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朋友有心理問題,要怎麼不傷害人的勸他去看精神科醫生?

時間 2022-01-22 08:18:10

1樓:舒晴

心理諮詢有乙個原則是「不強求」,比如來訪者接受諮詢,一兩次以後不來了,諮詢師不能拉著他問,你為什麼不來了呀,你什麼時候再來呀;比如來訪者不覺得自己需要諮詢,別人也不能強迫他去心理諮詢。不過事實上,的確會有一些「非自願諮詢」存在。比如家長覺得自己孩子有問題,硬拉著去諮詢的。

這個是想說明,從原則上,是不推薦他人干涉諮詢的自由的。

從你的描述來看,這位朋友的有些行為有點極端,是會讓人感到擔憂,如果你的描述沒有誇大,懷疑對方需要接受一定的指導是合理的。不過在他人沒有意願的情況下貿然提出去看精神科醫生,很可能引起對方的反感和抗拒,不建議直截了當地提出,尤其如其他答案所說,一開始就要看精神科還會嚇到別人。實際上,首先去求助學校裡的心理諮詢中心,由專業的心理老師評估情況可能更合適。

當然可能大家對學校的心理諮詢中心會比較質疑,確實,心理健康是近幾年才逐漸重視起來的,很多學校的中心建設不規範,甚至人員不夠專業,可能會引起二次傷害,這個就要看各個學校的人員資質了,如果實在不放心的話,可以去專業醫院看心理科(有些確實是放在精神科)。

舒晴:你們學校的心理諮詢靠譜嗎?

你作為他的朋友其實是沒有什麼強制力量要求他去諮詢的,你只是從朋友的角度盡到了義務就好,就是提醒他有這樣的乙個途徑,如果他知道了但是還是不願意求助,那也是他自己的選擇,你也不要太過糾結。

2樓:孫淑豔

如果朋友有心理問題,為他好,你可以勸他去看心理醫生,而不是精神科醫生,人們都最忌諱被人認為有精神病。同時告訴他看心理醫生並非是我們有心理疾病,只要我們感覺心裡不舒服,情緒不高都可以找心理諮詢師聊聊的。

3樓:Qiuling Peng

這是學校老師的問題,政教處教務處一般負責這種事,你好好學習就行。

4樓:心理諮詢師孫琦

從你的描述中看到乙個矛盾的地方。一方面,你覺得這位室友可能有心理問題,似乎他日常生活中的行為方式會讓你們覺得有些極端,甚至回被嚇到;同時,你又說他「真的挺溫柔的」。

雖然不知道這位室友的極端與溫柔是怎麼並存的,但看起來他的狀態確實也會給你帶來一些不舒服的感覺。這個感覺也從你提的問題中體現出來:面對他可能存在的問題,你覺得需要勸他去看精神科醫生;而他的溫柔又讓你覺得不忍心傷害他,想要用委婉一些的方式促使他去就醫。

可能你跟這位朋友關係確實不錯,知道他原生家庭關係很差。這讓我有一些猜想:他這種既「極端」,又「溫柔」的處事方式,是不是他在原生家庭關係中發展出的一種自我保護模式?

可能有些時候對你們來說覺得很不自在的狀態,於他而言卻是最自然的。

你們的朋友關係,讓你覺得需要去幫助他,而你從他的狀態上,也判斷出自己不足以幫助他,需要乙個精神科醫生來介入。看得出你足夠關心他,同時也足夠理智。至少目前看來,你只要保持這個狀態待在他身邊,給予適宜的關注就行了。

他會比你更熟悉他自己的問題,也知道在現有的處境中應該怎麼以他的方式處理這一切。

5樓:孟子心靈

首先,你如果不是專業人士是不能判定對方「有心理問題」的;其次,因為你不具備判斷資格,已經越界,試圖勸導是不具備必要前提的;第三,你可以與對方講述自己與之相處的不適感覺,通過交流讓對方體會到有帶給他人不適感的某種狀態存在。至於是否需要找尋心理諮詢師,要由本人做主。

僅此而已,僅供參考。

6樓:佛教心理學

他很溫柔,又有極端行為,你怎麼知道他有心理問題,是否別人也如此認為?或許他已經看過精神科醫生了,就算他大喇叭廣播自己看過醫生,也可能忘了跟你說。正常人忙著掙錢,他忙著生氣和假裝不生氣。

7樓:夢的解析魏洪謙

極端行為是什麼情況?

我的建議是少管閒事。如果威脅到了你的人身安全,那就報警,告訴老師和家長保護你自己。

怎麼知道有心理問題?

辛晨 乙個人的時候總愛胡思亂想,發脾氣的時候和平時完全兩樣,總覺得別人在背後議論自己,時而淡漠想獨自一人,時而又很想參與到群體之中,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路易十四 我手機基本上從來不離身 乙個人走在街上 為了避免尷尬 總是拿出手機時不時擺弄一下 其實只有自己知道 只是把手機解鎖看一下時間 滑動幾下桌面...

有心理問題的人傷害別人應該被原諒嗎

毒菇一黴 不原諒也不能怎麼樣。他在乎你原不原諒才傷害你的嗎?所以原諒只是自己的事,在乎於你是否想放下這段怨恨的情緒,回歸積極向上的生活。 啊啊啊 我覺得如果這個有心理問題的人是你很在乎的人,她傷害到了別人你應該告訴她,讓她主動去請求別人原諒,如果這個人和你只是日常的朋友往來,肯定要原諒,不過也要看程...

和親媽打架,感覺自己有心理問題?

喜得浮生一日 1.好好學習,考上大學,離開這個環境,不一定是您最佳的出路,卻是當下最容易走的路。2.您母親這輩子已經完了,不要妄想改變她,或是指望她自己做出改變,想必真實情況您心知肚明,長久待在一處,對您自己有害無益。3.珍惜對自己好的人,理解自己的人,比如您父親,至少從您的描述看來,您父親還是值得...