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趙國不缺糧草,趙括能打敗白起嗎?

時間 2021-05-11 21:41:45

1樓:風雨雲台

糧食只是國家實力象徵的一部分而已,長平之戰體現出來的是國家間全方位的差距。軍事、外交、後勤補給、動員能力、再生產能力等等,都能看出來秦、趙之間的差距。

2樓:風之輕羽

大國的博弈裡面,將固然重要,然而王更加重要,白起圍住趙括後居然在短時間內可以立馬再徵一批新軍支援,秦王還親自到了河內,這意識趙王不能比的

長平一戰,秦死者過半,國內空。趙括能力還是有的

有能力如果等於名將那麼我覺得只有白起、樂毅才能算名將,看你設什麼標準吧

3樓:奧利奧亞的斯

不光是糧草,是全方面國力的比拼,倘若趙國國力不比秦國差,趙括也不會頂替廉頗,這場仗也不會持續這麼長時間,因為秦國當時是有一筆帳的,他心裡有底敢去跟你耗,趙國是因為耗不下去才換上趙括去速戰速決的,趙括也不得不戰,而且當時不光是趙括乙個人的錯誤,趙國情報不給力,秦國派上白起不知道,而且那種兵力大致相等的包圍戰術除啦白起和軍紀嚴明的秦軍沒有誰能做到啦,趙括並非紙上談兵那麼次,是有東西的,可惜他沒有趕上乙個好時機。

4樓:隔壁沒有海

若是廉頗為將,秦兵必敗,趙括戰敗非天地之不利,乃在用兵之道,不是有個成語就叫紙上談兵嗎,趙括理論強,但實戰一塌糊塗,你要想想,趙國當時實力在諸列國屬於上乘,趙括糧草短缺不正是戰術上的失策嗎,趙括打敗仗是必然之趨勢

白起被稱為殺神,乃一代名將,趙括乙個小兒,比不起

5樓:Gary

不能,肯定不能。

如果糧草充足,廉頗不會被換掉。趙國換掉廉頗是因為廉頗不肯出戰,而且還和趙王要糧草。趙王明白廉頗這樣下去也是早晚完蛋。

所以如果糧草充足,廉頗以逸待勞的戰略才是王道,怎麼還會有人相信趙括。

6樓:Aleck

第一點,秦趙差距是全方位的,不只是糧食積聚,還包括人口規模以及國家力量的調動效率(包括金錢、戰爭資源、適齡男丁等)。

第二點,在陷入相持階段前,廉頗在和王齕的交手中已略佔下風,三道防線第一道旋即被秦所佔,從此固守丹河防線不再出擊。從這點看,胡服騎士盡在北境的情況下趙軍戰力是不比秦軍的,與糧草無關。

第三點,趙括披掛上陣是因為趙國耗不下去了要主攻而廉頗更保守主張固守。如果趙國國力不落下風,估計也沒趙括什麼事,畢竟秦國的補給線比趙國長得多,持久戰趙國可以打。

第四點。最終趙括缺糧也不是因為本土沒糧了,而是輜重被包抄後路被切斷而陷入包圍。包圍狀態下糧草充足又怎麼樣,還是會被耗光。

最後,關於趙括。論大兵團管理指揮的經驗,趙括不僅弱於白起,也弱於廉頗,經驗不足是他的主要問題。至於他一頭紮進包圍圈,除了「帶著任務來的」之外,也有秦國密謀換將的作用,他一度認為對方的將領還是猛衝猛打的王齕。

7樓:張公子

趙括在發起進攻時不知道秦軍主帥已換成白起,倘若他知道,因為白起的威名,也許他也不會貿然進攻,再加上有糧草的話,雙方可能還是試探性進攻磨著一年半載

8樓:禁與千尋

趙括敗,與缺糧無關。因為缺糧才換了趙括替代廉頗。

且當時趙的形式並不差,無論如何也不至於全軍覆沒。趙括能輸,是正常的,但是輸的這麼摻就不應該了。

9樓:劍氣長歌

不缺糧,兩軍繼續這樣對峙,直到趙軍缺糧。秦軍是不缺糧的,打了長平下一年又打了邯鄲,如果秦軍長平缺糧,只有一年的緩衝,根本不夠打邯鄲的消耗。所以,趙軍不缺糧,只能是繼續對峙,然後在趙軍缺糧的時候,重演長平。

再或者...可以說動其他五國出兵相助,那就難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