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的詩寫的到底怎麼樣?

時間 2022-01-14 11:34:58

1樓:開水

總體還是合格的,水平怎麼高不敢說,但也不似坊間傳聞的那樣。

《題王蒙秋林散步》

欲變畫家格,別開生面目。策杖一行人,明告此意獨。

《泛月》

泛月宜何處,山莊景最新。夏宵含颯爽,塞水漾明淪。

鶴唳孤松頂,鹿尋曲澗濱。錘峰玉台迥,溫嶠早痴人。

《鄚州道中作》

土郭猶存古鄚州,人家負郭頗稱稠。年年四月集藥市,風俗應從民便由。

《題宋院本金陵圖·幾經富庶幾離亂》

幾經富庶幾離亂,富庶歡娛離亂愁。只有秦淮一片月,溶溶無意照千秋。

《登舟》

御舟早候運河濱,陸路行余水路循。一日之間遇李杜,千秋以上接精神。

麥苗夾岸穗將作,柳葉籠蔭絮已頻。最是篷窗心愜處,雨晴綠野出耕人。

《題董其昌天降時雨小卷》

小卷常隨行笥中,希逢時雨得相同。今朝潤景當前證,始覺傳神有獨工。

《雪》夜報塞天同起雲,凌晨玉葉遂翩紛。無林不作銀花影,有嶂皆成冰綺紋。

酒店旗飄近方見,僧房鐘響遠猶聞。入關廿裡原秋雨,南北寒暄一嶺分。

《夏珪秋江風雨圖》

雨絲風片遠連天,一棹漁舟萬頃煙,無事買魚沽酒客,卻繞書畫公尺家船。

《題蕭雲從秋山紅樹卷》

峰勢欲開樹為遮,崔鬼畫態間槎枒。本來楓檞經霜染,錯認夕陽一片霞。

《戲題聽鸝館》

清和漸覺綠陰稠,初聽林間黃慄留。笑我本非高逸者,雙柑何必襲風流。

《紫光閣閱武舉射》

掄材臨別苑,射策對明廷。養士百年久,干城九塞寧。

雕弓懸滿月,羽箭迅流星。為問赳桓輩,能通黃石經?

《率題·弗慮己飢弗慮寒》

弗慮己飢弗慮寒,寸心恒為萬民殫。以茲樂少忙頻切,白髮羞從鏡裡看。

《題史可法像》

紀文已識一篇篤,予諡仍留兩字芳。凡此無非勵臣節,監茲可不慎君綱。

象斯睹矣牘斯撫,月與霽而風與光。井命復書書卷內,千秋忠跡表維揚。

《姜女祠》

淒風禿樹吼斜陽,尚作悲聲配國殤。千古無心誇節義,一身有死為綱常。

由來此日稱姜女,盡道當年哭杞梁。長見秉彝公懿好,訛傳是處也何妨?

《題惠山園八景·尋詩徑》

巖壑有奇趣,煙雲無盡藏。石欄遮曲徑,春水漾方塘。

新會忽於此,幽尋每異常。自然成迥句,底用錦為囊?

2樓:傻瓜樂力

古人並不主張釣所有的魚都用芳餌,而是強調: 釣不同的魚用不同的釣餌。

《淮南子·人間訓》說:「夫臨河而釣,日入而未能得一魚者,非江河魚不食也,餌非魚所欲也。」

這就明確了要因魚施餌,否則「餌非魚所欲」,是釣不到魚的。寫」煮豆燃豆萁'的曹植也同意這個觀點,他在《答崔文始書》中幾乎全盤引用:臨江以釣,不獲一鱗,非江魚之不食,其所餌之者非也。

是以君子慎舉擢。

見《太平御覽》卷九百三十六 )

其實,早在《淮南子》之前,《呂氏春秋》就明確:「魚有大小,餌有適宜。」

要根據魚的大小,施用適宜的餌料。不僅僅是餌料味道對路,即便魚餌味兒道對魚的口味兒,但用釣小魚的餌料去釣大魚,或用釣大魚的釣餌去釣小魚,同樣也是釣不到魚的。這個道理,子思比他們說的都早的:

「 子思居衛,衛人釣於河,得鰥魚焉,其大盈車。子思問之曰:「鰥魚,魚之難得者也。

子如何得之?」對曰:「吾始下釣,垂一魴之餌,過而弗視也;更以豚之半體,則吞之矣。

」子思喟然嘆曰:「鰥雖難得,貪以死餌;士雖懷道,貪以死祿矣..」

隋書·經籍志.孔叢子》)

子思大名孔伋(前483年-前402年)孔子的孫子。他在衛國時曾見到有人釣到了一條能裝滿一車的大鱤魚。就請教「鱤魚很難捕捉到啊,你是怎麼釣上來的?

」釣魚人回答:「我最初魚鉤上掛條小魴魚做釣餌,結果大鱤魚游過去,連看都不看一眼。後來,我換了半扇豬作釣餌,鱤魚便吞食上鉤了」。

鱤魚生性兇猛,嘴大食慾旺盛,葷素通吃,甚至能吞下比嘴還大的食物。

釣大魚用大鉤大餌,宋人也有見證:「舟人捕魚,用大鉤如臂,縛一雞鶩為餌,使大魚呑之,隨其行半日方困,稍近之,又半日,方可取,忽遇風,則棄。」(《萍洲可談.卷二》)

《萍洲可談》作者北宋地理學家朱彧,曾隨為官華南的父朱服宦居廣州,所記雖是南海釣魚,但道理一樣。

有目鰥而小,無鱗巨且修,鼻如矜闒戟,頭似戴兜鍪

一雀安能齧,半豚底用投,伯牙鼓琴處,出聽集澄流。

見《欽定日下舊聞考.卷一百五十一物產三》)

「一雀安能齧,半豚底用投」分明是說鰉魚可以釣,但得用大餌,不能像釣甲魚那樣,拿只燕子當誘餌。

3樓:

四個字:佶屈聱牙

詳解起來,就是文字功底不過關,又不肯慢慢修改。一到文思堵塞(乾隆老哥堵塞的頻率很高)的時候,就隨便找個押韻的字墊上,或者造詞表意,結果就是閱讀感覺非常不暢。

比如「夜報塞天同起雲,凌晨玉葉遂翩紛」,「同」字純屬湊字不用心,「翩紛」是造詞,「翩然紛飛」的縮寫。

可以確定的是,乾隆沒有捉刀人,捉刀沒有這麼差的。讓誰看了都有一種為他批改的衝動。

4樓:想想過去看現在

沒怎麼讀過,但是應該在中等吧,或者中等偏上一點,因為乾隆畢竟也是學問不錯的,還有從小在一群大儒中間混。當然,與李杜白這樣的大才是沒法比的。

5樓:

身為皇帝寫了四萬首(權且都算他名下好了)沒一句能傳世,水平可想而知。

就我看過的部分來說,可以當得四個字:

味同嚼蠟。

還沒遇到過讀完他的全集的英雄……

怎麼知道自己寫的詩到底怎麼樣?

鄙人不是文學家也不是欣賞家更不是批判家。詩是詩人情感迸發的文字載體。最大的作用是讓讀者產生共鳴,在讀者身上激發出類似的情感。經常遇到一些各個時代的詩作卻發現讀不懂,後來發覺是正常的,沒有會相似感情的經歷何來感慨?說的有點跑題了。音律美幾乎是必不可少的,文字適當的生疏也不錯 如 姽嫿 消停,彳亍 溜達...

看看我詩寫的怎麼樣?

私密斯密達 十二月十四日,寫在去嵩縣的路上 這首太囉嗦,太刻板牽強,太多框架不夠流暢靈動 凜冬 單薄 這兩首太單薄 孤獨 喏,你看 這兩首太譁眾取寵,模仿痕跡太重 乙個夢 我知道,我早晚都會死 我這一生 這三首最好 各花入各眼,總之你是我喜歡的風格,特別有 熱情 和 靈性 就像水和火兩種物質在你身上...

這首現代詩寫的怎麼樣?

戴望北 還年輕,別惆悵。想起來自己開始寫詩,也是在高二,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做自己想做的事。寫詩就是寫詩,很多不對人胃口,不一定得讓不喜歡的時候看。讀詩,看詩,悟詩,寫詩。喜歡就堅持下去。個人意見,在描寫的時候不要單方面的去描寫,也可以加一點延展性的東西。 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 同十七歲高二。我讀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