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講70後80後的奮鬥歷程,我這有乙個真實的故事。?

時間 2022-01-11 00:07:39

1樓:潘文斌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不為人知的奮鬥史。年輕時不奮鬥,很多機會就會失去。

我生在乙個比較偏僻的小山村,在半山腰,全村人口只有六七十人,11戶完整家庭,還有3戶是單身漢,一共14戶。

我們村沒有乙個大學生,我爸的學歷在村里是最高的:高中——六七十年代的高中,五年小學,二年初中,兩年高中,期間還得用大量時間來參加勞動。其他大多是小學或文盲。

從村里去上學,小學要走半個小時到40分鐘,因為都是下坡,所以比較快,但下山的路上,到處是鬱鬱蔥蔥的樹木或竹子,小學時特別害怕;放學則都是上坡村,傍晚時分,蟲子小鳥叫得厲害,而遠近重重的山嶺則始終如一的沉默,讓人很有壓力感和恐懼感。初中要到鎮上去,我讀書時父親幫買了部單車,要騎行近2小時。

我生於2023年,今年已35歲,人入中年。初中畢業時,已是新世紀的2023年,但我們那裡依舊窮困。那時,父親說,如果去讀高中,將來還要再讀四年大學,家庭壓力大,沒辦法送;於是建議讀中專,僅讀3年,說不定唯讀2年,第3年去實習,可能就不用家庭支出了。

村里的孩子哪有那麼多想法,父親說什麼就是什麼了,於是報讀中專學校。

中考那年已17歲,卻有記憶當中第一次到縣城;後來去讀中專,是第一次去城市。

三年很快過去。我讀的是統計、會計專業。畢業後,正好是非典時期,回老家避難了一段時間,後來學校老師說有企業到學校招聘,是比較好的企業,問我想不想去。

我當然想,第二天即去面試,恰巧就面試成功了。於是進入一家木材公司當一名車間統計員。

在這裡,工作是很單調的,所幸時間不長,每天幾乎都是8小時工作制,很少加班。於是有大量自己的自由時間,可以用來看書,充實自己,延續中專時的看書習慣——中專沒有公升學壓力,看了大量課外書。

看書多了,就容易不滿足現狀,就想要改變人生;也就是越努力,運氣越好吧,反證付出的都不會白費。改變命運的路徑也就有了——有人勸說我,既然這麼愛學習,何不考個大學?於是打了一年工後,我以社會考生身份,參加2023年的普通高考。

後來果然考到了,雖然是大專,但也是一所普通高校。學的是師範類歷史專業,與中專時有很大的不同。考上大學,我成了村里第乙個大學生。

進入大學,我就想好不容易新回校園,不能白過,一是要學習優秀,二是當個學生幹部,三是參加本科自考,四是參加校運會,五是參加社團活動,六是繼續大量讀書。哈哈哈哈,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讓我學到了很多很多。

大學畢業後,我又想繼續奮鬥,連續兩年報考碩士研究生,當年還托老師幫我聯絡了碩士導師,第一年是上海大學,第二年是合肥工業大學,但皆因外語水平欠缺,最終不能如願。後來就先工作了,當了一名中學歷史老師。

跟我一起長大的,他們很多人沒有堅持讀書:同村一起玩的10幾個小夥伴,只有我最終讀了大學;小學同班50多人,僅3人讀了大學;初中同班53人,上了大學的僅6人;中專同班46人,僅我一人讀了全日制大學(大專)。

現在回望過往時光,自由的生活軌跡,或許也算是一種小小的奮鬥。雖然與知乎大伽們相比,不足為道,但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不一樣的。

70後80後90後的老闆有什麼不同和相同?

Fourfire BBC調查 56 的80後和55 的90後表示,疫情對個人生活打擊很大。相比這下,50後到70後只有不到一半的人表示生活因為疫情變糟了。現在90後和80後,會是疫情中經濟上最大的受害者,將會又成為這場疫情的債務承擔者,路可是不走。經濟增長減速,可能讓80和90後的中年危機提前了20...

在座的70後,80後叔叔阿姨,你們介意你們的孩子在高中時,不影響學習時談戀愛嗎?

國際名噴 我介意,是什麼時候就做什麼事,高中同學裡有高中戀愛的,大學畢業結了婚的,比例很低,他們都成功的影響了學習,如果不影響學習,我還是反對,為什麼?因為所謂的高中生戀愛是純粹的,脫離了低階趣味的戀愛,他們即不考慮生活,也不考慮社會因素,這樣的戀愛很美好是嗎?你們可以保留對彼此的好感,考上大學,並...

70後80後的你是否願意給孩子報興趣班?

恕我不請自來強答一波 座標香港,兩女之父,女兒們皆初小,均有報讀興趣班。事緣香港的教育局早於約10多年前,開始推行名為 一生一體藝 的政策,鼓勵中小學生每人也學習一門體育類和一門藝術類的課外活動,本校積極提倡一生一體藝,大力推動同學持續學習及積極參與多元化.的體藝活動,使學科與術科,以及身心得以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