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歐楷大點還是小點好

時間 2021-05-13 04:53:57

1樓:撝叔門下

有的書體,或者說有的風格,先天性地適合寫大,比如伊秉綬。如下圖。伊秉綬也寫小字隸書(如虞仲翔祠碑),但總有施展不開的感覺,不如他的大字來的激動人心。如果要學伊秉綬,就不宜寫小。

再如傅山。如下圖。寫小了,味道就差遠了,那種縱情揮灑的感覺就沒了。

有的字,先天性地適合寫小。如晉楷。

如果把這種字放大了寫,那種散淡古雅的味道就會沖淡許多。

有的字既能往大了寫,也能往小了寫,比如公尺芾,小字靈動,大字雄渾。

是不是原帖多大,我們也就最好寫多大?

我的觀點是:不一定。

下圖是元楨墓誌。原碑71厘公尺見方,單字三厘公尺多。我們是不是只能寫這麼大?

顯然不一定。事實上,北魏墓誌都是中字或小字,而魏楷顯然是可以寫得很大。尤其是元楨墓誌這種雄強一路的風格,更是可以往大了寫。

再比如好大王碑,此碑高達6公尺多,單字14厘公尺見方,古代碑帖中難得一見的大字。顯然,我們不一定寫那麼大。

回到題主的問題,歐楷或者九成宮適合寫多大?我認為歐楷既不宜寫得太小,也不宜寫得太大。我找了幾幅歐楷作品,小、中、大都有。

先看一幅全國第11屆國展上的作品,區域性。格仔大約4厘公尺見方。這個尺寸算是中楷。

學歐者眾多,但寫歐楷大字者不多,王維賢算很有代表性的乙個。

還有黃自元(其實黃自元大字中的歐味已經不多)。

其他歐楷名家的大字,嗯,好像不多。

九成宮可以寫多小呢?下面是馮文蔚臨的九成宮,具體尺寸不詳,但算小楷是沒有問題的。

我不願意拿田楷舉例,不論褒貶,都容易招來批評。見諒。

大、中、小都看過了,歐楷到底適合寫多大?相信題主會有自己的判斷。談談我的意見:

上面馮文蔚那種小字,我是不推薦的,感覺怪怪的,很生硬,沒有趣味。

純正的歐楷大字,我也不推薦。如上面的王維賢,端莊有餘,靈動不足。

相對來說,中楷最能展現歐楷的精神,3—5厘公尺見方為宜。

我們在臨習的起步階段,一般都先寫大(可參考田字格毛邊紙的尺寸),更容易把握結構、掌握筆法。入門之後,再往更大了寫,或往更小了寫。

總體來說,凡大字,宜雄強、渾厚、張揚、肆意;而小字,宜精巧、秀麗、端莊、雅緻;中字,二者可得兼。

2樓:贊我吧

孩子在3歲就上幼兒園,還是大點好?

丹丹 孩子早入園比晚入園要好,而且3歲是入園的最佳年齡。因為此時孩子免疫系統日趨健全,大大降低患病機率。寶寶的智力,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也都達到了一定的水平,主動探索的需求增大,幼兒園提供了家庭之外的探索環境,正好可以滿足寶寶的探索慾望。寶寶的自主能力和自理能力得到鍛鍊,並與同齡孩子學習交往。另外...

買鑽石是大點的但顏色淨度一般還是小點的顏色淨度極高好?

鑽石小鳥 tiffany的話首先就已經失去價效比了,因為tiffany的溢價太多了。這兩個鑽戒比起來更推薦2.09ct這顆。裸鑽或許還有一些區別,但是做成鑽戒的單看成品的話從肉眼上唯一能看到的區別就是大小了。沒必要為肉眼看不到的部分買單,單說D色本身也有區別,上限比色石選出的D色,跟下限比色石的D色...

初學臨歐楷,用生宣,某寶一得閣,狼毫,但沾了墨寫一劃就沒墨,只能加水才行,是什麼原因?

未來 這年頭都是誰宣傳的用生宣寫字啊。能不能去看一下古代的經典帖學作品是用什麼紙寫的,什麼田楷專用筆專用紙乙個字別信,初學就買緊密一點的機制毛邊紙就行了 大山皮紙一生黑 要求是點畫上去不能洇開,但是墨又要被紙吸進去,生宣這東西除了大行草跟寫意一路的就沒人用的,差的生宣特別滯筆,點畫都拉不開的。一得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