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粵港澳大灣區?

時間 2021-05-05 10:40:31

1樓:北寧

表面上大灣區大家合作協同發展。

實際上:

東莞:我要承接深圳的產業轉移!

惠州:我也要承接深圳的產業轉移!

中山:我還要承接深圳的產業轉移!

南沙:其實我也想承接深圳的產業轉移!

肇慶江門:我當然想承接深圳的產業轉移,但我知道輪不到我!

深圳:我只愛東莞!

現在大灣區尷尬的現狀是除了深圳產業一路高歌猛進,佛山勉強獨善其身以外其它的地方的產業基本上都在沒落,因此乙個個的都想著靠深圳帶動,可實際上除了東莞,其它地方並沒有受到多少深圳的產業外溢。所以所謂大灣區各個城市首先要發展好自己的產業,不要最後全成了深圳的衛星城了。

2樓:普羅公尺修斯

廣深港澳大口吃肉,珠海、東莞也能蹭到肉塊,佛山喝肉沫湯,中山、惠州喝濃湯湯,江門、肇慶喝清湯,汕尾、陽江、清遠吸點氣味,粵東潮汕揭和粵西茂名湛江要想辦法自己煲湯,韶關、雲浮做好生態保育、為大灣區添柴火吧。

3樓:

粵港澳交流諮詢平台目前還沒有乙個能真正落地的!廣東區域和香港澳門的文化交流普適度其實遠遠還沒有達到大眾化水平?怎麼讓香港澳門那邊深入了解內地文化,以及內地深入了解香港澳門的文化?

(1)粵港澳的文化群如何規劃?如何做到開放,真實,自由的同時要符合法律規則?

(2)人才發展培養機制!如何培養懂粵語,普通話,英語三方文化交流的國際人才交流機制?

這些問題沒解決,很難做到真正融合的!

4樓:愛不釋手

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昨天(4日)獲得國家發展改革委的批覆。規劃建設13個城際鐵路和5個樞紐工程專案,總里程約775公里。構建大灣區主要城市間1小時通達、主要城市至廣東省內地級城市2小時通達、主要城市至相鄰省會城市3小時通達的交通圈,打造「軌道上的大灣區」。

按照規劃,近期到2023年,大灣區鐵路網路運營及在建里程達到4700公里,全面覆蓋大灣區中心城市、節點城市和廣州、深圳等重點都市圈;遠期到2023年,大灣區鐵路網路運營及在建里程達到5700公里,覆蓋100%縣級以上城市。

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規劃獲批大灣區主要城市間1小時通達

5樓:南沙房叔

大灣區東邊從深圳羅湖的梧桐山脈開始,相連福田和南山的塘朗山、羊台山,再到寶安的鳳凰山脈。東莞的大嶺山脈與廣州東北部芙蓉峰、王子峰相連,可比擬成椅子的右邊扶手。

廣州市中心北靠白雲山、冒峰山和從化天堂頂大山脈,比擬成椅子的靠背,形狀坐看江山。大灣區西側由中山的五桂山山脈南北走向,形成椅子的左邊扶手。

五桂山將中山和珠海隔離,導致珠海在大灣區倒U的外邊緣,這樣珠海的地理交通不如中山便利。這從另乙個地理側面也反映了,中山經濟發展比珠海好的因素吧。

大灣區三面環山,朝海一側多是平原地帶,是經濟發達地區。優質的房地產專案也主要是建在大灣區域,經濟和房地產是緊密聯絡在一起的。

據世界銀行統計,全球60%的經濟總量集中在灣區,主要城市在灣區佔的面積從大到小順序為:廣州南沙最大783.86平方公里,深圳寶安733平方公里居第二,東莞長安虎門276.

5平方公里居第三。

土地是基礎,能承載產業、資金、房地產。從土地開發層面來講,廣州南沙佔了很大優勢,其次為寶安沙井,再是東莞虎門和長安。

6樓:南山

建粵港澳大灣區有利於進一步深化粵港澳三地合作,推動港澳更好的融入廣東及國家的發展,更好地把握世界經濟發展新格局新趨勢,進而積極主動參與全球經濟發展競合,打造具有世界級的城市群,且最具活力和實力的國際一流灣區。對廣東來說,具有以下十個方面的意義①經濟要素流通更順暢②全球布局更優勢③資訊資源更豐富④人力資源流動更便利⑤創新能力更強⑥國際市場競爭優勢更突顯⑦產業結構更優化⑧全球高階要素更聚集⑨區域合作與往來更緊密⑩資源利用效率與產出效率更高。

7樓:港辰通商務-阿松

促進粵港澳經濟文化等全面交流合作

港澳牌港珠澳訪港車牌中港車牌 港珠澳大橋訪港車牌,現成的直接過戶,老制度續期不用再繳稅

8樓:盡囍

一名普通噶珠海市民的看待

就是打算可以一小時可以去到廣州,深圳,香港,澳門任何乙個地方到另外乙個地方。所以港珠澳大橋不通深圳,但是深中大橋(中山到深圳的大橋)彌補了這一缺點。可以說珠海到深圳可以乙個小時,不用去廣州再到深圳。

也讓大灣區的生意更加方便流通,更好的讓其他地區的人到本區工作。

總之吧大灣區做成乙個大城市的樣子!

9樓:

我不知道對廣東來說意味著什麼,我只知道我們江門是來打醬油的。穗,深,港,澳都不臨,江門能有什麼用?所以感覺粵港澳大灣區和自己基本無關

10樓:

珠三角說實話,相對於長三角來講體量太小了點。

就如同江蘇和廣東,江蘇人均再高又有何用,地盤比廣東小,人比廣東少,所以這不就被廣東壓了一頭?

對於廣東來講肯定是好事,但實際意義並不大。

11樓:運吉

好聽點的是繼往開來,不好聽的就是新瓶裝舊酒。但是,值得注意的一點就是,粵港澳發展問題終於上公升至國家戰略層面,甚至是XD親自推動謀劃的。希望這點變化會為粵港澳發展開啟新局面。

粵港澳合作已經是二十多年前的就話題了,也基本是每一屆廣東省領導的必經問題。現在大灣區面臨的問題也是比不多,乙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四個中心城市。這種情況就會產生乙個核心問題,這個問題不是誰主導灣區,而是灣區內生產要素如何自由流動。

各種規則障礙下,要素不能自由流動,產業就無法優化布局,灣區城市的產業發展就難以形成合力。沒有形成合力,所謂世界最大灣區也盡是統計數字,並沒有實際意義。

所以灣區首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對接規則,一國兩制下,統一三地規則,能做成的是乙個歷史性的創舉。但目前還沒有眉目。所以對於灣區的前景還是比較忐忑,是否又要交給足夠聰明的後人來解決呢?

12樓:粥畢

肇慶作為粵港澳大灣區不可或缺的部分大灣區的一舉一動都能引起肇慶的巨大共鳴大灣區規劃出台! 這意味著,肇慶人的生活將發生巨變肇慶即將開啟全面開掛模式超乎你的想象

依靠粵港澳大灣區肇慶身價將暴漲!

肇慶已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發展示範區」 形成大灣區新增長極和新核心在產業合作、交通布局等多個方面予以重點支援所以說肇慶開掛絕對不是開玩笑

諸多交通線路即將開通出行更加方便粵港澳大灣區上公升為國家戰略為了加深11個城市之間的密切合作

肇慶將交通樞紐建設提上了日程肇慶作為廣東面向大西南樞紐門戶城市這裡的交通四通八達規劃檔案明確指示: 將繼續完善大灣區綜合交通樞紐體系著力打造「三大交通圈」 積極探索與港澳深打造「飛地經濟」

圍繞珠三角新幹線機場做好交通綜合規劃推動佛肇高速、肇慶新區機場快線等交通專案建設未來,你可以走這些高速前往珠三角新幹線機場 45分鐘可達廣州白雲國際機場粵港澳大灣區是一次重大戰略機遇肇慶將主動融入「大灣區新時代」

粵港澳大灣區將成為全球第一灣肇慶未來發展不可估量!

肇慶作為珠三角地區的經濟窪地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位擔當同時,主動承接廣深港產業轉移帶來更多發展契機! 從商業資源集聚度、城市樞紐性、城市人活躍度、生活方式多樣性、未來可塑性等多個方面都可窺探到肇慶城市發展收穫期的到來。

新城是TOP10房企中唯一未布局廣州與深圳的房企,這也體現了其貫徹「逆勢二三線」的戰略。截至2023年中期,新城在灣區擁有9個擬建及在建專案,同時,新城亦在肇慶布局乙個吾悅廣場專案,進一步以「住宅地產+商業地產」雙輪驅動模式展開灣區布局。

四會吾悅廣場專案坐落在肇慶四會,坐享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紅利,專案公升值潛力無限!

13樓:半是虛構

對廣東的非珠三角地區來說簡直是絕望,所謂的粵港澳大灣區中的「粵」只有珠三角罷了,粵東西北不屬於這個「粵」,既拿不到省內的政策也和省外的政策無關,在這種世紀政策面前,粵港澳大灣區會把原本就已經極大的珠三角對非珠三角地區的虹吸效應成倍放大。

14樓:激昂罷罷

港澳同胞開著自己的車可以在粵港澳大灣區自由出入風馳電掣,而廣大群眾想去廣州想要看看自己的外地車牌和要去的日期,想去深圳更有意思,當你進入深圳所有的街道時一旦到了非外地車行駛的時段,你必須停車!

想辦事?急不死你

就從交通來說廣大內地群眾別說港澳了

連廣深你都不自由,怎麼玩?

15樓: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1.請先廢除香港法定貨幣和澳門幣,2.澳門香港兩地的駕駛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和人行一律靠右行駛,3.

土地分國有土地全民所有和集體土地當地村民所有4.廢除香港澳門兩地的簽證。

還幻想香港的土地所有權屬於個人?醒醒吧!2023年到期了!香港主權早已回到中國。

16樓:東平大院

直掏結論:

說是大碗(大食省)區,其實只有廣州——佛山順德——東莞——深圳——惠州部分和香港這條線能發展起來,也就是珠江口東岸。東岸增速將會長期高於西岸,這是經濟要素匯聚的不可避免的過程。

2023年,

佛山禪城一側——中山——珠海——澳門

———上面是分子—下面是分母———

廣州——佛山順德一側——莞深港

GDP比值是1/4

基礎如此不均的大碗區,

怎會成為均衡發展的大碗區?待補充

17樓:Macao 小妮

粵港澳大灣區進入「深度協同時刻」爆發新動能對標世界三大灣區,粵港澳大灣區正在磨礪科創能力,為全球經濟增添新動能。

粵港澳科技協同創新熱潮湧動這是粵港澳大灣區高階創新資源的「家底」清單。然而,和世界三大灣區相比,科技創新質量和效率仍存差距。

突破口在於科技協同創新。

幾個月前,粵港保護智財權合作專責小組在廣州召開會議,探索粵港澳大灣區智財權合作新機制,目標直指粵港澳科技成果轉化存在的「體制鴻溝」。

12月19日,中山大學、香港理工大學、澳門大學等粵港澳20多所高校,組建粵港澳空間科學與技術聯盟、粵港澳海洋科技創新聯盟;11月8日,中科院與香港特區簽署備忘錄,在香港打造「醫療科技創新平台」及「人工智慧和機械人科技創新平台」;8月31日,香港、澳門與廣東等地70余家企業、科研院所,成立「粵港澳大灣區生物產業創新聯盟」……

此外,大灣區智財權聯盟、大灣區半導體產業聯盟、大灣區區塊鏈聯盟、大灣區生物醫藥促進會……乙個又乙個合作載體如雨後春筍般誕生。

中山大學校長羅俊表示,不管是體制機制創新,還是各種聯盟平台的建立,本質上是為了促進創新要素在粵港澳大灣區的自由流動。

資本、技術、人才、資訊等關鍵要素加速流轉,意味著粵港澳大灣區正進入深度協同創新的嶄新時期。

釋放新動能催生世界級產業集群

要素聯動流動,像一根神奇的「魔術棒」,讓粵港澳大灣區的創新資源產生聚合反應,釋放澎湃動能,催生世界級產業集群。

從香港科技大學來到深圳創業,再到稱霸全球消費級無人機市場——大疆科技創造了粵港澳大灣區要素聯動流動的經典範例。

類似例子,呈幾何級數增長:HPV檢測領先世界的廣州凱普生物公司,母公司是香港企業;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李澤湘在東莞參與發起成立了松山湖國際機械人產業基地……

灣區要素流動,推動珠三角產業集群通過全球化整合嵌入全球產業分工,構建全球價值鏈。美國科學院院士王曉東創辦的百濟神州公司與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合作的生物藥專案,2023年在中新廣州知識城破土動工,帶動一批重大生物醫藥產業專案聚集。中新廣州知識城開發辦主任譚明鶴說,中新廣州知識城已初步構建起「知識密集型服務業為主導,高附加值先進製造業為支撐」產業結構,正在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

即便在基礎相對較弱的珠海,要素流動也在迅速激發創新資源的聚合反應。來自香港科技大學的張云飛創辦雲洲智慧型公司,推出世界第一艘環保無人船產品、國內第一艘測量無人艇產品等,成為科技界「網紅」。

珠海市副市長蘆曉鳳說,類似例子不少,珠海長園共創公司與香港理工大學合作建設「電力感測器實驗室」,安潤普科技與香港理工大學合作共建「大灣區智慧型穿戴創新中心」……

「珠海要建設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創新高地。」珠海市委書記郭永航說。

港澳科研資源,聚合珠三角製造業基礎和廣闊市場,正在釋放澎湃的發展動力。

科技創新走廊從廣深延伸港澳

開啟地圖,一條從廣州途經東莞到深圳的科技創新走廊,如今延伸至香港、澳門,標誌著要素流動正在尋求在粵港澳大灣區全境打通,這裡是世界夜景衛星圖燈光最璀璨的區域之一。

在位於這條創新走廊北部頂端的廣州開發區,留美博士袁玉宇有一種「超現實的爆發感」:他回國創辦的邁普公司,迅速成長為一家全球生物3D列印領導者名單的企業。

袁玉宇的爆發感,準確界定了「灣頂明珠」廣州開發區的近年發展態勢:重點打造中新廣州知識城、廣州科學城、廣州國際生物島、魚珠CBD四大戰略創新平台,形成四片聯動,一條世界級高階產業軸線日益清晰。

沿走廊南下,就是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的另乙個重要節點——東莞松山湖。這個被稱為「世界工廠」的城市,正從香港等地科研成果轉化「試驗場」向科技創新「策源地」,發生驚人的蛻變。

一路向南。深圳和香港攜手高歌猛進,邁向全球創新引領區。今年7月,世界智財權組織和美國康奈爾大學等機構發布2023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 深圳—香港地區名列全球「最佳科技集群」第二名。

深港之外,澳門、珠海聯動互通,創新互補不斷加強。隨著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加快布局建設,一條融研發、轉化、製造於一體的創新通道正在粵港澳大灣區快速打通,新技術、新思維迅速跨界融合。

如何評價粵港澳大灣區未來的發展?

Miya 大灣區的戰略定位 定位一,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這個是確定灣區形態的,重點詞應該是世界級,灣區的表現狀態本來就是城市群,但能否成為世界級的才是大灣區能否在世界立足的關鍵.在此之前,中國的世界級城市群是長三角的城市群,現在,這裡必須成為新的世界級城市群。定位二,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

如何看待粵港澳大灣區最新城際鐵路規劃(投資約5000億)?

我覺得,城際鐵路要想通勤,就要做成地鐵而不是高鐵。像南京S線那樣,或者杭州也是名叫城際鐵路實際是地鐵。珠三角這種做成高鐵的,購票不靈活,進出站耗時,換乘地鐵不方便。中國的高鐵是為長距離運輸而設計的,而不是通勤。 小谷圍古天樂 新聞要結合時事看 9月,中國工程院院士何華武透露,已在研究廣深磁懸浮列車選...

在粵港澳大灣區生活是一種什麼體驗?

節奏對不上 唱衰大灣區的人自以為有多聰明了,到底是自己獲得資訊的能力比智庫強,還是自己的分析能力更強?搞大灣區的目的是什麼搞清楚了麼?還有現在就說雄安涼涼的,這就更搞笑了。廣州的珠江新城荒了十年又如何?兔子是什麼?不配合的領導就換唄,下邊不配合就繼續換,中國做執行層面的人可一點不缺!黨性是什麼?廣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