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為什麼解釋為 傷感時鮮花能使我落淚,恨別時連鳥兒都能使我驚心。?

時間 2021-06-02 04:28:37

1樓:蘇銀

移情的修辭吧。其實這個文字寫出來太麻煩,也難以表述,文字難表寸心大抵如此。就是你悲傷時候看天也不藍,生氣時看誰也不爽。就是這個意思

2樓:薇薇老師

傷感時看到花都能落淚,想到分別時鳥也擾亂心緒。在之前的詩句裡都是美好象徵的花鳥,在此時也能反襯出悲傷。可以說使動,可以說互文,可以說擬人,也可以說其他的種種修辭手法。

讀詩只是為了感同身受,總結修辭手法也只是為了能讓自己使用。此時糾結是花在落淚還是自己在落淚是因為還沒真實的體會過詩裡的感情罷了。如果有一天,突然想對著鏡子流淚,捧著手機流淚,你可能會想起這句詩,但應該不會想起什麼是使動手法。

3樓:咚咚鏘

個人看法,讀古詩,尤其是讀律詩,一定不要去翻譯!!!

你的翻譯水平是有多好,能把詩中所有的意思都表達出來?律詩對格律的注重,一翻譯啥都沒了,有時候作者的情感就是由詩的格律變化體現出來的!你翻譯要怎麼表現?

用「啊」「誒」來表現?幼稚而且不自然!一翻譯啥都沒有了!!!

至少目前,我沒有看到有哪個翻譯能勝過原作品的,你可以翻譯具體的詞,但不要通篇翻譯!!

自己用心感受和想象!不要試圖翻譯!

4樓:夕希哈哈

不應該拆開讀吧,用了互文的手法,就像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傷感,離愁,國仇家怨之類的情緒,都在你看到花鳥這類自然之物時油然而生,就是觸景生情。古詩文沒必要非得糾字眼去翻譯,不管是使動被動還是擬人,個中意境最終取決於你自己的感受。

5樓:瞑秋

這要從花和鳥的意象來看。這兩個意象表達的情感是美好和愉悅的,比如老杜的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王維的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在詩詞中,這兩個意象多用來娛人,娛人即為使人愉悅。

感傷時事使我看到花兒都潸然淚下,慨嘆離別使我聽到鳥兒的聲音都心驚膽寒。這叫以我觀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所以從這個觀點順延,花鳥使我感傷自然可以解釋。

當然如果解釋成擬人也不是不行,可是這就要理解為花兒感傷時事,鳥兒慨嘆別離。即使擬人也很少有這樣代入這樣複雜的情感。而且這種解釋也太通順。

從整體語義來說整首詩是從詩人的角度抒發情感,並沒有什麼側面烘托,全詩側重以我觀物,因此不需要擬人這樣的手法。

兩個解釋其實都不能說不對,畢竟詩無達詁,然而總有更合適的說法。

6樓:「已登出」

其實擬人理解和使動用法的理解都可以,但我更喜歡使動用法的理解

首先感時不是傷感時,因為「感時」要與「恨別」形成對偶,故「感時」要理解成「感懷時事」,「恨別」自然是「痛恨離開」,這裡的離開是個事件,離開已然破爛的長安,應該是名詞性的。或者我們把「感時」看成乙個行為,把「恨別」也看成乙個行為,也能形成對仗。但理解成感傷時那真的是對不上……

所以真要是按擬人的理解,翻譯應該是「花感傷時事留下眼淚,鳥恨別長安心中驚痛」。

這理解就很扯了。

要是再硬把老杜加進去「我感傷時事,看到的花都在落淚;我恨別長安,看到的鳥都心中驚痛」。

這後半句,你再怎麼移情恐怕都解釋不太通……

後半句的合理解釋其實只能是「看到鳥,使我杜甫驚心」,那後半句是使動,前面幹嘛非要擬人。

而如果是解釋成使動用法,解釋起來就非常和諧了。花、鳥本來都是人看到該高興的物像,現在我看見他們,我卻是「濺淚」「驚心」,為什麼?因為「感時」,因為「恨別」。

句中有乙個清晰的對比,而且是非常真切地圍繞著我自身對國破的感受來寫,國破的現實更顯殘酷,國破之悲也顯得更為真摯。

所以我更喜歡使動這個理解。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那麼霸王別姬裡程蝶衣覺得應該為日本懂藝術的人表演京劇,是否正確?

高地 戰端一開,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 程蝶衣只是給日本人唱唱戲,確實也沒有什麼大的罪過。不過他也沒付出什麼抗戰的責任 糖糖 程蝶衣和梅先生不同 他是乙個活在戲裡的人,你不能用常人的角度來評判他。可能在我們眼裡,戲子,終究還是供人取樂的玩意。花花草草可以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