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180217lja
不會,即使推普,各個地區普通話水平短時間內也不會全標準。並且一些特殊的職業需要更高標準的要求和證件,需要考試來保證。(可以類比英語四六八級)
2樓:青蛙
除掉特殊專業主持人什麼的有要求二甲語文老師和幼兒園老師普通老師二乙二甲及以上不是太好考
3樓:G木然
只能這麼說,雖然普通話的普及在擴散,但是等級考試還是要有的,就算所有的人都在說普通話但是每個人因為當地的口音原因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畢竟怎麼說每個地區都有當地的語言特色,這是不可更改的事實,說與不說是一碼事,說的好與不好又是另外一碼事,就算普及了,等級考試還是有必要存在的
4樓:慕容覅覅
基本不可能。
不管推普力度如何,普通話等級考試始終是通過類考試,其證書型別也是水平類。
從考試型別來看,通過類考試跟中考、高考、考研這二種選拔類考試就不一樣。從正常的渠道上,一個人無法通過中考/高考/考研,就無法升學(或者說接受下一級別的教育),也就是這些考試是為了下一級別的教育篩選人才的,一旦客觀條件不再需要這樣的篩選,這些考試就可能被廢除,比如有朝一日如果國家的資源足夠全面推行十二年義務教育,那麼中考當然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但普通話考試也好,或者是CET、注會,無法通過只意味著無法進入某一個領域/行業,它們在各類人才中為特定的領域/行業篩選專門的人才,這種需求和機制是不會隨著人才數量的增長而不復存在的。
從證書型別上,水平類證書和准入類證書也不同。准入類證書體現的是國家對特定行業的規範,比如法律職業、會計師、工程師,國家給這些行業設定行政許可,本質上跟營業執照也差不多,它們具有非常明確的指向性,對於其他的行業、領域則關聯不大。假如國家將來某一天認為法律/會計師等行業不再需要這樣的監管,那麼這種准入類的考試便有可能消失。
水平類證書則是對某一技能水平的考查與認證,並不指向特定的行業、領域,在制度設計上也不具備像前一類證書那樣的准入限制的作用(當然在用人單位等的具體門檻中也可能發揮准入的作用),因此它無關行業監管的具體政策,不會隨某一具體行業的改變而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退一萬步說,現在的大學(本科)差不多都要求英語過四級才能拿畢業證/學位證了,照題主的邏輯,人人都能過四級,那麼四級考試就可以被廢除了?這就有點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模型了。
5樓:
不會,就算每個人的普通話水平都達到播音員的水平也不會,最多隻會改標準,而且往嚴裡改。
6樓:Quentin Lin
不會,樓上說的很對,參考英語考試
相反不會廢除,反而越來越重要
還有哪個學校百分之90一乙?
第二次裸考一甲?
我去學習學習
播音主持專業的也不敢說全班第一次裸考百分之90一乙你去問問中傳浙傳四年後畢一個班能10個一甲嘛?
一個省級衛視能有50個一甲都很厲害了好吧
很多地級臺一個都沒有
7樓:碾夢成風
我只想知道,哪個學校的普通話考試一乙率是90%+? 甚至還是理工科學校?
8樓:曉學
不會,招聘老師,公務員,播音員還是需要達到一定標準的,需要有個測評標準。
9樓:木瀆鎮的小庭院
應該不會還有主持人播音員新聞主播等職業是需要考普通話的
10樓:
首先,你在吹什麼nb
什麼叫第二次裸考一甲也很多
一甲是沒法在日常的普通話考試中考出來的,必須去語言中心專門申請一甲考試,考試是真人評測的。日常的電子考試,就算你得了滿分也只評一乙。比如我們學校(某上游211)一個本來打算考中傳播音失敗最後走文化的同學,好像是97.
5+,等級也是一乙。然而我們一個文科為主的大學,就我身邊的例子看一乙率也就10%~20%左右,大部分人是二甲60%,少部分人二乙
說說問題本身,普通話考試本來對大部分人就沒用,基本都是大學期間考著玩的。目前有用的只有教資和主持人證。就這樣也照樣有不少人考不到規定的等級抓耳撓腮,到處問經驗。
就算普通話普及率越來越高,也不妨礙仍然有很多方言區的同學普通話不標準需要刻意學習。
11樓:六六六
不會,反而會越來越多這種考試。
參考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