夕、中元。除去以團聚、紀念為主題的還能剩下幾個?洋節不論是情人節、聖誕節、萬聖節還是什麼其他的東西,根本沒幾個人在乎它們的主題是什麼,到底該怎麼過,在年輕人眼裡都是秀恩愛、出去嗨的日子。

這是中國節日所欠缺的,清明中元大家都祭祖你能找朋友出去玩?重陽端午春節元旦大家都在陪家人你能找朋友出去玩?過洋節只不過是找個由頭出去玩一下,至於那些洋節的內涵,正確的過節方式,誰在乎?

傳統節日的興衰在老年人看來屬於東西方意識形態之爭,關聯著中中國人的文化自信,想發揚傳統文化是正確的,也是必須的,但是與時俱進也是必須的。比如傳統的死個人辦喪事要守靈49天,守孝三年,現在就沒人這麼幹了。哪個單位也不會批這麼長的喪假。

大多數人沒注意到所謂的洋節是哪些人推動的。當然是商人,市場經濟下,是不是得有些可以增加銷售業績的噱頭以及理由。一切與愛情有關的節日,一切可以讓花錢的節日,都是商家推進的重點,沒有都要創造出來,與洋節或本土的節日什麼的無關。

比如七夕可以牽強附會地說這是中中國人的情人節。雙十一雙十二是不是憑空搞出來的。現在搞實體零售和服務業的巴不得乙個月可以來幾個。

所以任何節日的推廣,沒有商人的參與都不怎麼熱鬧。

雖然傳統節日價值變低,但是千年變化賦予了傳統節日更多的是文化意義。這些文化更多是面向家庭。合家歡啊,團聚,祭祀祖先的,團結合作。

過節的主體只要是老年人。那麼這些沒有結婚的單身或非單身青年們,他們怎麼辦?他們基數龐大,消費實力強勁。

所以商家們是有節日幫助他們過,沒節日也要創造節日幫助他們過。所以洋節火爆,雙十一業績年年增長。說到這裡,問題顯而易見,中國年輕人為什麼喜歡過洋節,這不是道德問題,這是經濟問題。

年輕人為什麼不喜歡喝茶?

雯醬一公尺氿 我愛喝,00年,女。小時候在鄉下,爺爺奶奶早上起很早,圍坐在爐子旁邊用乙個小罐子搭在火爐子上熬茶,我喝的時候他們還會加一兩顆冰糖。那味道又苦又甜但是比可樂還好喝。之後在家裡我也會自己泡茶喝,爸媽調侃我說像個老漢。有幾次和同學出去野炊,他們帶了一次性杯子喝水,而我在自己杯子裡丟進幾顆茶葉...

年輕人為什麼不選擇創業了?

樂觀白手 1943年冬天,15歲的李嘉誠艱難的朝山頂跋涉,父親剛剛病逝,自己又患了肺病,沒錢醫治的李嘉誠相信呼吸山頂的新鮮空氣對於他的病會有幫助,俯瞰香港的李嘉誠並不知道他和香港的命運都將出現不可思議的重大轉折,他現在想的只是餬口與生存。片刻放鬆之後,李嘉誠又要下山,山下是冰冷的現實。 形之上 市場...

年輕人為什麼熬夜?

蘇煙 因為煩惱多壓力大事情多。白天很忙,晚上時間很短,學習呀,追劇啊,都喜歡在晚上,時間就不夠用。一晃,然後又是深夜了,就像我現在大半夜還在看知乎。其實每次都想在12 00之前能睡覺,但是不知不覺時間又過去了. 南山柟 人一輩子也不過3萬天,除去睡覺只剩2萬天,再除去工作我只剩下1萬天,目前這1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