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和美國是如何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不到半個世紀就追上大英帝國的?

時間 2022-01-04 16:50:52

1樓:王明軒

其實和中國改革開放後迅速趕超西方發達國家是乙個道理,穩定的政治環境,大量受教育的工業人口,巨大而統一的共同市場,對新技術產業的積極引入和發展。實際上只要勞動生產力沒有代差,人口是決定性因素,英法不算殖民地人口和蘇德已經有明顯差距,在競爭中被追上只是時間問題

2樓:

人口多,主要是這個因素。

美國和德國的人均gdp一直跟英國有差距,到二戰後才超過英國。之前英國一直是世界上最富裕生活水平最高的國家。

英法德歷史人均gdp比較

3樓:古維

工業革命沒人提,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怎麼追上去的?還扯到制度優越,種族優秀,受不了.

1.工業革命不僅帶來了社會變革,階層改變資產階級興起,生產力和工業發展迅速,國力增強,而當時的英國對第二次工業革命技術並沒有當時的美德那麼熱切,他還是大英帝國,錢還是沒少賺,換技術也得花錢啊。但是,美德對第二次工業革命很看重,甚至可以說我們現在稱之為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技術發展就是在德國和美國,眾多技術出現在美德,工業能力強大,制度完善(美國不以軍隊出名,主要還是所謂的賺錢為主,也是實力不顯;德國在丞相卑思麥推動下完成德意志統一,歐洲霸主地位確立,普法戰爭法國被打的很慘,試想下乙個統一的,擴張的,組織力強大的德國在工業革命下怎麼可能國力不強大)兩國雄起,主要是德國雄起,如上所說美國是發財為主,世界地位並不像現在,商品需要賣,需要原材料,殖民地都差不多沒了,還說什麼那就幹唄,一戰開始了,百萬歐洲壯年喪生,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歐洲國家都受到了強烈打擊,2.

美國遠在北美,大發戰爭財,直接撿漏,二戰更是如此,強大的經濟、工業能力、對世界經濟的話語權一舉奠定強國地位

4樓:

勞動力成本在英國率先上公升,在擠壓利潤空間,削弱國際競爭力以外,還會造成社會思潮多元化(吃飽撐的),如果教育-科技轉化為新的投資熱點的效果不彰,國家競爭力的向下拐點則鑄成;自由主義思潮很早的發育,導致英國逐漸失去印度,社會主義-福利主義進一步導致英國製造業的衰落。

勞動力成本上公升週期的經濟社會管理是更為艱難的管理,英國最早經歷痛苦,並且毫無先例可循;美德的追趕猶如後來的中日,但如今即使中國也遇到成本上公升週期了。

為什麼在土地私有制下,美國在19世紀末還是建成了那麼多鐵路,而今天就做不到?

熊起 當時西進政策就是修路後給兩邊的地,所以修路動機充分.兩邊的地預設是無主的,也就是預設無視了原住民的所有權.如果鐵路修的慢,土地圈就被別人圈沒了,所以趕工的劣質鐵路也很多,單位里程運力低.鐵路寬度多樣互不相容,這個問題困擾美國上百年.土地圈完了,現在就做不到了,除非再把現在修路地區的居民定義成原...

19世紀末的「自然主義」在攝影的藝術發展上有什麼意義?

Mister nine 我從8歲時開始學習美術,做了30多年的攝影,發現了乙個問題,就是在中國無論是攝影還是美術,都缺少了關於對美術史的研究,你還是我第乙個看到對這個問題有興趣的,其實這些知識對創新真的很有用,最近我打算出一本書,裡面有關於對這類問題的講解,到時候介紹給你看。 如果要談攝影,就繞不開...

如何評價19世紀末英國社會活動家霍華德提出的田園城市理論?

Pharah 當時建的兩座城失敗的主要原因是理論本身的侷限,比如經濟上田園城市內部的自給自足難以實現,也缺乏持續的動力。並且霍華德對於上層集團的阻力考慮得過於樂觀了,對於人性的期望同樣。還有如雅各布斯批判的,田園城市對於城市功能和要素的分離較為簡單,採用了自我封閉的安排方式和靜態的規劃過程,也像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