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奇(Kitsch)是什麼?如何克服刻奇?

時間 2021-05-05 11:51:37

1樓:apte合適official

最近讀了一點公尺蘭昆德拉。他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闡釋了乙個概念:Kitsch。有人翻譯為「媚俗」,後來翻譯作「刻奇」。

什麼是Kitsch?

在書中,公尺蘭昆德拉舉了個例子:當看見草坪上奔跑的孩子,由Kitsch引起了兩行「前後緊密相連」的熱淚。第一行是說:

看見了孩子在草地上奔跑,多好啊;第二行是說,和所有的人類在一起,被草地上奔跑的孩子們所感動,多好啊。

昆德拉講,第二種眼淚使Kitsch更加Kitsch。

刻奇有乙個意思,是「自媚」,即討好自己。

開始,往往是難以拒絕的自我感動。然後和別人分享這份自我感動。當意識到別人與我們並肩,感動變得更加氾濫。

滔滔不絕,洶湧澎湃,這種感動甚至上公升到了崇高的地步。因為和人一起,更讓我們覺得我們腳踩的崇高分外堅實。

但實際上,這份崇高的外殼下,充斥著刻奇虛無的嘲笑。

2樓:mist

不管是專業的還是緩則的都有優秀的回答了,那我只能打個粗略的比方了。

刻奇,簡單來說就是自我感動,推究其原因我猜測(僅僅是猜測)大概類似於宗教或者獨斷論,來自思想上的憊懶,來自於熱衷快樂,恐懼死亡,渴望財富等等。

至於克服?我想這大概並不是什麼困難的問題,意識到刻奇的愚昧與荒謬自然不會選擇接受。

更可靠而學術性的詳見大衛休謨著作。

ps:按照現在比較流行的網路說法,刻奇在」小白花「」偽聖母「上有著非常經典的體現,我想這應該比較容易理解

3樓:polly

刻奇是把自己鑲嵌在某種規則中之後所引發的舒適感,刻奇也沒什麼,人人都需要刻奇,若你內心清醒,刻奇幾乎就是一種很隨和的客氣。靈魂本身的實體性也是值得懷疑的,怎麼就「虛腫」了呢?不要再這麼苛刻了。

4樓:原野小猴

在此基礎上,進行了一些個人的翻譯解讀,請多指教了。

刻奇,是指自媚,即討好自己(這層並非貶義吧);

指自我感動,;

是廉價藝術,即相對更精緻的藝術更為不精緻的藝術[em]e112[/em]

是不用過腦子就得到滿足的低階審美,即懶散時喜歡的審美

是刻意表露的情緒,即不是因為想表露情緒等自然原因而表露情緒,而是因為別的原因而表露情緒;

是矯揉造作地對尋常事物賦予過多意義(另,矯揉造作是做作不自然,近義詞裝模作樣,就是感覺彆扭好像與原本的角色氣場衝突不合在打架並且那人對想扮演的角色理解很膚淺達不到自然流露的程度),即不是因為覺得某事有意義而賦予某事那個意義而是因為別的原因故意賦予某事意義(我去繞口哦hhh)。

5樓:

有答主說毛死後很多人哭是kitsch,我覺得不是,那時人們的意識還這麼「高階」。

「傷痕文學」才是kitsch,而且被政治使用了一下。

忽然意識到並未回答題主問題。其實答案很簡單,了解一下個人主義,篤行之。

6樓:落雪為裳

刻奇永遠存在,無法克服。換句話說你提這個問題,我回答這個問題,也可以看做一種刻奇。這和呼吸一樣,是與生俱來的一種能力,不同在於,生命需要呼吸維持,而思考則必然伴隨刻奇。

我們都說永葆初心,但誰又能說這不是一種刻奇?

7樓:

清明。2019-2020

自大-自豪-後悔-敷衍-自保-排異-利用-偽善。

充滿操縱與壓制。

我衷心祝願沒乙個人懂,免得給我找麻煩。

8樓:

刻奇的涵義是:「個體的認知與情感表達主動的或者不自覺的遵從外在的強大的秩序,以判斷這種體驗是否正當的、高尚的、合法的、被接納的、合乎時宜的」

而這種「外在的秩序」是可以被製造、利用、操控的,有時會影響本真的情感表達,事情就往奇怪的方向發展了

自由而篤定的堅持內心,問心無愧便是遠離刻奇的方法吧畢竟很難說,「刻奇」的場面也可能是「強烈的感情感染了在場的許多人」

9樓:

初中的時候,我們學校搞了乙個演講,講感恩,家長老師都在場。乙個賣書的「演說家」(暫且叫他演說家吧)在主席台上用誇張的語氣,和誇張的動作表示著「啊!我的媽媽!

您!是那麼偉大!」感嘆號彷彿可以實體化,講到一半,他終於講完了他的光榮事蹟和到底應該多感恩世界,「演說家」開始痛哭流涕,我饒有興趣的看著他,甚至有一點想笑,實在是因為他的演講像極了我的小學作文,甚至還不如我的小學作文,畢竟我的小學作文也沒辦法從洗腳上價值到感恩。

然後「演說家」開始要我們和父母擁抱,我爸爸在旁邊,我抱了他一會,然後「演說家」一邊用話筒開始哭泣,一邊問我們為什麼不哭,然後我開始聽到身邊同學開始啜泣,然後變成一大群人抱頭痛哭,明明在前一刻他們還在吃著零食唱著歌,我抬起頭笑了,我問我爸爸,為什麼聽到這種演講他們會哭,我有點想笑。我爸爸瞪了我一眼,說你怎麼這麼冷血啊。可是旁邊那個哭的最大聲的女生,平時咒罵她懷孕還來接她的媽媽,甚至到處抹黑她母親覺得她媽媽給她丟臉。

我心裡想。我不知道什麼是刻奇,但是我覺得就算被罵冷血,再來一遍我還是不會哭。

其實不用刻意避免吧,我因為直接表示出自己的想法,不想委屈自己一定學別人和別人一樣之類的,已經吃了不少虧了,很多時候,隨大流反而是保護自己,在現在這個時候,和別人不一樣反而會被排擠。我現在不會隨大流,被別人情緒所操控,但是也不會直接懟人和說自己的真實想法了。畢竟,我也不想因為說真話被群起而攻之,我只能保證自己不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不為了合群去和別人一樣。

10樓:覺知舫

如果你在乙個場面歡騰的聚會上一臉喪氣,或者在乙個傷感氛圍濃重的活動中表現得輕鬆愉快,不但別人會覺得你不合時宜,就連你自己也會感受到一種壓力——「在這種時候,我本該是快樂的/悲傷的……」於是你隱藏起真情實感,讓自己努力融入其中,表現出一種和大家一致的情緒。

這種現象就是一種刻奇(Kitsch),它是一種在群體催眠,或者是群體壓力之下,自我愚弄的情緒,是乙個假情緒。

人類似乎天生具備刻奇的能力,就拿我的小外甥來說吧。

一次,我送他去參加給烈士獻花圈的活動。

老師在儀式開始前叮囑大家:「這是個莊嚴的時刻,所有人都一定要嚴肅,不許笑。」

可小朋友就是這麼奇怪的,你越不讓他做什麼事兒,他卻越忍不住要去做。再加上乙個6、7歲的孩子,還完全體會不到革命者為了新中國的成立獻出生命的無私和偉大。所以我看見樂樂在隊伍時一直笑,甚至還時不時回頭衝我笑。

後來在向烈士默哀時,他甚至都笑抽了!唉,真拿他沒辦法……

可是活動結束後,我才知道,我以為他笑抽的時候,他竟然真的在哭。

當我問他為什麼哭時,他說:這種時候不是就應該哭嗎?那表情就好像我問了乙個特別弱智的問題一樣。

「可是你一開始一直在笑呀?什麼時候變成哭了?」我還是不死心。

你看,刻奇就是這麼神奇,竟然很小的孩子都知道應該在什麼樣的場合表現出什麼的情緒。

其實刻奇是乙個人為了表現得合群而做出的一種自我保護,它是一種偽裝的情緒,卻可以讓我們既尊重了他人的感受,也保護了自己。

想想,你是不是也曾經在群體情緒的感召下,做出過同樣的事情呢?

其實在電影院裡看喜劇,就是刻奇體現的乙個最好例證。很多人發現有些電影只有在影院裡看才會覺得好笑,如果自己乙個人在家看,好像就不再好笑了。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當別人大笑時,你在刻奇。

怎麼樣,有沒有被嚇一跳?常常指責別人是戲精的你,原來也很會演呢~

了解了刻奇的存在,有人感嘆,想不到人人都這麼虛偽。這樣的結論未免有些過度了。

因為刻奇是人們為了迎合大眾的某種壓力而努力使自己融入其中,表現出來的適當的情緒。也就是說,刻奇之所以存在,確實有它的合理性。所以,我們大可不必視它為敵,也不用刻意去克服它。

但有一點要注意,我們自己一定要能夠區分哪些是真情緒,哪些是假情緒。

體恤別人是一種美德,但不被情感綁架,我們才能活得舒服。

在大家都很難過的時候哈哈大笑,難免被人斥為冷血,為了考慮別人的感受,確實需要收斂一點。但當你獨自一人時,就一定要了解自己真正的感受是什麼,不要再壓抑情緒,被刻奇所謂的「應該」蒙蔽了。

11樓:sea

幾個場景:親人離世,可是你不那麼傷悲,可是你必須哭(甚至嚎啕大哭);畢業晚會,你不傷感,可是你必須傷感;軍訓結束,教官要走,你心理實際上是想捅死他,可是你要哭泣;閱兵儀式,你一定也不感動,甚至害怕,可你要祝福祖國.......

12樓:

不對,你們太想證明感動與刻奇的區別了,所以必須想例子編故事,結果只讓人覺得刻奇和感動的界限越來越模糊。

事實就是沒有區別,只要你感動了你就刻奇。你感動了證明了你對某種事物的絕對認同,只不過現在大家都批評文革,沒人會批評現在罷了。

13樓:

前幾天在高鐵上看到了這個問題,現在試著分析所謂「刻奇「的過程:

刻奇行為圍繞感動,而感動源於共情。我們被各種事情所感動是因為我們理解這些事情的當事人,他們的情感和遭遇。

但如果把感動行為理解成,「因為懷有和這些人相同的情感和品格而感動」,就會引發刻奇行為,就會難以拒絕地引發各種事情的感動。

將這種「感動」分享給別人,就像告訴別人自己也擁有這種高尚的情感,而聽到別人分享感動,比因事件本身而感動要容易得多,因為這往往伴隨道德壓力,尊重需要,集體歸屬等等,而這種分享徹底淪為了滿足集體歸屬需求和自我表達的行為。

14樓:奈落初

今天才了解到「刻奇」這個詞語,所以不對刻奇做解釋。

但如何克服刻奇,我有三點建議:

1、遵從自身真實的情感。具體地換位思考。

2、多見見外面的世界;以乙個冷靜客觀的態度看待事物。

3、拋卻廉價、功利的社會匯報,他人的眼光沒有那麼重要。

15樓:發熱的omega

我認為沒有什麼情緒是不正常或者不應該的。因為只要某種情緒存在,就沒有應不應該這一說。

平和的或者激烈的,都是存在的,正常的。

真誠流露的情感是正常,人們感到虛偽和厭惡的情緒也是正常的。

人只需要根據自己的目的去行事,而每個人所代表的,最大也只不過是他的價值觀罷了。不過,只有時不時思考一下,才知道自己有沒有因為某些原始的情緒表達而耽誤了自己的目的。過度表達沒有任何錯,只是如果不被提醒,你可能會遠離本心。

所謂刻奇,我認為就是太長時間沒能思考自己的目的。當這種不思考成為一種習慣時,人不再那麼智慧型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喪失了許多。

而當你尚未喪失這種智慧型時,你不希望自己變成那樣。

《刻刻》66話的魚是什麼 ?

axzaxy 止界生物唄 其實我覺得作者在這方面描寫的不夠 所以最後的結局顯得相當突兀 突然就看到魚,突然就遇到始祖,突然就得救了。當然,日本的整個漫畫環境都是偏向於不結局的那種 日本漫畫家不擅長寫結局也無可厚非。我們自己可以腦補出來 轉瞬即逝的生物,水母,又或者說這樣的生物其存在和運動皆超過了光速...

作為赫奇帕奇的INTJ是什麼體驗?

不知道耶,我自己不是intj也不是赫奇帕奇,而且我印象中hp原著中的赫奇帕奇好像還真沒有哪個是intj的,實際上原著裡的intj好像都出在斯萊特林。我印象中的赫奇帕奇基本上全員f,大部分fe,小部分fi。 大概就是嘴臭心善型別吧。不喜歡吵鬧,所以大部分時間會選擇自己走走,顯得比較不合群。雖然看起來很...

《啥是佩奇》裡的鋼鐵佩奇是什麼東西?

Librachel 鼓風機。我記得90年代我剛剛上小學的時候,住在農村時灶裡的火不然了。就拉一下這個鼓風機,裡面的火就燃起來了。有點想古時候的那種風箱吧 戴巍 在我的理解。佩奇就是西天取經的經書,就是機甲桃太郎裡的魔黑劍,就是時間飛船裡的 w寶石 就是等待戈多裡的戈多,就是希區柯克說的麥格芬。它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