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生產處在生產可能性邊界以上的點,必然以今後的生產萎縮為代價。怎麼理解這句話?

時間 2022-01-22 06:49:57

1樓:Causality

1. 這話誰說的?

2. 說這話的上下文是什麼?單獨拎出來這句話不對。前面人回答都不對,跟消費與儲蓄搞混了

2樓:天天

如果今後技術進步了、制度改善了、有新的資源被發現利用了,生產可能性曲線會往外移,產出就會增加。

3樓:黃佶

這種說法本身就是廢話。今天玩得開心,必然以明天鬱鬱寡歡為代價?

難道為了今後生產不萎縮,就不去努力發展社會生產力?

4樓:璉湖筆

因為不可持續。

例如某條生產線的年運轉率是0.93,其中主機裝置規定每年檢修維護1次,換軸承,換潤滑油,順道維護輔機裝置,用時7天,俗稱年檢。

這個時間,這個運轉率可能就是上限了。

來了個新領導,品質不好,壞心眼很多,硬要出成績提高運轉率,運氣也比較好(更大的可能性是前任比較務實專業,檢修得比較徹底),不年檢,連續兩年的運轉率都是百分之百。下屬報告,主機主軸震動超標,軸承溫度達到上限。

該領導發覺快要出問題了,抓緊運作關係,當然,因為提高運轉率很有成績,公升職了,調離了。

接任者慘了,上任25天,主機報廢,輔機大規模故障,瀆職查辦。

企業慘了,全套裝置換下來需要6000萬,採購安裝需要4個月,銷售合同訂單違約賠付4000萬,市場信譽與占有比損失等等加起來,預計整體損失3.5億。

這就是超過極限,必然下墜。

如果社會生產完全由機械人代替,那麼社會還是是否會存在嚴重的兩極分化?

物資資源完全充足,不等於物質資源人人可以享有。即便是坐擁萬億資產的人仍然不覺得滿足,因為很多人的貪欲沒有底線。所以即使有那麼一天人類的勞動可以全部由機械人代替,也得先問問那些掌握資源所有權的傢伙,是否願意與普通人平起平坐。 黑皮笑笑 如果金錢不足為慮,智力剝削估計就是常態了。沒有組織的人類不成其為人...

為什麼投資大於儲蓄時,社會生產供不應求?

巨集觀經濟學IS LM模型分析中說I S,有超額產品需求。這讓我很不解啊 巨集觀經濟學中的投資既然是指對生產的投資,那投資多了,產品不就多了。那投資不就代表產品供給嗎?I S不就應該是供給大於需求嗎?然後我想到了乙個解釋。先說結論 投資反映的是現在市場對產品的需求量,創造的是未來企業對產品的供給量。...

為什麼明清時的社會生產力比先秦更高,戰爭規模反而變小?

艾爾森弗雷 為什麼現代美國生產力遠比二戰時期美國生產力高,為何現在美國航母數量反而比二戰時期少?因為相同規模下,不同時期的戰爭,消耗人力物力財力有數量級的差別。 平潮 很簡單嘛,你秦國從咸陽出發到新鄭打南韓一路上555公里,你當然可以爆民兵出來作戰來來回回也就一二個月,還不耽誤農忙。然後你大清從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