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考研複試的學校歧視

時間 2021-06-03 03:40:18

1樓:程野

往往一些985,211學生人家眼裡只有自己的前途和未來,在祖國讀著讀著就跑國外,然後回來還低不就的,要知道萬丈高樓平地起,要不是大批大批二本生立足基層為高樓奠基,還能有多少「大廈」矗立?

個人覺得以乙個人的出身來作為對他的第一評判是最愚蠢的做法,無論是二本還是985還是211或者三本,甚至專科,應該這些隊伍裡大多人都知道「方鴻漸」,知道朱元璋,知道武則天。

如果再這樣歧視出身,那是不是國家也要歧視出身,比如:不是企業家兒女就限制創業。所以我們得感謝國家的非出身歧視,我們才多了「國名老公」,多了「馬爸爸」,多了華為科技。

話說回來,本來教育行業就值得崇高二字,更何況知名品牌高校!所以做法確實太顯小氣了些。

如果說一985,一二本,同等條件下選擇985那確實情理之中,但是個人覺得不應該把出身當做敲門磚。英雄不問出處,到底是什麼能力和品性,起碼不應該僅僅看「你從哪兒來」吧。

2樓:

這個問題,我來做個惡人回答

這種歧視,很正常——大多時候還很正當。

相信關注這個問題,提出這個問題的朋友自己心裡也有一部分答案,不好說透。我來說為什麼這種現象正常且一定程度上正當

第一大點,先說公平性。

高考,多少分上什麼學校,明碼標價,指標確定,乙個分數線決定你是上還是不上,大家心往一處去;12年全日制讀書,只要你堅持到了最後,一定就為了最後一搏,目標單一明確。其中的確存在一些不合理,像地域分數線,加分等。但基本是基於各類別各群類的努力程度來調差的,相對合理性還是有很大保障,槓精就別爭了

高考是眾所周知的大洗牌,這種人生級別大洗牌不會也不能太多,耗費大量資源,社會和個人承受巨大壓力,只為了乙個結果。人生如果反覆重來,那麼其中任何一次洗牌都會變的意義不足。

那麼對比高考,考研就像是乙個天大的捷徑。

第一,考研試題相對考核性降低。題目大多為刻板型,變化不多,舉一反三不多,重在運用常規課堂知識。我並非指考研沒高考那麼玩難度,就是不好,而是指這樣的篩選,並不能達到高考那種對比度,通過反覆的刷題,很多人都能考到一定程度的高分,那麼如果想通過這個來篩選思維能力,比高考就弱很多了。

甚至有的學校專業課考題幾年內都不會變化太大,每隔幾年才變一波,找好了題訓練(考研報班可以拿到更多的資料),基本就差不了太多,考研戰某種程度上午也就變成了資料戰,這點可是對公平競爭有很大影響的

第二,備考過程嚴重不均衡,強校的大學四年,起碼有三年都是保有較大強度學習或實驗研究的;部分不走這個路線的,也會投入大量時間去做社會公益,校內工作等,畢竟名校氛圍在,近8成的人不會太水。所以,985校生考研基本都是大三下冊開始準備,一共備考7,8個月算不錯的了,很多只有4,5個月。但部分普一或二本,大學前三年中加起來,經常是只緊那麼個一年半,兩年,學校管的不嚴的時間,你半鬆半緊地壓自己提前備考,上了大三甚至直接水課程,專門為研究生備考(反正課程壓力畢業壓力沒那麼大),那麼可以比985校生,不錯的211校生多出一年的時間來考研,這個備考充分程度不可同日而語,過程也如此不公平,怎麼比選人才?

第二大點,再講篩選目的性

高考是大浪淘沙,為了先選出智慧型,進取心,刻苦程度優於常人的年輕人,為以後做儲備,對人在學識,能力上的具體要求沒那麼細緻。經過高考,這部分普遍能力的人已經篩選出來以後,讀了大學學了具體專業,學科能力基本也看出來了。那讀研還看你什麼,就看你是否好不好帶著做事。

所以說高考篩選的核心元素就是【認為能體現你綜合學習能力的成績】,考研核心元素是【導師認為你能不能跟著他幹事】

這個真正能做事,就很靈活了,那麼首先,導師就肯定不再那麼想看成績,最好是本校報考,我了解你,知道你學術或辦事怎樣(並不是一味偏袒本校,也有選擇,雙非考研黨經常說歧視外校,其實本校人也是擇優錄取),直接內定招你(通過複試調整,但對初試這個比較嚴肅的比拼不會插手)。

選擇的先後度上一定是本校了解的優秀人才>其它同等高校不了解的紙面優秀人才>本校不了解的普通生源(既然本校都不了解等於不拔尖)>同等高校普通生源>次等學校未知優秀生源,而次等學校普通生源,也就是大學履歷一般,考研分數也一般只過線的生源,一般除非急著做實驗,否則不考慮,本校在讀大學期間印象很差的,也直接不怎麼考慮了,但優於雙非的普通生源,畢竟要掛面子。

大學相處過,有見過面的學生於情難拒絕一點,是為「正常」。根據以上更多硬核理由所述,更是因為導師更相信本校人才或者985,211更優學校人才,是為「正當」。這是導師招研究生,不像本科是國家統招,一定要為眼下利益考慮,那麼外校生被放在後選的位置,太正常了。

很多雙非考研黨肯定看了以後要噴我,不是也有很多人考上985,發現本校都是一群混子,還不如自己?的確,這種情況一定有,所以高校招研究生對外校的也還是會招那麼多,一般根據3個條件,1是本科是否有突出成績佐證你有明顯高於那個學校普通學生的水平,2是考研成績是否極其突出證明你不止是刷題,把少部分的深層難題也能突破,3是提前搭過橋接觸過幾次發現你是不是真的有做事能力可以讓導師忽略你在成績或出身上的短板(所以說考研先搭橋見導師真的不是腐敗,是為了提前匹配)。更別說還有些導師剛公升碩導,根本沒有選擇權,上線了就要你管哪個學校的

所以,考研已經給了本科失蹄者乙個不錯的機會,如果真被刷了,不要抱怨太多,很多別的路可以走,兜兜轉轉再過十年,不一定混的差,但單就考研招生來說,除掉證據確鑿的貪腐關係招生,那些對生源選擇性招取,真的很正常,確實就不要多黑了

最後簡述兩個例子佐證一下。

第乙個,我讀研的團隊,可以說很強,一堆本校生,而且三分之一本校保,有一年進來乙個考研四百加的二本生,基本全程落後於其他985本校生,導師用他也不舒服,師兄們也說帶得難,很多事要985本校同門幫帶他。最後畢業時,他已經變強了很多,這是他努力洗牌後應得的收穫,但的確,看出來不是導師一開始想要的優等生

第二個,我乙個認識人不太瞧得起他。本科三本,成績也不咋地,考研可謂臥薪嘗膽上了普一,這個值得欽佩,但本來沒亮點,乾脆一咬牙再答應導師讀博,圍著導師一直搞關係,讀博不會寫文章,雇人寫,導師又照顧的好,最終順利畢業,頭銜是某一本博士生,進入原來的三本母校搞行政,到處跟我們吹,我後面盡量不見他,太狂。這個是想說明,考研不是不給機會,是這東西很容易出亂子,人情關係影響很大。

本科985的一般不比誰讀研誰不讀,兩種選擇而已,倒是雙非考上來的。更容易滋生不良心態。雙非的朋友們抱怨被排擠,985,211的朋友更在意一些考進來就已經是抄了短路,畢業還能走捷徑居然能反超自己的人。

這不我表弟高考上了二本,家裡人已經說沒事大二開始準備考研考個211就好。

以後要發展完善,要不然弱化高考影響,給一次失手的人慢慢扭轉的機會;要如果不弱化高考,一定會對學校出身篩選更嚴,否則高考失去意義,中國教育培養體系是要崩盤的

3樓:周jay

本人就是*本科歧視受害者*,本科三本,考研時報考武漢一所211,全國統考352(當年國家線290),複試前兩百,面試被刷掉,後來調劑到一所雙非一本學校,才有機會遇到我人生導師(非常感謝我的導師,雖然人有點嚴,要求多,但也是這樣才逼我主動學習,搞好科研的同時,也得到很多鍛鍊,這裡就不瞎諞了)。關於考研第一學歷不好受到歧視,我覺得也能理解,我始終堅持人與人之間是有等級,這也是社會發展前行的驅動力,要怪就怪中中國人太多,社會總需要乙個標準來挑選人才,其實這也是當初高中沒好好學習的結果(當然,那些高考失利的同學除外),種因得果,天理迴圈。一句話,沒什麼好計較的,笨鳥要更努力飛!!!!

4樓:

人生真的沒有草稿。

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言行負責。

當年不努力,現在就要承擔後果。

當然了,努力但並不聰明也是沒有辦法,總不能讓跟你沒關係的人承擔你的不聰明吧。

5樓:

有歧視才是對當年高考成績的基本尊重。我覺得這種歧視反而是一種公平。是對那些頂尖985的學生高中那會的付出的肯定。

雖然高考也有運氣成分在裡面,但大概率是表現了乙個人的各種品質在裡面,比如毅力恆心聰慧等。當然如果普通大學的學生在大學裡努力拿到很多獎項發表很多文章做出突出科研貢獻並且考研分數超高,一般招生辦並不會歧視反而會看中呢,雖然這樣的學生超級少。

6樓:

正常,畢竟當年是真的沒努力沒機會去更好的學校。而且學校歧視這種是靠學長學姐一屆一屆傳下來的,有表現好的學長學姐就不會有對你學校的歧視了

大家怎麼看待考研沒考上理想的學校,調劑回本校

本人偏遠地區211,第一年因為種種原因只能保本校不能保外,拒絕保研準備自己考。一戰京區某雙一流壓分沒過國家線,那一年過了國家線的基本都能上 二戰還是這個學校分數線暴漲,差了幾分還是沒進複試。調劑發現需要調劑的學校都是雙非二本,現在準備試著調回本校了。調劑過的人都懂這種無奈和心酸。二戰這一年我也沒有後...

怎麼看待考研失敗後選擇出國留學?

這。應該怎麼看待呢?我也是這樣選擇的,難不成這是什麼不對的事情嗎?考研失敗,不想二戰,想繼續提公升學歷,選擇出國留學這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嗎?而且現在這種現象已經很普遍了吧。雖然這樣說不大好,我今年跟我朋友考研都失敗了,沒錯,我倆就是廢柴,而且屬於那種不見棺材不掉淚的,一直到考研初試成績出來之後才最...

怎麼看待考研數學老師李林?

月冷 路過。一句話總結 這葡萄真酸。明明就是自己菜喜歡自欺欺人,卻總愛把自己不努力導致的際遇歸結於他人所賜。ps 我不管你們說的押不押題李林老師的880跟108質量就是不錯。 梵蒂岡 只做過李林老師的108和四套 六套卷,怎麼說呢。他的題尤其108會讓我邊做邊拍大腿,噢原來這個知識點還能這樣考察。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