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投資大於儲蓄時,社會生產供不應求?

時間 2022-01-05 02:31:28

1樓:陳聰聰

巨集觀經濟學IS-LM模型分析中說I>S,有超額產品需求。

這讓我很不解啊

巨集觀經濟學中的投資既然是指對生產的投資,那投資多了,產品不就多了。那投資不就代表產品供給嗎?I>S不就應該是供給大於需求嗎?

然後我想到了乙個解釋。

先說結論:投資反映的是現在市場對產品的需求量,創造的是未來企業對產品的供給量。

如果你看到這句話就已經弄明白問題了,建議你退出去,有時候看太多反而可能又不懂了(別問我為什麼知道)。

我們具體來分析

從投資反映的是現在的產品需求量 ,創造的是未來的產品供給量來分析,現在社會生產供不應求,就是現在的供給少了,需求多了,那廠商就要增加投資來增加供給,增加產品生產量→增加未來產品的供給量→滿足未滿足的需求。

沒錯,應該是社會生產供不應求導致了計畫投資增多,使投資需求狀況從原本計畫投資等於計畫儲蓄的均衡狀態變成計畫投資大於計畫儲蓄。而不是現在的計畫投資大於計畫儲蓄導致了現在的社會生產供不應求。

補充說明:

因為書上的原話語序是「I>S,有超額產品需求」,所以我潛意識以為是投資大於儲蓄導致了超額的產品需求。但實際應該是超額的產品需求導致了投資大於儲蓄。

這正好體現了凱恩斯主義(好像是)的觀點:需求決定供給。正是因為超額產品需求,廠商才通過加大投資來加大未來的產品供給。而IS-LM模型不就是在凱恩斯理論的框架中建立的嗎?

在分析中我用了計畫投資和計畫儲蓄代替投資和儲蓄,這也是之前使我產生誤解的原因,我並沒有明確地認識到這裡的投資和儲蓄指的是計畫投資和計畫儲蓄。高鴻業版本的書在講到事後投資等於儲蓄的那一段說過:巨集觀經濟學在均衡分析中講的投資和儲蓄是指計畫投資和計畫儲蓄。

回到我最初的誤解:「巨集觀經濟學中的投資既然是指對生產的投資,那投資多了,產品不就多了。那投資不就代表產品供給嗎?I>S不就應該是供給大於需求嗎?」

投資是計畫投資,計畫投資創造的是未來的產品供給量,計畫投資不影響現在的供不應求的狀況。計畫投資增大會增加未來的產品供給量,這不正好改善了現在產品供不應求的狀況使產品市場歸於均衡嗎?這不就說通了嗎?

為什麼在做長期投資決策時,內含報酬率大於給定的貼現率是專案可行的必要條件?

朱傻傻 評價乙個專案是否可行,基本的方法有淨現值法,現值指數法和內含報酬率法。其中,淨現值是評價專案是否可行的重要指標,因為它表示該專案未來現金流入的現值與未來現金流出的現值之間的差額。專案是否可行,最重要的是要淨現值大於0。只有這樣,現金的流入才會大於流出,該專案才能為股東增加財富。第一段提到的三...

在巨集觀經濟學中,為什麼投資代表需求,儲蓄代表供給?

素衣風塵 投資是由企業進行的,儲蓄是由個人進行的,企業會根據當前的社會需求決定投資,需求增加時增加投資,需求減少時減少投資,因此投資的數量可以反映社會需求。儲蓄是由生產者動用生產要素進行生產活動所獲得的收入,因此儲蓄與供給總是同方向變動,因此儲蓄可以看做是供給的反映。 小麗塔 很簡單,投資是需要錢,...

當今社會很多時候為什麼金錢大於親情?

浮萍 因為有錢能使鬼推磨,有錢了幹什麼都可以,沒有錢只有親情,如果親人也不富有,不如有錢自己身上更安全踏實了。我的想法是,在這世上,只有父母這份親情是最想我們過的好的,最值得珍惜,我們只欠父母的,其他的人,就算兄弟姐妹也有些人會因為利益而勾心鬥角的,所以說,父母以外的親情,我們不能說金錢大於親情,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