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博士畢業大多數人都去了業界,還有這麼多人去讀博士?

時間 2021-05-11 01:53:25

1樓:潘安

這很正常。業界才是最大的需求市場,學界無法消化全部的博士。博士去業界並沒有什麼虧的,我們的博士去華為校招通常定級在16、17,年薪50萬以上是沒有問題的。不香嗎?

而讀博的人目的就不一樣了,有純粹找好工作的鐵了心去業界的,有純粹學術追求的要去學界的,有純粹提公升自己的回家繼承家產的,風物長宜見眼量。在這個階段,你才能看到人生百態,精彩絕倫,異彩紛呈!乙個人的人生境界不光與學術水平有關,也和他看到多麼精彩的世界有關。

在博士生在讀的時候,我們提供可觀的收入,恰恰是希望博士生們在做人生抉擇的時候,能夠把經濟因素放到最後,有理想,有擔當!

2樓:王Nathan

單說說醫藥領域的企業吧。

博士畢業去業界很正常,而且博士的待遇、級別、晉公升通道和碩士和本科不同。

醫藥類公司,有的部門的總監級別以上基本都是博士,比如說R&D, statistics, Medical Affairs, PV等等,這些部門喜歡找博士,而且基本只有博士才能突破到總監級別,master、本科很難突破這個級別,這個在畢業前三年體現並不明顯,工作5-7年就開始展示出價值了,這個時候發展的好往往達到senior manager, 開始目標副總監、總監級別的職位,這個時候博士的價值就才能展示出來。

不過像sales, marketing, government affairs, public affairs, 博士很少,這些部門博士的優勢並不明顯。

在職場上面,有工作經驗的要求,但博士學位對於專業性強,技能要求高的職位會有幫助,比如說MA的職位,JD上面可以這樣說,

碩士學位,7年以上工作經驗;

或博士學位,5年以上工作經驗;

對於博士的價值,風物長宜放眼量。

3樓:飄雪

因為博士擴招啊,名額多了,自然有人去讀,而不管就業是否好。就跟大家都知道現在的大學生本科生不值錢了,但是擴招了,還是一樣招滿了哪怕是二本三本,大家不會因為覺得不值錢而不讀。再然後呢,985,211都要求教職考核了,非公升即走了,還是有人去做師資博后,去當特聘,去考核,還是依然很多人去啊,因為人總要做夢啊,萬一最後留的是你呢,即使概率真的超級低。

4樓:越來越好

如果大量博士去工業界,那皆大歡喜,祖國轉型公升級成功了一大半。可惜目前國內企業對博士的需求很小很小,大量博士找工作仍然是高校科研院所,為了進去還得國外溜一圈才行啊。

5樓:樂不思蜀

首先,我覺得對著這種提問,不管怎麼回答都需要找出資料來說明。

比如,中國畢業的博士,多少人去了國企,多少人去了高校,多少人繼續博士後,佔比等等

這些資料擺出來才會有說服性。

其次,您的提問,本來就不好做回答。我看不出來博士畢業去企業和畢業之前去讀博有什麼關係? 也不存在因果關係和邏輯關係。

最後,針對本問題,說明下,讀博士去業界不一定就是差,去高校也不一定是好,不同人還有不同的生活追求和性格,這是針對博士畢業去向。不同專業涵蓋不同,應用不同,有些專業就是工業應用價值高,上來就可以在企業應用的,有些是屬於理論性的基礎學科,但讀博士就意味著,你必須對你研究的方向專業以及對其他交叉方向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讀博動機,為了博士學位做以後敲門磚也好,真正喜歡所研究的東西也好,他們中大部分在讀博的時候都不知道以後能去哪。

6樓:無知扯乎

因為業界需要博士。我們國家還算好的,西歐一般10個博士才有1個能繼續留在學術界做faculty的。西歐為什麼技術先進?這幫博士們是頂梁柱。

7樓:王哈哈

如果我再回校讀博,我想也算是圓自己乙個未完成的夢。碩士剛畢業時超級堅決的不願意在讀書了,更不能把書都燒了。現在回頭想想,象牙塔裡的日子是多麼的美好啊!

如果有時間有錢有閒再回去讀乙個學位是多美好的一件事啊

為什麼大多數人討厭網紅?

就是嫉妒,不過不會有人承認的,很多說網紅都是照騙,這確實是真的,但是長得很漂亮的也真的是有的。自己比長相比不過人家,比賺錢也比不過人家,和自己年齡差不多,但是人家各方面都超過了自己,整天屌屌的,裝逼,賺錢又很容易,大家當然看不起了,心裡不平衡。 現在在一家和網紅合作的公司上班明年打算離職。這些網紅太...

為什麼大多數人不喜歡灰色?

環烷烴 瀉藥。我不清楚其他人,但是我不喜歡常規色,更喜歡灰色以及灰色系。灰色系的意義應該就是飽和度偏低的那一部分顏色。我不理解的不是有人不喜歡灰色系,而是為什麼好多人會喜歡螢光色,我覺得螢光色只適合做交通標誌一類的醒目標示。經常逛instagram,發現的乙個有趣的現象就是歐美人大多喜歡飽和艷麗的色...

為什麼大多數人會覺得macbook air之類的蘋果產品很貴,真的貴麼?

1.真的貴。2.人們在比較兩件或者多件產品的時候是不可能好像這些產品的業內人士一樣去做多個引數的詳細比較的,甚至比較的引數會不公平和不合理到可怕,並且很容易受到廣告影響。舉個栗子 在大多數大學生的父母眼裡,5000 6000就足夠買到不錯的筆記本 事實也是這樣 而這個價位正好對應了蘋果最低價位的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